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过往的分手或离开的经历里收获了什么经验?
查看话题 >“对我伤害最深的,是那些没有发生过的事”|亲密关系中的情感忽略
想象一下这些场景:
生日的时候没有受到最好朋友的祝福,工作多年却升职无望,喜欢孩子却无法生育......
这些都是“没有发生”的事情,是“看不见”的经历,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伤害来自于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其实有时给我们带来最深痛苦的,恰好是这些“没有发生过”的事。
正如谈到“童年创伤”时,许多人想到的都是打骂、体罚、或者身体上发生的一些虐待经历,这些都是实际上可能“发生过”的事,而当养育者对孩子的情感没有关注、没有回应、大部分时间是忽略状态时,与之前那些“发生过”的事相比,好像并不算是什么大事,“没必要大惊小怪”。而实际上,这些“没发生”的事,也可能同样带来漫长而持续的迷惑和痛苦。
正因为童年情感忽略经历,常常是“看不见”的--当事人自己没有意识到,所以很可能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不断地重复类似的模式,形成“流于表面”的情感关系。这种关系通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孤独感
虽然身处关系中,还是经常感觉是孤独一人。
你觉得伴侣其实并不是真正了解你,不管是遇到困难的事,还是遇到高兴的事,都不习惯和伴侣分享,即使分享了也常常得不到回应或支持。
与伴侣的心理距离是遥远的,情感上是难以连接的,真实的情绪和想法,可能从童年时代开始,就被压抑在内心里,不习惯表达,很难被人真正地了解,隔绝了亲密感发展的可能性。
真正的亲密感是怎么样的?在彼此陪伴的时候,感觉到舒适、安全,不管是遇到开心的事情,还是难过的事情,知道至少有一个人会陪伴在身边,理解自己,给予支持,共同承受。
2. 流于表面的沟通方式
谈论深层的感受对于关系中的两人都是困难的。
要不然就是组织语言有困难,要么就是能说,但是在伴侣面前说不出来。
日常的沟通中,充满着对时事新闻的评论,网上看到的搞笑段子,或者是分享一些工作里的见闻,对于有孩子的夫妻来说,大部分的沟通都是在讨论孩子的种种琐事。
即使谈论情绪,也仅限于“高兴”、“不高兴”、“生气”、“伤心”一些抽象的概念,很难表达出这些情绪背后的个人具体的感受和想法。
每当有情绪出现的时候,你或你的伴侣都倾向于忽略、压抑、转移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可能就会来一次“大爆发”。
相处或约会前,你期待能够有浪漫亲密的感觉,实际上相处的时候,更多的可能是紧张和尴尬的感觉,有时或许你觉得,是否自己的期待脱离现实,是不可能实现的?
实际上,在情感上有亲密连接的伴侣,是可以公开讨论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自然地展示出自己的脆弱和一些外人看起来可能会觉得“不正常”的部分,这种深度的沟通,是获得真正亲密感的重要基础。
3. 回避矛盾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在工作中我发现,许多经历过童年情感忽略创伤的来访,大概率会有一种误会,觉得感情中双方发生争执就意味着情感陷入严重危机,意味着恐怕要失去对方,因此他们在害怕被抛弃的恐惧下,会采取许多“避免争执”的手段--压抑自己的不满,委屈求全地妥协,忽略自己或对方的负面情绪(“希望情绪快点过去!”),或者采取冷战
经历过被忽略创伤的人可能对于“沟通”这件事,存在着悲观和恐惧的情绪,或许从前他们所经历的所谓“沟通”,意味着做错了事情要被批评,或者要受到操纵和控制,对于真诚的理解和“被看见”是不明所以,也不敢期待的。
实际上,任何关系中发生冲突都是正常的,甚至是健康的标志。生而为人,意味着会有属于自己情绪、观点、需求、信念、价值观等等,没有哪两个人是可以在所有的这些方面都随时契合的。
发生冲突,意味着需要沟通,不仅是要真诚地表达自己,也需要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每次发生冲突,都是进一步深入理解彼此的好机会。
忍受并不是能长久持续下去的关系策略,被压抑在内心的负面情绪,有一天会以更具破坏性的方式显现出来。
如果察觉到,情感忽略正在影响目前的亲密关系,可以怎么办呢?
1. 更多了解有关“情感忽略”概念的信息
学习接触心理学,了解过去是如何影响现在的,对未来的改变和选择,提供更多的实用的参考信息。
2. 别去指责任何人
童年时受到情感上的忽略,并不是自愿选择的结果,当事人自己很难明显地意识到这种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大家不都这样长大吗?”),以及自己对待伴侣的形式是否妥当(“难道还有别的可能吗?”)。
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是可以在觉察之后,努力阻断它对自己目前关系的负面影响。
3. 关系出现问题,只是需要学习
成长环境不理想,绝不意味着个人是“瑕疵品”、“有毛病”“没救了”,只是说到目前为止,缺乏关系方面的学习的条件,从个人探索开始,或者伴侣共同努力,改变是可能的。虽说万事开头难,但是高质量的亲密关系,一定是值得努力的,可以考虑寻求专业个体咨询或伴侣咨询师的帮助。
文/(美)Jonice Webb, Ph.D.
编译/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