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仙逝,这个世界少了一个有趣的人
本文共计2627字,预计阅读7分钟。
你好哇,我是林小西。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书,是来自南方周末的《黄永玉:把自己活成一部历史》。
也是我读完“100天33本书”之第24本。
总阅读历时2h12min。
📖书名:《黄永玉:把自己活成一部历史》
✍🏻作者:南方周末
⭐评分:暂无

01.
作者简介
前两天看到热搜#黄永玉逝世#。
我对黄老先生的了解,也仅限于听说过他的《比我老的老头》这本书。
看完黄老先生的生平简介,更是由衷地折服。
他还是木刻、绘画、文学皆精通的全能艺术家。

随着不断看到关于他的更多消息,对他的了解也不断加深。
原来,黄老先生还是如此有趣的一个人!
于是我就去微信读书搜索了相关的书籍,来深度了解这个有趣的灵魂。
刚好这本书在微信读书飙升榜排名第2,就拿来读了。
南方周末有一个系列的这种人物小传之类的书,其他如侯孝贤、王蒙、雷军等。
篇幅都很简短,拿来翻阅可以大致对这个人物有一个基础的了解。
02.
书籍简介
这本书很短,只有2.4万字。
黄永玉先生说自己是个受尽斯巴达式精神折磨和锻炼的人。
并非纯真,只是经得起打熬而已;剖开胸膛,创伤无数。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或许都要有一种乐天派的精神,才能抵挡得住时代的洪流。
黄永玉先生属于那种把自己活成一部历史的人。
他身上的个人生命的历史感,就来自他所谓的“打熬”。
他利用湘西人的刁和豁达,来应对命运多舛。
无论对创作灵感的渴求,还是对社会进步的希望,
黄老先生说:
都要熬得住,等得起。

03.
读书感悟
钝感力。
但是慢慢地我就不老实了,我最不老实之处就是善于“木然”,没有反应,没有表情。
我想老子就是不让你看到内心活动。
那时我有恃无恐,压人的几座大山,历史、作风、家庭出身在我身上已经没有影响。
渡边淳一有一本书叫作《钝感力》,可以理解为“迟钝的力量”。
也就是对眼前的事情钝感一点,不要什么都往心里去。
钝感是一种才能,为人处世不疾不徐,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伤痛。
从这个层面来看,黄永玉老先生的钝感力一定是高分。
只要我善于“木然”,没有反应,没有表情,几座大山对我就没有影响。
惶恐、折磨,有时候就是人的常态。
怎么看过去的生活?
世界的历史不是从今天开始的,人类有几千年前的痛苦,只不过没有记录。
惶恐、折磨,有时候就是人的常态。
生活是一个很完整的过程,充满伤痕的生活也是一个完整的生活,人生就是这样,每一个人都是这样。
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们不只有新社会的经历,还有旧时代的体验。
现在看当年人性的扭曲,也是应该谅解的。
能怎么样?人不愿意宽恕罪恶,不宽恕的最好办法就是别忘记,但是你可以谅解。
在法国的时候,我去过巴黎圣母院,在圣母院的附近有一个纪念馆,那是纪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难者的。
法国诗人阿拉贡的诗句就刻在纪念馆正门上,他说:可以原谅,不能忘记。
“为了太阳,我才来到这世界。”
那是读到巴尔蒙特诗句的时候。
他写道:“为了太阳,我才来到这世界。”
读到这句诗的时候我哭得像小孩子。
海子也有一首诗写道:
你来人家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因为她有太多美好的事物:
夏日午后的阳光,充满喧嚣的街道,空气中弥漫的桂花香,月色下的玫瑰花园……

