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台北路散步
已经四年没来武汉了,这次没去武昌,也没去汉口江滩,而是在台北路一带待了几天
早就知道武汉有一条台北路,隔壁还有一条高雄路,但做为一位沪飘十五年的台北人,来到武汉台北路,竟然让我迷幻起来,名叫台北,看似台北,却不是台北。

在台北路,我心中浮起了终极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
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街道办。这一带处处让我震惊,經常忍不住仰望天空,陷入余秋雨式的沉思:未来该担任台北街道作协主席或台北街道政协主席。

当各种单位以“台北”为前缀,一切都变得迷幻起来。颤抖吧!仿佛预习一下解放后生活。

几乎每座比较大的城市都有以地名做路名的情况,就连台北都有汉口街、武昌街。但像这一带,大规模用台湾地名,而形成了一完整的街区地块,不仅在武汉特殊,放在全国范围都是个异数。

1984年规画的这条台北路,是中国大陆第一条以台湾地名为路名之处,此后,这一带陆续有了如高雄、嘉义、苗栗、台南、花莲、台东、云林等台湾地名的道路小区和公园,甚至外岛也不落下,如澎湖、金门、马祖。当然,金门马祖从来就不是台湾的一部份,而是福建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有了这些以台湾地名为路名,随着港澳回归,后来又有“香港路”、“澳门路”,成为武汉的“港澳台地区”,来了不用办通行证那种。
这次来武汉被本地知名公号“汉声”的编辑堵到,说想要采访。我是很讨厌采访的,心想,哼!别想白嫖,随便聊聊可以,就别采访了,最好陪我逛逛这附近,好水出一篇台北路选题。于是我们约在台北路附近的西北湖咖啡。

小小的西北湖咖啡在武汉,甚至全国咖啡界的名气,自然不用多说。
这是间在老旧小区的老旧咖啡店,经营了22年,是武汉最早的精品咖啡店,22年来一直是卖那几种豆子与咖啡没变过。店里装修也不合时宜甚至有点破,厕所连抽水马桶都没有还要拿水管自己冲。墙上贴满了二十几年来许多客人的照片,还有汎黄的心灵小语,及整墙各种咖啡馆的名片。客人来来去去,好像都是住附近的都很熟,店里一直充满欢声笑语。

何老板是台湾人,来武汉后就一直在这个位置顾着这间小店。很台湾人作派,不想开分店不想扩大营业,只想把小店顾好。但店虽小,却影响了后来无数咖啡后继者。
所以武汉最早的一批咖啡店都聚集在台北路沿线,一点都不意外了。本来就是个新区,容易接纳新鲜玩意,武汉的第一栋高层建筑,第一间五星级酒店,第一间外国领事馆都在周边。据说武汉最早的富人区就在这,氛围始然,挺有那种可以随时坐下喝一杯的悠闲感。

这附近除了咖啡店多,能发现棋牌室也特别多,总之就是能聚集闲人的店特别多。
我与两位漂亮女编辑来一次台北路city walk。我喜欢这样散步的方式做题目,一步一步,眼睛观察路上的人或店,鼻子嗅着大街小巷的气息,听街头巷尾的八卦,感受城市的晴雨,我隐藏在一个地方 没有人知道我是谁,可以假装成任何人,混在本地民众中吃喝,用五感去体验,如果有人一同更好了,边走边聊总是能吐槽出一些梗。

他们问我,这次来做台北路的选题是不是一种乡愁?我心想,在说些啥呢!乡愁?不存在滴!从上海到台北只需要一个半小时,我干嘛还特地跑来武汉寻找乡愁。当然是来猎奇了。猎奇加实地验证才是我的方式。
但是汉声把边走边聊的内容都先发了,所以你们有兴趣就去看看他们那一篇,但我还是跟她们聊出了一些有意思的事。
据说一些老汉口人,区分城里和乡下的方式,就是讲“铁路里”、“铁路外”,铁路就是以前的京汉铁路,京汉铁路到长江边这一块,才算城里,铁路外都是乡下,土克马。
而老京汉铁路,就是现在的京汉大道。

所以一过京汉大道,那氛围完全跟印象中汉口不太相同:一个个80年代后慢慢建立的现代化社区,拔地而起的大楼,以及不宽不窄绿荫蔽天的的道路。
用现代的话来说,台北路这一带,就是上世纪80年代武汉的“开发区”。
我们又走到“台北”那块牌坊下,这次终于有人陪我逛,所以有留下照片:骑车出门买菜的台北市民廖先生,被央视记者拦下采访解放后的生活 。

