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习惯(原子习惯)
引子
问题:
想学英语,但是总是坚持不下来
要增肌减肥,但是坚持了两天又没后话了
你是否有想要养成的习惯?
懒癌、拖延症怎么戒...
目标:
1.了解养成习惯的原理和方法
2.让你对这本书产生兴趣
3.帮助你养成一个习惯
分享:
5s时间想一个自己想要养成的习惯
注:以下分享是本人对这本书的理解总结出来的,未必每个人得到的都是一样的,推荐自己去阅读这本书
为什么大脑会养成习惯
每当你反复面对一个问题,你的大脑就开始把解决它的过程自动化。你的习惯知识解决你经常面临问题和压力的一系列自动化解决办法
习惯的形成非常有用,因为心理意识是大脑的瓶颈。一心不能二用。大脑总是努力确保你集中注意力,关注当下最根本的问题。只要有可能,头脑就会有意识的把一些任务交给无意识去自动完成。这正是习惯形成时会发生的情况。习惯减轻了认知负荷,释放了心智,从而让你可以将注意力分配给其他任务
关于习惯的一些原理
养成一个习惯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能养成一个好习惯我们知道这肯定会有好处,为什么好习惯会给我们带来好处(好习惯的影响)?
习惯是一种微变化,微变化的影响:

习惯是自我提高的复利
任何复利进程的共同特征:最有力的结果总是姗姗来迟
成功是日常积累的产物,而不是一生仅有几次的重大转变的结果
要想实现有意义的改变,新养成的习惯需要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突破并无明显变化的平台期(耐心)

培养习惯:
行为转变的三个层次:身份、体系、结果
结果:我要戒烟!
体系:我打算每周减少一根,逐步达成目标
身份:我是个不抽烟的人

身份的确认
身份确认两步:
1.决定成为哪类人
2.用小赢证明给自己看,为自己的行为投票
体系的构建
科学研究给出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四步(动物学习):提示、渴求、反应、奖励
维度
方法
解释
提示
-> 让它显而易见
觉察已有提示
留意已有习惯,保持警觉
先要意识到自己已有的行为点
提示
习惯叠加
环境
环境
孟母三迁
远离提示源
自我控制长久看消耗大,不如优化环境,从源头解决
渴求
-> 让它有吸引力
喜好绑定
想要做你想做的事情之前就必须先完成目标习惯
群体
加入一种文化,利用群体的力量
学习小组
心态转换,强调避免坏习惯的好处
反应
->让它简便易行
重复
关注次数,重复,无需完美
培养新习惯:两分钟规则,停止拖延
不管怎样先做2min,这是对你新身份的投票
省力
习惯越省力,你做的可能性越大,让对你重要的事情变得更容易
英语书vs英语app
自动化你的习惯
让朋友每次去健身房都叫着你
奖励
->让它令人愉悦
奖励&惩罚机制
习惯充满乐趣你才会去重复
每次完成习惯给自己点奖励
痛苦是有效的老师,建立惩罚机制
注意到自己的成长
习惯跟踪法,坚持不懈,绝不错过两次
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从中获得激励
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打断了习惯,绝对不停止超过两次
--------------------------
怎样从单纯的好转向真正的伟大?
扬长避短,找到适合你的事情:李小双更适合体操,不适合篮球
保持动力和达到最大欲望的途径之一:做难易程度刚刚好的事情(离开舒适区,难度刚好)
习惯动作+刻意练习=精通(远离舒适区)

Quick Start(todo: 最佳实践):
2min原则,学英语,每天坚持听两分钟,结合记忆的重复图去复习
保持环境整洁,
远离提示源:收起游戏机放到柜子中,PC电源线不玩的时候关掉
刻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