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韦之乱(3)狄仁杰去世
公元699年,76岁的老武继长新牙后又长出八字眉了,百官赶紧鼓掌。(太后生重眉,成八字,百官皆贺)
往后化妆师又添新活儿了。
二月初四,起驾前往嵩山,结果三天后老武病了,遣给事中阎朝隐向少室山神求福。
作为武后时代跪舔不绝对等于绝对不忠诚的特色,阎朝隐要求自己作祭品,沐浴后伏在盛祭品的礼器上表示弄死我!让我替皇帝大人承担灾祸!结果老武寿还没到,病见轻,随后重赏了阎朝隐。(壬辰,太后不豫,遣给事中栾城阎朝隐祷少室山。朝隐自为牺牲,沐浴伏俎上,请代太后命。太后疾小愈,厚赏之)
这次病好之后,武则天开始布置身后之事了,七月,命李显、李旦、太平公主和武攸暨等签订互不伤侵犯条约,在明堂向天地立誓,将誓词刻在铁券上藏于史馆。(太后春秋高,虑身后太子与诸武不相容。壬寅,命太子、相王、太平公主与武攸暨等为誓文,告天地于明堂,铭之铁券,藏于史馆)
不光立誓就完了,还得婚姻绑定!
李显女新都公主嫁武延晖(武则天侄孙,武承嗣弟之子);永泰公主嫁武延基(武承嗣长子);安乐公主嫁武崇训(武三思二子)。
再加上此前太平公主已经嫁了武则天侄子武攸暨,老武开始着手将李家和武家通过姻亲方式不断绑定。
为啥我作为李家最大的仇人还能进李家的太庙?
有孩子嘛!
啥仇不仇的!赶紧对接!
九月,李显和李旦诸子结束幽禁出宫为王。
公元700年,武则天吃了洪州和尚胡超历时三年耗资巨万调配出来的长生不老药,病情稍好转。(太后使洪州僧胡超合长生药,三年而成,所费巨万。太后服之,疾小瘳)
五月癸丑,老武以病好为由大赦天下,改元“久视”,取消天册金轮大圣的称号。(五月癸丑,上以所疾康复,大赦天下,改元为久视,停金轮等尊号,大酺五日)
眼瞅自己这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了,老武开始三教合一谁灵谁上了。
佛门讲轮回,讲福报,不是现阶段老武的主要追求了,所以金轮啥的都卸下来了。
老武现在追求的是长生不老。
我没埋汰她,她这年号“久视”就是长生不老之意,词出《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祗,长生久视之道)
武则天在求道家帮忙后也并没有忘了老领导佛家,准备造大像修福报,这回这福报还得是那种天下僧尼每人都出一钱做助力的那种大福报,结果被狄仁杰上奏拒了,内容如下:当今的佛寺规模已经超过了皇帝的宫殿,建这些寺院是指望不上鬼神帮咱干活的,只能依靠百姓出力,吃穿不会从天而降终究是从地里长出来的,不靠剥削百姓这大佛像咋能建起来?现在游方和尚都打着佛法的名号贻误百姓,动不动就在里巷修建经坊,连市场里也盖起佛寺,他们要的供养比官府征税还急迫,僧尼作法事的物品比皇帝的敕令还紧急。梁武帝和简文帝父子对佛寺的施舍无限,等国家大乱的时候,满大街的佛寺也没见到救他们来的!(往在江表,像法盛兴,梁武、简文,舍施无限。及其三淮沸浪,五岭腾烟。列 刹盈衢,无救危亡之祸;缁衣蔽路,岂有勤王之师! )陛下即使收齐了天下和尚赞助的那点钱也还不够造佛像的百分之一。再说不光是给佛爷造相的事,佛爷不能搁广场上晒着去吧,还得给佛爷造屋子,得多大的屋子装咱那佛爷呢?佛祖当年创佛教是以大慈大悲为宗旨,哪里要劳民伤财弄这些浮华无用的装饰!近年来水旱灾害时有发生,边境又不安宁,为了造这佛而耗费国财用尽民力,如果将来哪里出事了陛下将用什么去救援呢?
武则天表示:国老教朕为善,岂能违背!
