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戮之后,是记忆还是埋葬?
提到战争我们会想到什么?

漫天炮火,无处躲避的平民,乱世之中的礼崩乐坏,末日到来一般的场景……
正如布拉德利曾说的那样:“我们精通战争甚于和平,熟谙杀戮甚于生存。”战争是残酷的,让所有美好的感情都随着炮弹的呼啸和轰炸破碎一地。而战争之后,面对那些曾经的杀戮与毁灭,我们应该要如何去应对?是选择遗忘还是刻骨铭心地去记住?
前德国历史学家协会主席克里斯蒂安·迈耶在他的《必需的遗忘与不容推卸的记忆》中以与众不同的角度讨论了这个问题。同时,作者也从历史中的事例来与读者以纸张和铅字为媒。在书中,克里斯蒂安·迈耶回顾了人类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杀戮事件”,从多种角度探讨“遗忘与记忆”的意义。
通过遗忘达成的和解,如果人类无法遗忘,也就无法与过去和敌人和解,从而陷入永久的混乱。但如果对非人的暴行选择完全遗忘,则又有可能重蹈覆辙。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选择?在《必需的遗忘与不容推卸的记忆》中,作者就从少有人关注的角度,揭开在历史的长河中长期被忽视或是极端对立比较的一面。
战争会将人性泯灭,将国民无可避免地卷入其中。无论是士兵还是平民,都无法逃过战争带来的伤害,他们每一个人背后都是一个破碎的家庭。人类和人性感会在那一刻崩塌,而战争结束之后,我们要面对的是更加艰难的抉择——记住还是遗忘?
究竟是遗忘还是记忆?是和解还是混乱?这是一个问题。
但如果只是把《必需的遗忘与不容推卸的记忆》当做是一本讨论杀戮的“记忆与遗忘”的书,就错了。 在这本书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作者充满哲思的讨论,同时也能从欧洲史甚至世界史中真实发生的冲突去做更进一步的思考。从古希腊、古罗马战争开始切入,详细呈现了伯罗奔尼撒战争、恺撒被杀、犹太人出埃及、法国大革命、纳粹屠杀等等历史上耳熟能详的大事件,强调遗忘与铭记之间的力量博弈,错综复杂的利益斗争。在揭示关于记忆背后的文化、社会和政治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同时,和读者进行一场关于记忆与遗忘的“隔空讨论”。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作者的描写中窥见那些历史著名事件的原貌,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史实自己去进行思考。读一本好的书不是单纯地“摄入”知识,而是能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可以让读者建立自己对问题的思考。

《必需的遗忘与不容推卸的记忆》就是一本这样的书。
我们探讨是否应该记住战争和杀戮,不是为了学会如何去战争或是杀戮。正因我们清楚人类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充斥着战争的余震,我们就越懂得和平的喘息期的可贵。记住那样应该被铭记的,以史为鉴。或是埋藏那些碰了就会痛的,仿佛重生一般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