凭自己的兴趣读书。
我这个老头子,一辈子过得不那么难过的秘密就是,凭自己的兴趣读书。
世界上的书,只有有趣和没有趣两种。
有益和有害的论调是靠不住的。
黄永玉老先生实在是太有趣了!
我也十分赞同“凭自己的兴趣读书。”的观点。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一本书不感兴趣、看都看不下去,还非要强迫自己去看的话,是非常得不偿失的一件事。
读书本应该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
它是一场愉快的视觉盛宴,不仅要让你获得新知,还要让你收获喜悦和丰盛。
很多人不读书也是因为觉得这个过程太过枯燥乏味。
那么不妨就从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开始阅读,读起来也会轻松愉快。
自学是进步的开始。
记者:木刻和绘画都是自学?
黄永玉:是自学的。
在学校,老师让我参加木刻协会,交了一块多的入会费。
之后慢慢受到教育和影响,知道中国的木刻是鲁迅先生开创的,接触到一些版画家,都有进步思想,慢慢的俨然自己也是个进步的人了。
无论在哪个时代,自学都是进步的开始。
尤其是毕业之后,踏入社会,反而更应该学习,才能让你一骑绝尘,悄悄惊艳所有人。
在黄永玉老先生那个时代,资源相对匮乏,他还能通过自学,最终在木刻、绘画等领域成为大师。
我们这个时代,能够接触到的资源更多了,不能只顾着享乐。
应该去做一些让自己动脑筋的事情,开发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经历,读书,基本功,做人要过得去。
记者:回顾您这一生,对一个艺术家而言,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
黄永玉:有几个方面。
经历,读书,基本功,做人要过得去。
做人不好要挨人骂,不是要变成圣人,这不可能。
要对人好,要感谢人家对你好,这个能够培养你的艺术,把艺术的素质提高。
人和人的关系就是这么充实,这么快乐。做的作品才能好。
一天到晚满肚子的怨尤,满肚子的仇恨,怎么能够画出让人家看着开心的东西呢?
稻盛和夫先生的六项精进中也提到过:活着,就要感谢。
感恩的力量是非常神奇的。
如果让我提供一个立马让你生活变好的建议,那就是学会感恩。
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感恩周围的人事物,他们的出现都是为了成就我。
每天可以写3条感恩日记,生活一定会渐渐变好!
亲测有效~

04.
写在后面
我在搜索和黄老先生相关的素材的时候,看到一则视频。
是在《鲁健访谈》里面,主持人鲁健与黄老先生对话。
黄永玉在怀念张乐平先生时,特别提到:年轻人容易错过老人。
鲁健:是指的错过老人的什么呢?
黄永玉:错过跟他接近,学习他身上的某种东西。
因为每个老人家有每个老人家可爱、可敬的东西。
我有机会,有时间,为什么不去看看他呢?
或者从他那里会得到很多教育、教益。
就像我现在才接触到黄永玉先生。
他离世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这么有趣的灵魂。
不过好在,先生有很多著作留在这人世间。
我还可以通过阅读了解他,与他对话。
就像我喜欢王小波一样,当我知晓他的姓名的时候,他已经离开了。
但我通过他的书籍,得以看到他思想的一隅,与他进行灵魂的对话。
鲁健又问道:您现在欣赏什么样的年轻人?
黄永玉:多看书。
多看书才有知识。
书同手机不一样,手机是它帮你想,书是从它那里得到知识,有基础。
多看书真是厉害!
就像黄永玉老先生讲的,多看书总是没错的。
书和手机不一样,手机只是我们的工具,不要让自己成为手机的奴隶。
书籍,才是人类智慧的无限源泉。
• End •
往期文章:
豆瓣8.2,强烈推荐这本3刷的好书!
豆瓣7.3,迷茫时,一定要读这本书(强烈推荐!)
豆瓣8.7,强烈推荐这本影响宫崎骏一生的书!
作者简介:
林小西,一个坚信长期主义的终身成长者。
2022年开始觉醒,大量阅读大量输出。
践行用生命影响生命,通过自律和行动获得自己想要的富足人生!
今天是日更公众号的第 156/200 天。
如果你也热爱读书写作,欢迎添加我的微信,一起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