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推倒重来的人生
这个题目,是前几天在昆明的时候,杨兄对我几年来经历的评价。我和杨兄自從2018年从西农毕业以后就没联系,这次我去腾冲,我发了拜谒国殇墓园的照片,他作为腾冲人看到朋友圈就突然联系我,于是我就计划在旅程的最后和他在昆明见一面。我们在本科的时候并不是特别亲近的朋友,只是当时彼此对对方印象比较深刻,所以即便这么多年过去还是一见如故。
他在昆明,而我另一个朋友在大理,他们两个在本科是无话不谈的朋友。正是这个朋友邀请我来云南玩的。然而,杨兄和我朋友因为女人闹崩了,因为朋友怀疑杨兄挖他墙角,一时上头就把杨兄删了,此后两人就再没联系。杨兄说到这里气愤地说朋友冤枉他了,还把聊天记录拿给我看。
年轻的人生,总是充满了荆棘,一失足成千古恨,没有后悔重来的机会。我忽然想起在虎跳峡徒步的时候,朋友多次提及此事,都十分扼腕叹息,想必他也是多年不得解慰。我本想成人之美,作为一个中间人,把他两个的关系修复一下,但是试探了下感觉并不容易。突然想起这两天听袁莉的播客,她采访了三个当代年轻人,可以说没有人的人生不是无可奈何的,也许这就是大时代下成长的代价吧。
说到代价,我这几年的人生经历也是堪称“悲壮”了。不同于当代年轻人一事无成躺平的那种丧,我还是做成了一些事的,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又一事无成,因为我一直在将自己的人生推倒重来,就像西西弗斯把石头推上山顶,石头就立马滚下来那样。
2018-2020年,我可以说在世界上消失了三年,因为这三年我都在考研。尽管我是在做很大的跨专业考研,从工科考到文科(经济学),但我自认自己并非蠢材,但是为什么考研考了这么多次,现在复盘,感觉自己还是太过于批判性的对待考试,对于一些没“必要”的地方想的太深,从而“浪费”了太多时间。其实我从高中开始就是一个喜欢把事情往深想的人,可以说这点和大环境完全不兼容。大环境是一个逆向淘汰我这种人的过程,只需要你服从和听话,其他一切思考都是没必要的,题海战术就能解决一切。所以第三次我调整了思想,可以说把市面上所有能看到的数学题都做了一遍,所以尽管考数学以前整晚失眠,还是在题比较难的情况下数学三考了120多分,也算是勉强达成了目标。考试并不需要智商,只需要你毫无意义的把所有题都做一遍。回想那三年的经历,可以说给我带来的精神伤害是比较大的,如果我不是用凶猛的剧烈运动(大量分泌内啡肽)以毒攻毒可能已经抑郁了。但是也有好事,就是养成了学习的习惯。负责任的说,一天不学浑身难受。
2020年成功考上X大以后,我受导师影响,偶然接触到了编程。本身当时我有很强的读博想法,但是考虑到成功的概率不大,就很快调整了目标,接受一个朋友的建议选择了转码。后来我慢慢感觉这个朋友有点看我笑话的味道,因为他是控制工程专业,转码本身也算不上什么“跨专业”,但是对我我这种经济学专业就完全不同了,其实专业是完全不被信任的。但是不得不说代码的世界还是相当平等,基本上只要有好奇心和行动力,技术就有提升,市场也会给机会。从2021-2023年,我主要的精力就同时在做经济学研究和学电脑上。这两个没什么关系的领域我如何兼顾,我认为对R语言的坚持使用让我受益颇多。完全使用规范化的编程语言做统计研究,是一条通向计算机的桥梁。在使用Rmarkdown这个过程中我也学会了LaTeX,我最后的毕业论文就是用它排版了。
杨兄非常佩服我的人生,觉得我穷尽了人生的一切可能性,还能把事情都做成,殊为不易。而他则早早结婚生子,人生似乎陷入了某种无法自拔的境地。坦率的说,我是一个很喜欢小孩的人,我觉得小孩是上天赠与给自己的礼物,所以反而很羡慕他有爱他的人和自己的孩子。这么多年过去,看起来我做成了很多事,但是其实对于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和与人交际的技巧,我都是比较缺失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也不觉得人与人交往需要这么多“技巧”,坦荡自然就好。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早就从一个理想主义者变为一个实用主义者,但就内心敏感这点却从未改变。我深知我太重感情,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受到伤害,但是又无可奈何,因为我无法改变自己的大脑,无法形成新的回路来替代这种重感情。所以相比一般人,我自己在这个社会其实是更边缘一些。一个边缘人就是会时时刻刻难以找到共鸣。
如今这个时间节点,很接近我在X大毕业的时间了。临近离开之时,我脑子里却不由自主飘进很多生活的碎片,有五年前在西农毕业的场景,也有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场景。西农的四年感觉发生了很多真实的事,留下了很多真实的印象,X大的三年却异常的空,似乎必须自己努力幻想,才能找到一些学生时代的正常韵味。这三年,也是人情冷淡的三年,自己其实很忙碌,也没什么社交,同学们可以说也互不关心,这可能就是需要幻想才能弥补一段正常的人生吧。
这时候突然又想到袁莉对三个年轻人的访谈,似乎这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注定是被诅咒的命运,无论怎么挣扎都是没有意义的,结局都是注定了的。尽管如此,我还是一个“不信命”的人。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神的存在,但是我更相信神会指引我们挑战自我,冲向更加光明的地方。我还敢不敢做更大的改变,进一步“推翻”自己的人生,走向更遥远的未来?我已有计划,我相信我有这个胆量,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人就永远不会没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