狄仁杰罕见的居然叫停了自垂拱以来已经狂奔了十六年的武氏工程。
这次狄仁杰回来拜相时已经68了,面对这位小自己六岁的小老弟,老武对老狄常称国老而不名,狄仁杰也仗着偏爱在老武急眼的边缘疯狂试探,总爱跟武则天当面顶,老武也开始会服软了。(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
老武还体贴的免了狄仁杰的夜班,对班子成员说:非军国大事,不许烦我的国老!
这一年狄仁杰以71岁高龄死了,老武哭道:朝堂空矣!
从此朝廷每有大事,大伙拿不定主意的时候老武就叹: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
狄仁杰这辈子真正屁股做热了的宰相就是生命的最后三年,谈不上发光顶多叫发热的三年。
武则天和狄仁杰,两个顶级人精在这段夕阳红大秧歌的三年表演中各取所需的完美谢了幕。
老武自打身子骨不那么硬朗后就开始给自己铺后路了,开始各种浪子回头了。
狄仁杰最后三年的存在意义其实更多是武则天在生涯的最后几年没办法下“罪己诏”的一个替代解决方案。
老武这辈子连罪己诏的资格都没有,因为她的合法性一辈子都岌岌可危,她罪己就是否定她这个王朝,她只能通过利用狄仁杰的名声,蹭狄仁杰的正义流量,一口一个国老的在生涯的最后时光塑造出一种纳谏的姿态。
谁说我不听劝,为啥狄仁杰说的我就听?
都特么前面那帮太坏了,人家被蒙蔽的好惨啊!
通过狄仁杰的正道光芒照走自己的肮脏与不堪,在舆论上试图掩盖曾经的毒辣狠手和酷吏治国,就此完成最后的平稳着落。
狄仁杰的生涯履历咱们在本章的第一节详细说了,这位武周时代罕见的正道光芒一辈子都在极其凶险的政治环境中以极高的智慧力所能及的日拱一卒,他这次回来拜相的最后三年中,趁着老武蹭他政治流量的机会,狄仁杰推荐了姚元崇、桓彦范、敬晖等数十位名臣,狄系的干部们也最终成为了拯救这个操蛋世道的骨干力量。(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曲阿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狄仁杰老了,他也熬不过魔王的寿了,但他用他最后的温度给大唐后面的腾飞装上了燃料。
我死以后,大唐还有好几重难关,魔王走后毕竟还有妖孽,孩子们,咱太宗皇帝栉风沐雨打下来的天下,大唐能否重回贞观的荣光,靠你们了。
就在狄仁杰谢幕的前一年,武周时代还有一位大贤也走了。
咱们上一节中说李昭德口出狂言骂乡巴佬的娄师德(630年-699年),这位出将入相的老英雄在武则天的一再现眼下在人生末年又回到了西北去震慑吐蕃了,老将军在河陇前后四十余年,恭勤不怠,唐和吐蕃的百姓全都得其恩惠。(师德在河陇,前后四十余年,恭勤不怠,民夷安之)
狄仁杰最后一次回来拜相,其实是娄师德举荐的,但千万别以为狄仁杰心里没有算计,武周时代有一个算一个能混到高层次的都是玩人的高手,狄仁杰回来后就总挤兑娄师德去外面平事出使。(性沉厚宽恕,狄仁杰之入相也,师德实荐之;而仁杰不知,意颇轻师德,数挤之于外)
老武感觉出来了,随后问狄仁杰:娄师德做宰相够格吗?
狄仁杰道:我只知道他为将履职尽责,贤不贤咱还真不知道。(太后觉之,尝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能谨守边陲,贤则臣不知)
你瞅瞅,人家也不说不行,但话里话外就是说他在这屋里不合适。
老武作为下套的高手随后接着问:娄师德知人善任吗?