在武汉街头突然出现“台北”两字,实属魔幻,又在情理之中,不明究理的还会吓一跳,这其实是台北二村的路口。从这个方向望去的高楼是民生银行大楼,讹传有“从台北望民生”的寓意。

台北二村绿树蔽荫,充满初夏的气息。这是八十年代初所建小区,现在虽已老,但在当年可是人人羡慕的二室一厅格局房,新式小区。

小区里底楼许多被改为商铺,供应居民各种生活所需,商铺也许多以台湾等地做名



在这一带卖的粽子,很自然地也自称为“台北粽子”。叫自己粽子王,并不是他自夸,而是阿姨她真的姓王。

然而我第一次看见殡仪馆驻小区办,大概....毕竟是老小区吧!满足人生一切所需。

做为一位台北普通民众,站在台北派出所前,也是很自然的事,不会有人怀疑的。

我回望“台北”那牌坊”看后面那块屏幕也别老轮播明星奢侈品了,多俗气,就该一片红,轮播个强国或价值观之类的,就更有内味了。

一边走一边领略各种台湾风情,有武汉的朋友说,他们对台湾各地名的印象都是来自于台北路这附近。
武汉中医院台北分院

苗栗这小地方也算出息了,武汉地铁竟然有以”苗栗”为名的站

苗栗有个地铁站,然而台南只配做小路,精神台南人表示不服。

本来建设大道还有一间“高雄大酒店”也算汉口早期的五星级酒店,目前重新装修,不然我还真想住一次。这附近的确有各种以台湾各地为名的小区

这张照片在微博被屏蔽了,知是图中那个人出了问题,还是美好台北出了问题

说起来以台北为店名也要讲政治,比如10年前曾经有个新闻,有名的“台北新视厅”招牌上竟然用了台北市徽,这件事传回台湾,还引起不小风波。

当然,这里指的是一个架空名叫台北的城市的市长室,并不是特定指哪里的。

楚地本多水泽,台北路这块地还没开发前,也是多水,后来慢慢填湖,湖面被越来越窄,被切成一小块一小块,附近几个公园都有湖,比如西湖北湖、小南湖、菱角湖、鲩子湖。
现在台北路高雄路夹着的是鲩子湖,被称为“宝岛公园”,武汉街头忽然出现这么一个色彩鲜亮的闽南风格建筑,也是相当抢眼。“宝岛公园”四个字还是繁体书写。

湖心岛的形状是台湾岛,你们看看,湖畔第一排是澎湖公寓、台北花苑、宝岛公寓等.....

湖上有双塔,复刻了高雄左营的的龙虎塔,远远看还是挺有内味。

这是原版的龙虎塔,经济起飞时期特有的魔幻建筑,被许多日本人认为是台湾第一景点。

一看就知道武汉版的龙虎塔少了些啥,但也不是没有啦!仔细看上面还是有一点,也不愧龙虎塔之名了。

高雄路附近小区多是七八层楼高,不带电梯,现在屋龄也差不多四十年,已经有许多地块在动迁重建

啊你说我能怎么办,一整个行程下来就都很魔幻啊!这里是花莲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上头的“幸福花莲”还有啥平安花莲的,我就觉得掉入了一个平行世界

而现在台北路越来越热闹,各种门面生意也越来越多元,咖啡店则慢慢转移到附近高雄路,路更窄,更慢,绿荫更浓密,一条街全是咖啡店。

在高雄路一带,街区感更强,每个人都慢慢的,很像台北的民生社区,形态各异的居民楼,底楼是各种小门面,各种风马及不相干的店当中突然冒出一间咖啡店。漫步在这样的街道本身就是种享受。

想起小时候,对世界充满好奇,每条延伸出去的路都是一次未知冒险,世界的尽头就在路的彼方;两旁树木是张牙舞爪的,不同风格的屋宇是一座座城堡,车水马龙是机械的海洋,眼目所及的尽是充满个性的独特事物,无数的岔道与小径是冒险故事无数选择,每次的风景都独一无二。
然而年纪越来越大,不再漫无目地的行走,路径越来越固定,日复一日被抛在脑后的风景成为难以辨识的人生碎片,到达目地的速度越来越快,路越走越短,自以为是的见多识广却把生活中一切变得平凡乏味。
汉口挺适合闲逛(当然,不太热的时候)。这种隐藏在陌生城市中,无拘无束的随意散步显得弥足珍贵。散步的目的不是寻找乐趣,散步本身就是种方法,带着想像力,在那陌生又稍微熟悉的场景,补捉天际线、草木、河川的浮光掠影,勉强辨认出几句的路人对话,川流不息的人海,等待各种不期而遇的降临。

