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阶级与教育
其实这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而又是一种非常隐秘的心理过程。阶级其实是不能公开讨论的,所以英国的鄙视链围绕口音发展出了各种奇技淫巧,政治正确阻挡不了强大的阶级区分的需求。
早期的时尚行业也就是商人想要分享贵族荣光的过程,到后来中产阶级崛起,很难再从衣着上给人分级。于是社区区隔就出现了,住伦敦东区就是穷人,够直接。
区隔是与融合相对的。广大的下等人总是热切地大量上等人的一举一动,不然为什么大院子弟拍的片子就受到追捧呢?中国当代文化人有个屁的风骨,居然好意思吹什么摇滚,俄罗斯搞摇滚就搞起了政变,你们搞出啥了?
不好意思跑题了,后来劳动人民显然是绝望了,或者觉悟了,所以他们把希望寄托到下一代身上。这个时候教育公平作为一种口号就提了出来,当然你知道公平这种东西反人性的,人人都不喜欢不公平,但没人喜欢公平。
教育水到渠成的成为了最强大的鄙视链来源,而且还自带政治正确光环,老子考了xxx分,老子英雄儿好汉。虽然他们可能也听说过官二代可以批条子,富二代可以出国留学,但是他们大可以脖子一梗,出国的都是成绩不好去垃圾学校混日子。
总之,等到中产的儿女终于从985毕业了,一个时代也谢幕了。你看,这个轮回多么圆满地把一个家庭两代人卷了进去,精巧的设计,中西医结合疗效好。
© 本文版权归 eigenstat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