狄仁杰道:臣跟他是同僚也没觉得这人眼光哪强啊。(又曰:“师德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
老武道:你就是娄师德推荐的,人家还是知人善任的。(太后曰:“朕之知卿,乃师德所荐也,亦可谓知人矣)
狄仁杰出来后叹道:娄公盛德,我被他包容了那么久,人家不过是不肯计较罢了!我差人家太远了!(仁杰既出,叹曰:“娄公盛德,我为其所包容久矣,吾不得窥其际也)
对于娄师德,史书中有这么一句评价:是时罗织纷纭,师德久为将相,独能以功名终,人以是重之。
酷吏是最看人下菜碟的动物,我说过,武周时代是动物世界,台面上的人没有羊羔,一波又一波那么多的酷吏之所以没去惹娄师德,因为人家身兼纪检督查和功勋边将的背景,还对老武有大用能帮她去平边患。
他如果想伤天害理的潇洒走一回,其实在这个时代简直不要太轻松,但这位大德也选择了兢兢业业的日拱一卒,为边将则保一方百姓,为宰相则为国举才。
即便黑暗恐怖如武周一朝,依然会有娄师德和狄仁杰这种正道光芒。
也正因为这些华夏脊梁,咱们的文明才能数千年不断绝。
无论什么时代,都是有机会去选择的。
纵然恶魔在朝,妖孽盈世,纵然无法达则兼济天下,但依然有选择去穷则独善其身。
为了自己的“发达”而去做一名破坏者,毁灭者的代价太高了,本章开篇我们就推演了,自己不得好死搁一边,关键还祸及子孙啊。
力所能及的做一名建设者,做一名守护者。
苍天在看,青史在看。
狄仁杰推荐的数十人中,有一个很特殊,曾经老武问狄仁杰:我想要个大才,你给推荐推荐。
狄仁杰说:您想用这人干啥?
武则天说:为相。
狄仁杰道:如果您要的是文采风流的人才,那么李峤和苏味道就能达标,但您要的是出类拔萃的奇才,那就只有荆州长史张柬之了。他虽然岁数大,但却是宰相之才。(仁杰对曰:文学缊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
武则天随后提拔张柬之为洛州司马给这次对话收了尾。
这位张柬之,比武则天就小一岁,狄仁杰看见了都得喊声老哥哥。
689年,武则天改朝换代前夕,朝廷以贤良科目召试,六十四岁的张柬之在对答策问的一千余人中名列第一,就此从地方一个县丞的芝麻官被授官监察御史,后累迁为凤阁舍人。
结果刚入凤阁当上老马仔,张柬之就说错了话。
当时后突厥的阿史那默啜请以女儿和亲,武则天为了万国来朝的面子于是让武延秀娶亲,张柬之说:自古从无天子指派王爷娶异族女子的事。
其实按理讲这话没毛病,这还显得咱天朝上国尊贵呢,但老武当年不像现在要死了开始琢磨后事,当时正是浪呀么浪打浪最凶的那几年,就不能有人对眼神,不能看见一个人皱眉头,张柬之逆了武则天的旨意,随后就被踢出洛阳任合州刺史了。
这已经很幸运了,当时那个生态你说错一句话根本不可能活下来。
这就是看在你岁数大了懒得弄你了,张柬之相当幸运的离开了政治漩涡。
张柬之随后开始了十年的蛰伏。
后来武则天又让狄仁杰举荐人才,狄仁杰问:我此前推荐的张柬之您还没任用呢。
武则天道:我已经给他升官了。
狄仁杰道:咱推荐的是宰相,不是作司马的。
武则天随后给了狄仁杰面子,虽没拜相,但调进了中央,任张柬之为司刑少卿,后迁秋官侍郎(刑部侍郎)。
狄仁杰死的这一年,武则天下诏又重新以以一月为正月,人家恢复唐历了,大赦天下。(甲寅,制复以正月为十一月,一月为正月。赦天下)
这一步步走的,这是多灵的人啊!
