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自利能做大蛋糕,这是哪门子神话?
大概是很多年前从“罗辑思维”里听来的,我一直以为,人人都自私自利,社会财富就能最大化,这是古典经济学的原理,也是市场的逻辑。但是几十年来,放任贪婪把蛋糕做成什么样子姑且不谈,人伦道德沦丧到什么程度有目共睹;反正蛋糕再大,属于我等人民群众的份子越来越小,所以能润出去的绝不腿软,没本事的只能在各种“科技与狠活”的盛宴中焦虑至死。
我一直以为是上了亚当·斯密的当,以及当年曾让我痴迷的米塞斯、哈耶克等人,不过是资本主义ideology的炮制者。如今东方大国终于看穿了全球化的阴谋,要开创一条前无古人的共同FUYU之路。
但再多读点书就发现,原来《国富论》讲的是,正因为人的行为动机是自私,才需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市场“看不见的手”对利己主义加以约束,淘汰那些损人利己的玩家,最终使得全体利益最大化,也就是做大蛋糕。——好家伙,怎么跑到中国的经济学里,直接短路成人人利己就能做大蛋糕?关键还不止我一个人这么想,前几天老公也理所当然的讲出这个逻辑,我这才明白,改开几十年来,为权贵资本主义提供合理化的学术圈有多么卖力。看来我俩的认知是狭隘在一口井里。
前几天看了《资本主义的起源》,发现当年课本上教的都是错的。比如资本主义是古代商业交换的延续、资产阶级推翻落后的封建主义带来科技和进步、资本主义是不可避免的历史阶段……就好像只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们就能像发达国家一样文明。但这是欺骗了无数人的“神话”,包括很多马克思主义者。
事实上,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是两码事,资产阶级和资本家也是两码事。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的政治特权,并不会自动带来资本主义,比如在法国,没有城镇、没有竞争性市场等资本主义要素,资产阶级革命带来的是理性规划、普遍秩序的中央政府,也就是中央集权的“绝对主义国家”。因此资本主义是极其特殊的,只在英国出现,其它国家推翻封建王朝并不能自动实现自由市场、科技进步等等,更不能自动带来人的理性、自由民主、法治环境等等。
因此,如果以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延续性为大前提,要么走向国家主义的控制路线,最终以SU的实验而失败;要么走向非理性的自由主义全球化,通往越来越频繁的经济危机。但如果资本主义不是必然的呢?它的产生有赖于一大堆外部和内部的条件,后发国家尽管能以制度优势和人口红利迅速崛起,但要建立一个良性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来做大蛋糕,则需要飞跃一道鸿沟,也就是某种真正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