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康《“年谱长编”的“长编”是什么意思?》
看到陈福康先生几年前的一篇文章《“年谱长编”的“长编”是什么意思?》,读完感觉受益匪浅。
文中提到“在史料的搜集方面,应力求采山之铜,竭泽而渔,日积月累,集腋成裘。须知目前在国内,不,甚至在世界各国,除了少量旧时书籍报刊已被数字化以外,绝大部分的史料都还处于时时被自然风化、人为损弃、虫蛀鼠啮的状态。因此,要想撰著一部高质量的年谱,绝大部分材料都是要从各种报纸、杂志、档案、书简、日记、笔记、方志、谱牒、碑传﹑选集、文集等等原始的纸面记载,包括很多未刊手稿孤本中,捲地毯式地细致搜索,一条一条爬梳而得,皆非“聪明人”在电脑网上简单搜索而可获。而且,翻检原始材料,如果仅仅看一遍也常常是不能一下子就有所发现的。许多看似无关却十分紧要的材料,都是逐字逐句反复仔细阅读,经“批判地审查过”,才能辨别其真伪,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