与其将来让别人改抽自己大嘴巴子,咱现在就自己迷途知返了。
最后几年咱老武主打的人设就是一个回头。
这么聪明的脑子,生涯的绝大多处时间却不往人上走。
越大的能量会产生越大的戾气,也就需要越高的佛法化解,你供了一辈子佛,却到死都修的是小聪明。
一看连月份牌都换了,凤阁舍人崔融试探性进言:吃肉打猎这是圣人们都写入礼制典章的,不可废缺啊。况且江南人吃鱼,河西人吃肉,这都是生活习性,再说贫贱的屠户是靠宰杀吃饭的,所以就算每天都杀一个人,也没办法真的让天下贯彻落实这法令,只不过会助长恐吓之人和奸诈行为。咱还是顺应自然之道吧。
老武批准,废除屠宰渔猎禁令。
我们在汉武帝时代时说了,只要寿命够,在缺德冒烟压不住之前能悔改,最后再幸运有着霍光这种能接的住烂摊子的接班人,你这身后之名就不至于成为杨广。
武则天这辈子能缺大德是靠她的寿,能平稳着陆也是靠的她的寿。
当然,核心是她的最强大脑。
福享尽,孽造尽,最后再回头是岸玩软着陆,平稳过渡政局还政李家,在自己利益最大化方面,武则天这辈子就一步没走错过。
当然,一切貌似慈祥的底色是老武无论活着死了都不能吃亏,你只要不符合她的利益,她还是分分钟弄死你。
公元701年,张易之兄弟报告邵王李重润(李显长子)与其妹永泰郡主(李显六女)和妹夫武延基(武承嗣子)私议二张专政。(则天春秋高,政事多委易之兄弟。中宗为皇太子,太子男邵王重润及女弟永泰郡主窃言二张专政)
这让老武很敏感。
1、二张之所以能专政,因为那是我的狗,你们质疑他就是质疑我的权威。
2、我让李武联姻是为了不让你们互杀,你们咋特么成联盟了!
对于自己的三个孙辈,老武再展雄风,直接下令打死了。
杀鸡儆猴!
我还活着呢!都特么给我老实点!
公元702年,张易之兄弟此时贵显已极,权倾朝野,八月二十三,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上表,请求封张昌宗为王。
老武拒绝。
八月二十七,哥仨再求。
武则天“勉为其难”赐张昌宗为邺国公。
一边通过提拔床搭子表明自己依旧乾纲独断,另一面老武也没有忘记与过去和解,下敕书从今往后再有揭发扬州李敬业谋反案和豫州博州李贞父子谋反案余党的都不再过问,朝廷内外各衙门一律不得受理。(敕:“自今有告言扬州及豫、博余党 ,一无所问,内外官司无得为理)
为啥说领导那么重要呢?
因为你是起导向作用的。
十一月,闻着味的监察御史魏靖上疏:陛下已知道来俊臣有多奸邪,请求平反冤案。
武则天于是下令冤案大平反。
来俊臣这只万死不解恨的畜生再过千年依旧会挂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但她的主人貌似已经切割安全了。
再重复嘚嘚一句,别伤天害理,领导比你精。
时间来到公元703年,老武的平衡车骑着越来越费劲了。
时间来到公元704年九月,突厥叱列元崇反,武则天派刚刚得罪了张易之的宰相姚元之(姚元崇,这回叱列元崇反被老武改了崇字)任灵武道行军大总管兼灵武道安抚大使。(是时,张易之请移京城大德僧十人配定州私置寺,僧等苦诉,元之断停,易之屡以为言,元之终不纳。由是为易之所谮,改为司仆卿,知政事如故,使充灵武道大总管)
姚元之要走的时候,老武让他推荐才德可胜宰相之人。
姚元之道:张柬之沉厚有谋,能断大事,且其人已老,建议陛下急用之。
十月二十二,武则天任八十岁的秋官侍郎张柬之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很快又迁凤阁侍郎,知政事。
当年狄仁杰特殊推荐的张柬之拜相了。
姚元之之所以要推荐他,因为他们都是狄公门生。
时间就这样终于来到了公元705年。
正月初一,老武大赦天下改元神龙。
老武身体彻底不行了,这个死精死精的魔王在要死前下令自文明元年以后的罪人,只要不是扬、豫、博三州谋反案及谋逆的罪魁,全部大赦。(春,正月,壬午朔,赦天下,改元。自文明以来得罪者,非扬、豫、博三州及诸反逆魁首,咸赦除之)
除了谋逆案,所有政治犯老武都赦了。
准确的说,老武吃掉了他下一任政府几乎所有的政治红利。
把最后一口香烟抽成了烟屁,人家要着陆去当回天后了。
老武生于公元624年,那一年是甲申年;
公元705年是乙巳年,是蛇年。
老武很避讳这个蛇,因为她属猴,巳和申合中带刑,而且老武八字里大概率还带寅,寅巳申凑足了最恐怖的三刑。
重病的老武将蛇年改成神龙,一如既往的小聪明,也一如既往的还想在抽几口烟屁。
武则天的生辰八字:甲申年,丙寅月,甲午日,甲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