书单|人类的恶意:认识人类与生俱来的恶意
闻名于世的英国都柏林三一学院临床和神经心理学副教授西蒙·麦卡锡·琼斯基于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他巧妙地运用前沿心理学研究和进化论,讲述了恶意对我们的人际关系、商业和政治所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引导人们深层次认识自己,了解自我,从而更加通透地生活。
认识人类与生俱来的恶意
试想一下,在一个繁忙的停车场,你正准备从一个车位驶出,而旁边有人正焦急地等待着将车停入车位并不断鸣笛,你是否会放慢驶出的速度让他多等一会?再如,一次推荐会上,和你同期的同事也在推荐名单里,你是否会投不认识的推荐人,从而不让你的同事凌驾于你之上?
阅读了这本《人类的恶意》,你就会发现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恶意根植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本书是闻名于世的英国都柏林三一学院临床和神经心理学副教授西蒙·麦卡锡·琼斯基于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他巧妙地运用前沿心理学研究和进化论,讲述了恶意对我们的人际关系、商业和政治所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引导人们深层次认识自己,了解自我,从而更加通透地生活。《智力陷阱》作者大卫·罗布森、《混蛋理论》作者艾伦·詹姆士、《探秘下议院》制作人迈克尔科克雷尔等知名科普作家倾情推荐,作者极力证明恶意正在促进社会的发展。
全书共七个章节,前三个章节由退后通牒博弈实验讲起,阐述恶意是什么。第四章讲述恶意的演化发展。后三个章节讲述恶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恶意会极大程度地促进社会发展。我们向世界展现的面孔有四张,即合作、自私、利他和恶意。古希腊神话里有这样的叙述:美狄亚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只是为了报复不忠的丈夫阿宋。阿喀琉斯拒绝帮助他的希腊战友,因为他的女奴被一个战友抢走了。在社会的进化中,自然选择并没有淘汰掉恶意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似乎就是一个进化之谜。40多年来,科学家们通过最后通牒博弈实验,试图让我们洞察人性的复杂多面,了解恶意积极的一面。举一个最易理解的最后通牒实验,即提议者和接受者两人参与实验,提议者获得10元并被要求分给接受者一部分,接受者如果接受提议,即可获得相应金额;如果拒绝则两人都将一无所获。也就是提议者提出的分钱方案是一个最后通牒,要么接受,要么一无所获。实验证明,大多数人宁愿都一无所有也不自己得到很少一部分,而对方获得很多。这种恶意的拒绝会更大程度地促进公平。人类学家克里斯托弗研究发现,人类进化出了平等主义倾向,也进化出了寻求支配倾向。获得支配地位会使我们得到更多的好处,我们也热衷于获得支配地位。这就促使人们产生了反支配性恶意。例如,中秋节公司发月饼,公司领导发的礼品装3盒,员工发的散装3个,很多人都会跟朋友吐槽或发朋友圈内涵一下。如果涉及利益足够大,竞争足够激烈,这种反对支配的恶意就会更大,比如竞选中投上司对手的票、举报上不法行为等。同时,我们为了保持相对优势而惩罚或刁难他人,也就是支配性恶意。例如在一场商业合作中,人们为了被合作者选为伙伴,可以有两种策略,即表现的比其他人更友善、更慷慨;另一种策略是,试图让竞争对手显得更糟糕,而事实上,诋毁竞争对手往往是乐此不疲的做法。很多时候我们宁愿放弃绝对的利益,也要保持绝对领先优势,比如提高最低工资调查中,反对者往往不是最高收入的人,反而是中等偏下收入的人。而这种支配性的恶意对促进公平的意义不大,但促进竞争的意义却很大。也就是无论是支配性恶意还是反支配性恶意都可能带来好处,促进社会的发展。
恶意是进化发展的。研究者发现恶意在人类的进化中是演化发展的。这种更古存在的感情从远古神话中惩罚演化成一种策略。例如中国电子科大陈小杰关于高代价惩罚产生的效应研究。他发现从不选择惩罚背叛的合作者,投资会失败,总是选择惩罚背叛者,投资也会失败,而交替使用这两个失败的策略就会获得胜利。在一个竞争的激烈的世界里,恶意作为潜在的适应性策略出现,能让自己在局域竞争中脱颖而出。选择恶意策略,会制造强大的社会压力,其目的是为了支配他人,意外带来的好处是产生更多的公平行为。
恶意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嵌合体。它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彼此纠缠。正如黑暗和光明不会独立存在,黑暗也可能创造光明,光常蕴黑暗。在人性中跳跃的恶意常常产生“损人不利己”,以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式行事,并非人性一贯的首选。几十年来,不断有人从最后通牒博弈实验开始,深入探索人类恶意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密切关联,大胆审视人类的恶劣冲动,让读者真切看清我们沉浸在自负而浅薄的世界时的真实表现。事实证明,在匿名性的黑暗中,恶意不再受到抑制。通过对这种恶意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拨开重大政治事件中的迷雾,就像1977年因西德纳粹主义影响而诞生巴德尔-迈因霍夫帮,它在推翻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情绪营造下,最终成为一个恐怖组织。深入了解恶意,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我们这个时代以及将来可能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而且恶意也可以是神圣的,正如共患难是促进人们建立认同融合的有力方式,我们需要从邪恶中找寻美德的源头。
恶意是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我们人际互动之上。它既是一种破坏性力量,也是一种生产力。用心去认识它,会大概率改观我们看待自己的视角,从而正视内心的恶劣冲突,客观看待每个人的真实需求,以冲破黑暗的曙光,迎接平淡安详的生活。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了解恶意这种情感,正视自己的内心,能更好地发展自我,促进与人合作,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
-
cmbwl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6-13 14: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