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经验贴丨二战三个月极限备考上岸,新开院校是挑战也是机遇!

学员档案
昵称:大力胶
学号:GL404(电影实务班学员)
拟录取院校:浙江传媒学院 艺术(摄影与制作方向)
初试总分:381分
一、基本情况:备战新开院校 是机遇也是挑战
对于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说,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备考院校是一个关键问题,更是一个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的问题。
我是二战考生,一战的时候备考暨大电影专硕落榜,分数为330+,而后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拍产品、拍宣传片等都干过。一战的时候有想过考浙传的研究生,但彼时它只开设了新传方向的专业,工作期间也不断有传言说浙传会开设艺术专硕,盼了一年有余,才在2022年9月正式在官网放出简章与大纲。
浙江传媒学院首开设了艺术硕士,里面有摄影制作方向,与我先前的经历以及未来的发展都较为契合,所以,我只做了简单考虑,便决定辞职备考浙传,如分析其中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其一,是地理位置。浙江传媒学院位于杭州,东南沿海的发达城市,传媒行业发展就位于国内前沿,利于毕业之后的发展。而且,我本身也是一个浙江人,家离杭州也非常近。
其二,是浙江传媒学院以往的新传专业的招生人数较多,而且新传的出题风格较为偏向基础和实践,这是院校的出题风格,摆在艺术硕士这也会有连带的关联,确实,在简章上写着摄影与制作方向有22个招生名额,并不算少。
同时浙传作为中国传媒类专业能力较强的专业类学校,采用的是双导师制培养模式,这也意味着会比一些综合类大学获得一些更加专业的能力培养和实践机会,与我对院校的期待也较为贴近。
其三,浙传是第一年招生,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但也往往也会是许多考生的机会,大家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备考的,所有人手上都只有这三个月的时间,这种心理安慰一直支撑着我的考研全程,只要我能好好利用这三个月,我就可以比别人更容易上岸。
二、专业课:紧抓考纲 对应书本
(一)艺术基础
336艺术基础的考纲分为11个章节,是围绕艺术概论衍生出的十一个不同的艺术知识点,浙传没有给出具体的参考书目,但通过翻阅相关书籍可知,这些内容主要来几本艺术概论教材,主要参考书目如下:

- 《艺术学概论》,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 《艺术学原理》,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
- 《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
除此之外,也可拓展阅读朱光潜的《谈美》,李泽厚的《美的历程》等,积累相关的论据。
浙传考纲上可能写的较为简略,直接将一大主题放置其中,但在看参考书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些内容在各本参考书中都有讲解。举例“艺术的早期发生”,在王一川的书中,有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王宏建则列举了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在彭吉象的书中,它提出了艺术起源的六种观点,如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起源于游戏、艺术起源于表现、艺术起源于巫术、艺术起源于劳动、多元决定论。
有些同学可能会看迷糊,容易有不知道听从哪一版本的疑问,但实质内容上,多位老师的内容都是相近的,仅是延伸或归纳的方式有所不同,无需对其进行多本书的整合,只需理解清楚一位老师的思路即可。除此之外,也会有些内容是只存在于单本书上的,如考纲中“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社会”、“新媒介艺术”这几部分在王一川的《艺术学原理》中有更为系统的解释。
(二)专业理论与实务
关于专业二998专业理论与实务,基于考纲对应的参考书推荐如下:

-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赵民,复日大学出版社
- 《中外广播电视史》第三版,郭镇之著,复日大学出版社
-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张凤铸、施旭升,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电视节目类型学》,徐舫舟、徐帆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 《外国电影史》,郑亚铃,胡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中国电影史》,钟大丰,舒晓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纪录片概论》聂欣如,复日大学出版社
- 《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何苏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 《影视剪辑教程》,姚争,浙江大学出版社
- 《电影镜头设计》蓝皮书北京联合出版社
-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希德-菲尔德世界图书出版社
-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专业二998相关的复习思路与专一艺术基础是相近的,先对照着考纲看书,找到考纲中对应的参考书目的具体章节,而后进行整合汇总。第一遍可以是草草一看,确定考纲对应的具体章节,而后将备考时间按考纲板块进行细分,逐一攻克。
初步的考纲梳理也可以参考如下的版式,以第三部分「电影与电视」为例:
- 电影的产生及其影像叙事规律——「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第一二章」
- 电影发展中的流派特点——「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第三-第十章」
- 电影与电视的观念异同——「王宏建《艺术概论》第二章
- 影视编剧创意与剧本写作——主题写作考题倾向
- 影视中的纪录片——「黄会林《中国电视历史发展教程》第五章 中国电视纪录片」
- 影视中的广告——「黄会林《中国电视历史发展教程》第八章 中国电视广告艺术」
三、仅剩三个月 如何安排学习时间?
我是从9月份开始正式进入备考阶段的,9月份中旬到考试结束,一共不到一百天的备考时间,我每天从早上8点学到晚上12点,把所有电子设备都收了起来,一天有近11个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其中五分之三的时间留给专业课,五分之二留给公共课。
(一)9月中-10月
1. 专业课:把参考书目粗略的翻看了一遍,与考纲校对知晓考察内容的对应章节,并结合书本建立起了知识框架图,做到心中有数。
2. 英语:背单词,在扇贝上进行记忆,每天800个,200个新的、600个旧的单词。在每天睡前和起床后花一个小时来背诵单词,这两个时间段是记忆力最好的,只有在前期有单词的积累,后期在阅读中才能感受到正确率的提升。大家一定要记住,背单词是王道,所有技巧都建立在词汇的基础上。
除此之外,我还在看长难句课,长难句源于真题的阅读,主要目的是搞懂句子结构,知道阅读时候可以把哪些部分舍弃,这样减少了做题理解的量,也减少了做题耗费时间。
3. 政治:每天30分钟做选择题,对答案,看解析。
(二)10月-12月
1. 专业课:在直播课结束之后就背书,第二天继续背书,隔一天练一次题目,除了课程中附带的练习之外,我也会自己给自己出题。此阶段不要求自己完全默出,看到题目先去查阅资料,查完之后再默写,考到就是赚到。休息的时候看看公众号文章热点,觉得好的收集到印象笔记,作为一个答题语料库。

