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争一炷香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百度上说出自:《增广贤文》下集,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这句话后半段的逻辑思维特别耐人寻味,2016年末的时候我还专门写了小文《人活一口气》来辩证这件事,当时觉得“佛争一炷香”是佛争人的香,希望更多的人来进香续佛缘。特别有意思的是时隔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原来自己想错了,而且错得这样离谱。
那次是和马老师一起讨论产业落地的问题,马丽亚老师一直致力于农业科技产业并想通过产业化运作让传统农业幻化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讨论完正题之后我又借机开启了每次的问问问时间,马老师研学了佛经和道家以及宇宙观的相关知识,而且通过几十年的社会实践,她已经能够做到融会贯通,是不可多得的高纬度灵魂导师。
交谈过程中我聊起来对“佛争一炷香”的理解,马老师马上告诉我这样的理解是不对的。我们去寺庙上香一般都是三根香,带表了对佛法的一种供养。在烧香拜佛的时候,这三根香便是表明自己修行了“戒、定、慧”,点香也是对不必要的“贪、嗔、痴”的燃烧与熄灭。除了这个意思之外,在佛教中,烧三根香代表的是供养佛、法、僧。要先将一根香插在香炉正中间的位置,随后在从左至右将剩下的香插在两边。在放香的时候还要在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供养法,正而不邪;供养僧,净而不染。”
三炷香带表“佛、法、僧”,对应的是“觉、正、净”,所以“佛争一炷香”是和人在争这第一炷香带表的“觉”的皈依,是争取世人的自性觉悟、自性觉醒,觉悟向内求的圆满,觉悟宇宙人生的真谛。只有人自性觉悟了,性德完全显露,才能抛却无明;现实生活中太多的外在追求让人迷失自性,是妄心当家作主,不是真心。佛法修行要向内在去皈,觉悟心、就是皈依自性佛,皈依清净心,就是皈依自性僧,正知正见,就是皈依自性法。这是皈依佛、法、僧。
时隔七年,这一刻能够重新弄明白“佛争一炷香”的内在真意,真心感谢马丽亚老师,感谢老师的助缘,感谢一切生灵对我内心智慧的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