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2021第4期观后感
青年作家小说专辑
《冻土观测段》董夏青青
军旅小说,和平时代的军人形象,镇守边境线,塑造了许元屹的英雄形象。以“他”的视角讲述,许元屹以遗体的形象的出现,通过不断追溯、转述,逐渐让班长许元屹的形象丰满起来。同样没写战争,和阎的军旅小说没法比。
《孔雀》叶昕昀
余华的学生,又是一个处女作就发收获。不过这篇确实了得。一对相亲的残疾男女,张凡和杨非,两个人都在藏。他们残酷地让对方追溯致残经历,前面两个人的经历一点一点重合已经让人震惊了,结果最后还有一个惊人的反转,反转背后隐藏着更残酷的真相。唯一的缺点是太多巧合了。
《再过二十年》小杜
写得东西很多,没有重点,而且小杜讲得乱七八糟,《烟蒂找不到日与夜》也是如此,三四条线揉成一团砸读者脸上。时间地点不停跳,场景切换也是生硬得不得了。
《德里之夜》李元
90后作家。中规中矩,写得不出彩,但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关于爱情,关于回忆,类似的题材周嘉宁处理精彩得多。女主和初恋在英国重逢,维持着奇怪而亲密的关系。她忘不了高中怀孕的经历,她一直想知道是不是初恋把她打胎的事传出去的,但又不愿开口问(最后问了,但我觉得应该是在梦里)。她克制的情感在最后的梦中完全崩塌。
《缓步》班宇
进步很大啊。班宇的去东北化很成功,从铁西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更容易让人共情。破碎的爱情,中年的颓丧,幽微的情绪,迷人的氛围。技艺娴熟,语言精致。等下学期把小说集《缓步》借来看。
《宛远是个美人窝》武茳虹
看名字还以为是散文化的写家乡的小说,没想到背景是外国的虚构的城市,我的建议是看两遍《看不见的城市》再重写。实在垃圾,大型狼人杀,故弄玄虚的寓言。看《我在岛屿读书2》的时候听到了她的名字,原来是苏童的学生……
《瀑布旅馆》宋迅
村上味很浓(再来本陀思妥耶夫斯基,来首鲍勃迪伦就完美了),但是我喜欢。燃和李梦鱼,让我想到了《挪威的森林》里的直子和绿子,神秘的燃,热烈的梦鱼。那种亦幻亦真的迷蒙氛围实在太迷人了。不过不得不说,青年小说家的视野确实太局限了。
《缝隙腐蚀后的第二十秒》谈衍良
理科生的浪漫,把一个亦幻亦真的科研成果写得那么大,贯穿百年。但笔力不健,驾驭不住这么大的主题,科学发达的现代故事和日军侵华的危亡时刻两条线,悬疑的设置和历史场景的书写都没有做好,两条线的穿插更是没水平。隐喻用得也奇奇怪怪。
《半篇半调》糖匪
有点意思,以新闻稿开头,记者“我”对美妆行业完全不了解,为了写一篇美妆博主陈可青的稿子焦头烂额。结果后面笔锋一转,竟然是一篇另类科幻。“我”在岛上吸入微塑料高度塑料化,变得年轻长寿,成了“后来的人类”。
《最后一次变形》路魆
《变形记》+《饥饿艺术家》,表哥是“变形艺术家”。表哥因为变成劳斯莱斯载“我”去相亲,发生车祸做了牢。用坚定不移的口吻讲一个想象力飞驰的故事,天马行空,浓浓的超现实味。但模仿气有点重,化不开的卡夫卡味。
长篇小说
《囚徒》李锐
睽违十年之新作,太让人失望。感觉先看《张马丁的第八天》会更容易进入这本,两本书讲的是一个故事。李锐经典的非线性叙事,感觉从《万里无云》开始李锐的技艺就在逐渐下跌了。故事散乱无趣,宗教色彩浓厚。《人间》大概是李锐最后的巅峰了。
行走的年代
《生命胜利了》余华
对医生的一曲颂歌。浅谈文学与医学的关系,没啥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