我想象从台北出发,穿越一片树林和建筑排成的峡谷,来到桃园,再跨过河川,到了云林,经过一片平原,南下台南,耀眼的阳光让我想起垦丁的夏天,再转进台东,花莲,那悠闲的生活情调,最后到了高雄的咖啡店。地理位置稍微错乱,意外连连,已足够让你想象一次台湾旅行。

一路上见到许多小摊车,一半是莲子一半是栀子花。武汉人热爱栀子花,那是属于初夏的特有清新,满大街小巷都有小贩在兜售栀子花,捧在手上一点网红气息都没有,街头巷尾的市井浪漫。

从2000年第一次来汉口,大概是总在夏天来,印象总是黏糊糊溼答答,生猛暴燥,然而台北路一带却是舒适悠闲,以汉口特有的市井气息为基底,加上一些小富后接受外来生活方式的情调。
有天早上,我沿着香港路一路骑,又拐进金门路,尽头是花鸟市场,这外头有几间早餐店,我跟武汉本地大V动脉影老师约在这“过早”。

动脉影老师隆重介绍武汉过早四件套:热干面、豆皮、烧卖、蛋酒。都是碳水,全都是碳水,吃完管饱一天的碳水。为了这次过早,我特别在酒店吃早餐补充完蛋白质,再来吃这些碳水。

据说武汉是个只有早餐跟夜宵的城市,跟码头城市的市井传统息息相关,早上吃得很饱很饱去干活,中午晚上就随便吃吃,下工后再去吃夜宵。

我们聊起武汉看上去好像不如长沙有丰富的夜生活,今年很多平台企图把武汉捧成下个网红城市,却都没啥起色。动脉影说武汉人其实分得很清楚,汉口是汉口,武昌是武昌。长江两岸不同生活圈交友圈都很固定,不会跑到另个地方。他说他和夫人两人都是汉口人,武汉跨区恋爱都属于异地恋。
这么说起来,武汉似乎也算是座去中心化的城市,很难说出个市中心。从23年前第一次来武汉,这些年去过武昌各大学附近、水果湖、昙华林、光谷一带,汉阳的王家湾,汉口的江滩,以及台北路,好像每个地方的气质都不太一样,觉得整个武汉就像被各种河流湖泊小山分割的城市,按各自的系统在发展,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各自有逛街吃喝玩乐的地方。
在中国,很少有像武汉这样如此散装的城市,企图打造以“武汉”为名的网红城市,那简直要一笔抹去如此独特的城市多样性。
台北路特立独行,又异于武汉,甚至全中国其他街区。不足两千米,但沿线一带,只要挂上“台北”或台湾其他地名,立刻就会魔幻起来,站在那些招牌边,有些莫名其妙的反差感,有一种奇异的网红潜质。

我延着台北路走到底,一看,解放大道!一阵错愕,不知该说些什么

后来想想,台北也有南京复兴,我也无话可说了。
B級旅遊系列: | ◎那场演唱会后二十五年,新乡还是摇滚之乡吗? ◎ 东兴:边境小城快乐躺平之旅 ◎情人节迪斯尼分手指南 ◎宾县:現代麻辣烫的耶路撒冷 ◎搭黑摩的去寻访藏在森林里的绝美石窟,被坑了 ◎垦丁生活琐事 ◎基隆:令人忧郁,令人嫌弃,令人着迷 ◎去了台湾最猎奇景点─电动十八层地狱 ◎ 恒大海花岛:总 裁 の 野 望 ◎ 过年期间静安寺三天两夜之旅 ◎去了真实的漠河舞厅,并不浪漫,还经营困难
想看更多内容请加公号 lxztaiwan

-
Nov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5-01-17 23:10:02
-
gg喵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4-12-16 19:17:16
-
椰奶茶冻三得利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10-14 21:09:10
-
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9-25 17:26:39
-
海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8-06 10:18:01
-
huseng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8-06 09:55:15
-
Kasoup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8 05:58:55
-
鱼更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3 22:03:28
-
用户烂钞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3 14:54:53
-
七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15 12:52:31
-
瑞琪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6-29 19:29:45
家禽腿部保健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在泰国的海边小镇躺平一个月,竟然开始有点理解老白男了。 (1119人喜欢)
- 昆明的春天实在有夠離譜 (1471人喜欢)
- 带着太宰治的书去他老家溜一圈后,更理解他了(4) (88人喜欢)
- 带着太宰治的书去他老家溜一圈后,更理解他了(3) (104人喜欢)
- 带着太宰治的书去他老家溜一圈后,更理解他了(2) (19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