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声机(翻译)‖ 来自蒙特利尔的一封信
——阿图尔·卡普泰尼斯关于马勒音乐季和蒙特利尔舞台上两部新歌剧的报导
两个管弦乐团都在音色明亮的蒙特利尔交响大厅演奏,而且吸引着相似的听众群体。这场竞争对二者都有好处。

马勒,马勒,马勒:拉斐尔·帕亚雷和蒙特利尔管弦交响乐团已经把演绎这位音乐大师的作品变成了自己的使命,以至于近乎是一个产业了。并非像距离帕亚雷最近的两位前辈,音乐指挥肯特·那伽罗和查尔斯·杜托伊特那样,帕亚雷并不偏爱马勒。但是2022-23,通过在开放乐季活动上演奏马勒第二·复活,增加了马勒在帕亚雷这里的分量。在三月的巡回演出上,第三交响曲的演奏就在眼前,而第五交响曲更是受到关注,这其中也包括了在卡耐基音乐厅的一次自我宣传似的亮相。在去年夏季的拉诺蒂尔音乐节和韩国的演出上增加了第五,又额外为荷兰五音唱片公司录了音。因此,我们拥有了可以演奏记忆中的小柔板的乐团。
演奏在2023-24将会继续持续。马勒的第一交响曲在九月和一月七日的演奏是被作为一个不同寻常的冬日“蓝调追逐者”(?)。我们仍然不知道这些作品是否会有录音,但值得注意的是,二者都没有出现在荷兰五音唱片公司的唱片目录里。如果其他的唱片公司想要在其最近发行中添上一个第二交响曲,那么将要通过网络直播的九月演出会由于其立足于精确性和启发性而作为一个完整的值得发行的演奏打动听众。
蒙特利尔管弦交响乐团致力于通过扩张乐队编制来超过马勒从而制造出轰动一时的演奏效果。下个乐季的排班包括了帕亚雷指挥演奏梅西安的《图朗加里拉交响曲》和布鲁克纳的第四交响曲。去年十月演奏的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曲会在明年三月的第八交响曲之后再次上演。此乐季以《春之祭》为开始,以圣-桑的《第三“管风琴”交响曲》为结束(圣-桑因为在斯特拉文斯基在巴黎的首演上退场而闻名)。也不是忽略了早期的杰作,虽然帕亚雷只有下个乐季的贝多芬演奏安排,而那会是他的第一交响乐和由协奏曲大师安德鲁·王担任独奏者的小提琴协奏曲。(仍然受到追捧的那伽罗会带着英雄交响曲和钢琴家克里斯托弗·埃森巴赫参加一月七日的演出。)很明显,蒙特利尔并没有失去对卡农的偏爱。事实上,帕亚雷对美国的反卡农的风潮表现出了有限的个人兴趣。然而,他会为艾米莉·马雅的第七交响曲“德国浪漫”留有一定的空间。美国指挥家罗德里克·考克斯已经被任命指挥威廉姆·李维·汤森的《黑人民间交响乐》。
备忘单上也有当代加拿大人的作品,和圣-桑一起的是一位被委托为管风琴和管弦乐作曲的经验丰富的蒙特利尔老鸟作曲家——丹尼斯·古金。但是更多新作是来自拉丁美洲国家的作品,包括帕拉雷的祖国委内瑞拉。四月的演出还会有另一位蒙特利尔人的一部新作品,安娜·斯科洛维克,和一个半舞台演出具有形象的民族主义作品——安东尼奥·埃斯特维兹(1916-88)的《克里奥拉康塔塔》。帕拉雷这是让安德鲁·麦吉尔指挥的蒙特利尔交响乐团合唱团一直忙个不停。
然而,有些关系到几乎是每个人,但却不包括我在内的事,就是流行乐粉丝和世界音乐。当然,就蒙交而言,我们还是有选择余地的。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大都会管弦交响乐团,这是我在五月刊中详细探讨过的。在雅尼克·涅杰-瑟贡的带领下,大都会管弦交响乐团会增加第六交响乐到2024年的马勒作品汇演中去。两个管弦乐团都在音色明亮的蒙特利尔交响大厅演奏,而且吸引着相似的听众群体(语言上的鸿沟被大大地消解了。)。可以说的是,这场竞争对二者都有好处。正如“精品集成者”唱片公司(Analekta)的创始人弗朗索瓦丝·马里奥·莱博曾经和我说的那样。在蒙特利尔,同时存在两个国际性的音乐厂牌,是一件绝好的事(另一个厂牌是ATMA Classique)。二者都被更大的公司所注意到。(“精品集成者”被户外音乐所关注;ATMA Classique被Ad Literam所关注),但也都仍然作为平台为当地的天才们服务着。一项另类的“精品集成者”项目是一个由钢琴家马修·高德特演奏的舒伯特的套曲,而他的正式工作是急救室的内科医生。ATAM会继续他的YNS/大都会管弦乐团演奏的西贝柳斯套曲中的第五交响曲录音。
魁北克人向来偏爱歌剧演员。蒙特利尔歌剧院用新旧歌剧的混搭来招待观众。虽然当前乐季仍以《蝴蝶夫人》收尾,下一个乐季以《费加罗的婚礼》为开端。这里有许多在百老汇看不到的有趣作品。这包括去年五月上演的奥斯瓦尔多·格利约夫(Osvaldo Golijov)2005年略带弗拉明戈舞曲色彩的歌剧《泪之泉》。下个乐季包括歌剧《王后男孩》的首演,蒙交和加拿大歌剧公司的联合委任会发掘出对瑞士女王克里斯蒂安娜女同性恋身份更广的接受度。富有创造性的一对组合,朱利安·比洛杜(作曲)米歇尔·马克·博洽德(作词),在去年十二月《世界之美》的广泛成功后,被重新组合起来,创造一部基于两位法国官员努力抢救卢浮宫免遭纳粹洗劫的歌剧。我提交了一些不同意见的评论文章。也不是我的怀疑态度在二月歌剧《火炬》首演之后被广泛分享。这部歌剧有伏都教元素,是海地裔作曲家大卫·邦腾普斯创作,由蒙特利尔古典管弦乐团演奏。这里的人就是这么喜欢歌剧。
这篇概要没有触及蒙特利尔市内和周边高质量的,范围从巴洛克音乐到现代音乐的室内乐。也没有提到蒙特利尔一年一度的国际音乐比赛。这场赛事通过精确地承认一位加拿大人(同时拥有中国香港居民身份)在第一轮比赛中进入24位小提琴手名单的测试,建立了这场赛事的国际资格。帕亚雷计划会在赛事的最后指挥蒙特利尔管弦交响乐团。
在所有这些以上的建议中,完全从新冠病毒中恢复过来,也是蒙特利尔背后的重要因素,可能也是事实。所有这些尝试都是关于,怎样使得古典音乐永远在变化中?我们的口罩终于回到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垃圾箱。现场音乐又回来了。这真是太棒了!
文章作者:阿图尔·卡普泰尼斯(Arthur Kaptainis)
翻译: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