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游伊斯坦布尔(免费版)
本次旅途的核心是免费。第一次从经济舱免费升到公务舱:土航候机口唯一会讲西语的空姐很随机地走到我跟前,说我被升舱了,给我换了登机牌。这架飞机很新,公务舱布局1-2-1,座位挺宽松。

说句实话对于我这种不管上任何交通工具都能深睡眠的人,能不能平躺并不重要,不过土航座椅的平躺设计得还挺科学的,就像沙发床一样。吃饭先有个穿着厨师服的空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厨师)收集点餐需求,之后按照饮料-坚果-餐前面包-前菜-主菜-甜品的顺序上菜,有点像在正经的西餐厅吃饭。我为了体验特色,都选的土耳其传统菜肴,全部翻车,前菜mezze几坨冷糊糊硬是吃不出来原料,甜品齁甜到像在嚼糖颗粒。体验不如经济舱大众餐。

到伊斯坦布尔机场是早上六点半,出关后立即找到土航旗下的TourIstanbul柜台,报名参加免费旅行团。这是土航为转机旅客提供的福利,凡是转机时间超过六小时的,就可以在免费五星酒店和免费市区游中选择。我自然是选择市区游,工作人员根据乘客转机的时间安排不同的团,我登记了8:30~18:00的时间最长的团。看似有接近十小时,其实两个多小时都在路上,伊斯坦布尔新机场离市区很远,路上又容易堵车。

集合点会讲中文的同胞有四位。一个从国内到墨西哥出差,一个春假结束回美国上学,两个马来华人在欧洲环游四十天后回家。不过很遗憾,他们都和我选的不同的团。在我的团里,我主要和导游以及一对住在荷兰、从南非度假回程的印度夫妇交流。
导游是一位年轻女孩,戴着黑色的头巾(土耳其这边貌似要不然不戴,戴就是黑色的,只遮头不遮脸)。她对于欧盟排斥土耳其加入颇有微词:欧盟说我们是亚洲国家,但其实我们是东罗马帝国,我们是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现在欧盟里有些国家,敢说他们比罗马帝国更欧洲吗?他们只在体育锦标赛的时候,把我们拉进欧洲凑人头。
印度夫妇有点“世界公民”的意思,在世界各地都工作、生活过,也包括中国,杭州和香港是两人分别呆得最久的城市(阿里巴巴和booking)。他们很喜欢九寨沟,觉得九寨沟基本上都是本国游客,太可惜了,应该招揽更多的国际生意;还说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人口前两名的大国,相互的往来还是太少了,他说主要是因为中国签证太难办。

一路上导游介绍了土耳其的地理和历史,它在清朝的时代是妥妥的“西亚病夫”,一战站错队后失去大半领土,好在凯末尔领导建立共和国,确定了土耳其世俗国家的方针,今天的土耳其,也算是区域强国。对了,为了防止和“火鸡”混淆,他们把国名从Turkey改成了Türkiye。

途中我们经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洲就在分分钟间切换。导游说,她每天在欧洲和亚洲间穿梭。我们到核心历史城区后首先吃早饭,没啥可吃的,酱料当主角。不过免费的要什么自行车,何况三小时前才在飞机上吃了早饭。

我们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旧皇宫/托普卡帕宫(Topkapl Palace),导游跟工作人员打好招呼后可以直接进入。顾名思义,它是伊斯坦布尔现存皇宫中较老的一座,是奥斯曼帝国征服君士坦丁堡后兴建的。旧皇宫没有特别突出的主建筑,而更像是一个建筑群,因此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标志性拍照点。不过这里的文化底蕴还是很深厚的,集结了奥斯曼帝国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有一间博物馆里,巨大尺寸的钻石、长枪和盾牌引人注目。




之后外观圣索菲亚和蓝色清真寺,这一点很值得吐槽,毕竟这是伊斯坦布尔的必打卡,不进里面太可惜了。导游给出的理由是圣索菲亚现在已经从博物馆改为清真寺(埃尔多安的功绩),人流量比原来更多,排队时间过长;而蓝色清真寺很不巧正在修缮,四月底才重新开幕。还好,在下一次的行程中,我终于补完了这两个重量级景点。

从外面看,两座清真寺规模宏伟,兼具东西方神韵,而它们竟然都是在五年内建成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奥斯曼帝国时期逐渐被改建为清真寺,加上了许多伊斯兰元素,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折衷风格。

我们从圣索菲亚徒步走到大巴扎,大约需要十五分钟。伊斯坦布尔大巴扎是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集市,有26个出入口、4000多家商铺,其中以香料、地毯、金银首饰为主,里面还有“撒盐哥”Saltbae的牛排馆分店。导游说她很讨厌这种“网红餐厅”。





大巴扎旁边有一座欧洲风格的清真寺,当时正好是下午祷告时间,祷告声通过喇叭响彻街区。我从后门走进去(女性和游客只能从后门进),许多信徒随着阿訇的念词对着安拉的方向跪拜。后来我问导游,祷告的时候我可以进清真寺吗?她说,在土耳其是没问题的,只要没有人赶你。

虽然没能进圣索菲亚,但仅是这座清真寺就已经规模宏大,巨大的拱顶垂下一枝灯泡堆积的吊灯,阳光穿过彩色玻璃倾泻而入。若不是墙上的阿拉伯文字,它很像一座基督教堂。


之后我们再次返回圣索菲亚那一片,参观了土耳其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中东艺术以书法、地毯为主,也有陶瓷、盔甲、枪炮等,可以感受到土耳其和阿拉伯文化当年的辉煌——展品一多半是书。这些书里许多是《古兰经》,用各种字体的书法写成,但也有相当部分的文化、科学书籍。


在简单地讲解了方尖碑和蛇柱后,我们去吃迟来的午餐。勉强算是土耳其烤肉吧,牛肉就一条,还是合成的,看来“合牛”不只存在于东亚。


这一次的旅程当然是有遗憾的,伊斯坦布尔也不可能一天体验好——这个东西方交流与碰撞的历史名城,在旧大陆最险要的地方,经受了一次次更迭与变革,如今依然是"the world's meeting point"(世界的交汇点)。下次的自由行,接着逛这座有趣的欧亚老城。

Andre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胡志明市应不应该改名“西贡”?
- 土耳其改国名,“火鸡国”成为历史 (3人喜欢)
- 日本最便宜大城市 名古屋旅游攻略 (7人喜欢)
- 韩国饮食,全都一个味 (8人喜欢)
- 2024年推理阅读TOP10 (1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