在剧作这部分,写完故事之后,我会让教务学姐给出改进意见,自己把故事改得结构合理为止。我建议要准备五个不同题材的类型的本子,考试可以万能套。
2. 英语:坚持背单词,并开始做真题,与此同时,跟着颉斌斌老师的课做阅读,跟着易熙人老师做完形,跟着刘淇老师做小三门。
我有一本专属自己的摘记本,在上面什么都可以写,一些不会的单词 、句子等,睡前翻看。在这个时间段,也需要找个适合自己的老师背大作文模版,周黑鸭、石雷鹏之类的都可以。
3. 政治:继续做题,因为一战时我的政治分数并不低,所以在此阶段,我把政治重心放在了新增内容的理解与巩固上,练习以保持记忆、答题的感觉,此阶段推荐腿姐答题技巧课。
(三)12月-考试前
1. 专业课 :听课、背书、反复背,到考前,我已经把自己整理归纳出来的背了三遍了,一定要有技巧的背(背诵技巧下一板块会记录),与此同时,我也把自己的剧本也背了,理解记忆一些关键性的事件。
在此阶段,模拟练习每次都要参加,不要作假,追求考试分数、反馈的真实,这样才能真实的帮助到自己。考试要的不是满分答案而是满分答卷,考得不但是储备,还考察综合做题能力,谁产出得更加有逻辑。
2. 英语课:背单词,背小作文,将手头上未做的真题按照考场时间安排来进行模拟,批改,看讲解。
3. 政治:做肖8的选择题,大题背一个老师就可以,可以是肖四或者腿姐的热点九张纸之类的。
四、专业课学习技巧
1. 知识框架
做好了知识框架就如同给知识安装分类标签,到后期才不会混淆。
史论发展类的知识点,也可以做历史框架图,以掌握这一门艺术的发展历程。例如电影,他的发展是有继承的,视听语言作品风格都有相同之处,还可以按国别记,重点常考的优先记。


2.背诵
其次,便是背诵,我自己背诵方式就是在笔记上的每一道问题后记录背诵的日期,按照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去科学的选择背诵的内容,刚开始比较慢,但是到最后一遍会发现自己对整本书的框架和一些基本定义都非常熟悉了。

记下日期之后,也可以看到自己背诵了多少遍。我自己一共背了四至五遍,这样即在考场中遇到不是完全背诵过的题目,也能写出一个能够有理有据的答案。
大家在背诵艺术概论时候一定要将其进行一定的理解,浙传的题目非常的开放和灵活,这就要求我们要将艺术概论的知识做到一个生活的运用。可以尝试着在生活中看到关于一些艺术的现象时,用自己所学的某个理论去解释一下,这样反复练习后,也可以加深对理论的运用能力。
广电理论实务的背诵可以分为广电基础板块、电影板块和热点板块,前两个板块和艺术概论的背诵方法基本一致,热点板块的内容对我来说比较复杂,许多综艺节目和电视剧我都没有了解过。我自己的经验是用一个电子笔记软件,可以将热点分类的记录下来。我自己用的印象笔记,把热点书上的材料、课上的材料都复制了下来,按照电影、综艺、纪录片等不同类型进行记录,睡前可以翻看,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反复背诵,这样基本各个类型的例子都能做到灵活运用。
3. 学会区分
在背诵的时候,我们要将内容进行区分,主要分为解释的语句和例子&举一反三的语句。解释最好是一字不差的背,其关乎概念的界定,如有差错将影响其表达。而例子只要是类似都可以,一个例子还可以被多个知识点所用,减轻背诵量。
无论是电影电视历史还是视听等,都可以用找相同和不同的方式来记忆,例如新旧好莱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存在的关系的,相同的点记一个,不同的点记两个,通过这样比较,容易记住。
4. 分镜绘制
摄影与制作还要考分镜绘画,这里可以建议大家去看下一些名导的作品,自己去跟着练习模仿一下,然后就是要注意要在电影画幅的比例内去绘画,要注意空间的三维的透视关系。也推荐大家看一下蓝皮书《电影镜头设计》里面有非常经典的案例可供学习。

最后,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制定一个适合自己学习规律的计划,按时打卡,远离手机干扰,累了可以看一些相关的视听分析解说、微综艺等节目来放松一下。当然,也不要忘了拥抱自然,有时课上难懂的名词、怎么也背不下来的知识点说不定就在一阵微风吹过后自然而然的就顿悟和掌握了!
阁楼23级喜报出炉
上岸202人,电影考研领域上岸人数第一 (点击下图,可查看详情)

更多电影学考研信息,可私信我或关注公众号【电影学考研阁楼】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