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成人发展心理学》(第9版)第1章

第一章 成年发展概述

作者的话
发展不会停止,不论你21岁,40岁,甚至65岁,你的生活永远不会停止,而是总会给你带来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直到你生命的最后一刻。
1.1成年发展的基本概念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 psychology)
是一门以个体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行为,思想和情绪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包括:儿童发展、青少年发展以及成年发展(adult development)。
实证研究(empirical research)
一种对可观察的事件进行客观评估和测定的研究方法。
1.1.1区别和共性
个体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s):个体特殊体验。
共性(commonalities):绝大多数人都会体验到的具有普遍性的方面。
1.1.2稳定性和变化
稳定性(stability):我们自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构成始终不变的核心。个性特征+偏好+典型行为方式=自己
变化(change)
审视那些对“我是谁”有决定性意义的“稳定性”和“变化”。
延续性(continuous):缓慢、渐进引领我们走向可以预测的前方。
阶段性(stages)在某个时间段,生活突然发生变化。
典型性(typical)大多数成年人都会经历的阶段。
非典型性(atypical)独有的经历。
外在变化(external changes)显而易见。
内在变化(internal changes)不容易发现。
1.1.3“年龄”的含义
年龄不等同于数字。
孩童:他人对其身体发育和动作行为的期待。
成年人:没有必然关联,越长大,意义就会更加不同。
年龄类型
实足年龄(chronological age):从出生到现在已经渡过的念头。
生理年龄(biological age)衡量一位成年人身体状况的方法。
个体生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相关,生理年龄是衡量生理系统老化程度的一种方法,会受到生活方式的影响。
心理年龄(psychological age)用于衡量一位成年人有效处理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
社会年龄(social age)社会对于个体在其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所承担的角色的期望。
机能年龄(functional age)能否拥有好好经营自己生活的能力。
研究成年人行为活动的某些方面时尽量不止从实足年龄出发。
“发展”与“实足年龄”在成年发展这条路上既不是同义词,也不是“手牵手”一起向前的,并且这样的差异随着年龄增长日益明显。
1.2改变的来源
1.2.1年龄常规性的影响(normative age-graded influences)
生理因素
生物钟(biological clock)共同经历的生命阶段。
社会时钟(social clock)成年生活事件的常规顺序。影响自我意识,甚至引发自我怀疑。
年龄歧视(ageism)依据年龄群体形成某种判断或观点的一种歧视。
1.2.2历史常规性影响(normative history-graded influences)
1.2.3非常规性生活事件(nonnormative life events)对人生道路有重要影响,不普遍的事件,不合时宜性。
1.2.4基因、环境及二者之间交互作用
行为遗传学(behavioral genetics)基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认知能力,生理特点,个性特点,人格特点,病理行为。
双生子研究(twin studies)
交互作用论(interactionist view)基因特点决定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甚至决定了环境本身。
表现遗传(epigenetic inheritance)原始基因在整个生命期,在环境影响下不断被改变和修饰的过程。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添加甲基对DNA进行化学修饰,表达基因减少。早年童年经历会对孩子日后的基因表达产生终生性的影响。
1.3 一些指导性的理论观点
1.3.1毕生发展心理学(life-spam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pproach)
发展是终生、多维度、有弹性和情境的,并具有多种原因。(Baltes.et al.1980)。
1.3.2发展的生态学模型(bioecological model)
我们必须在多样化的框架下考虑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包括生物、心理、社会背景之间交叉性影响,促进个体的发展。
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五系统。

不能脱离“发展所依托的环境”研究个体及其发展,而且要以“他们都处在交互影响中”的观念来看待。
1.4成年发展研究
1.4.1研究方法(method)最关键的决策
横断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同时收集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实验组数据,适合研究群体,成本低,效率高。
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长期跟踪固定群体研究。成本高,被试者流失(attrition),参与者中途退出。
序列研究(sequential study)横断和纵向研究相结合。不同时间点,开始一系列纵向研究。
1.4.2测量(measures)
个案访谈(personal interview)
包括:结构化(structured)、开放式(open ended)
问卷调查(survey questionnaire)
标准化测试(standardized tests)
均值比较(comparison of means)
相关分析(correlational analysis)
元分析(meta-analysis)
实验设计:实验控制因素
非实验设计:只表明目标因素和变量之间相关。
二者的区分是研究者对研究控制的严格程度。
实验设计(experimental design)
真实验(true experiments)绝对控制。
准实验(quasi-experiments)不完全控制。
描述性研究 ( descriptive research)指被试在当前实验控制方式下呈现出的状态.
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指使用结构化程度较低的数据收集方法开展的研究,如案例分析、访谈、实验控制下的观察、自然观察,以及对文本、物件和档案记录的探究。
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即研究中包含数据.
© 本文版权归 Phoenix777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