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讨论 | 星辰大海固然向往,一叶扁舟的守护也未尝不可
四二的孩子越来越少,少得可怜......似乎少,会掩盖前进的动力,真的会这样吗?
嗯....有时我也会觉得是这样,“哎呀,没人来,就别做了,还不会那么累”。
最近经常我们四二的讲座,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讲座老师、两个助教、一个乡村孩子!
如果按照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算,“哎呀,真不划算!太浪费资源啦!”
是的,我也觉得严重浪费!
四二的一场讲座,前前后后时间可能花上半个月以上时间,甚至几个月:前期外联志愿者们不断寻找讲座老师,有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迷茫感;
当我们发现讲座老师正在灯火阑珊处时,赶紧去沟通——沟通时间、沟通主题、沟通内容.....有时候讲座老师有事,时间需要调整;有时候主题不太契合,需要修改;有时候.......
当讲座老师准备好了内容,又开始了长达1个小时或者更久的试讲,助教和讲座老师一起商量内容,提出意见,确定讲座互动点。讲座老师不断修改。有一位叫路宽的讲座老师,在他讲座试讲完第一次,他自己不太满意,又再修改内容,又开始了第二次试讲。目的都很简单:只希望他的讲座孩子们能够听懂;只希望他的内容能给孩子们一些启发。
看!
前期我们就耗费了太多精力啦,四二的一场讲座需要好多人去完成工作(我们按最简单的算,一位外联、一位讲座对接员、一位助教),啊!还没算讲座之后的内容整理人员。
带着满满的诚意和用心的准备,开始正式讲座吧!
啊!?!讲座只来了一个孩子!
01 在残酷现实里缓慢前行


真的有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错觉!
是的,这是一个很残酷、很伤心的事实,甚至会让四二这个团队像蔫掉的气球,也让本想跃跃欲试的讲座老师停止了动作。
看到这儿,是不是很打脸,“你们四二不是提倡乡村教育共建吗?怎么人都没有了?不是要把讲座引进学校吗?”
“看来,也是一群吃饱饭撑的天真主义!”
嗯....到这儿该结束吧?
02 一个孩子身上小小的光
再等一下!!!
我今天早上写这一篇可不是想说,我们有多惨!多失败!
请看我的转折:
请专注到这一个孩子!
浩瀚无边的大海它的广阔总是令人向往;繁星密布的夜空它的神秘总是令人痴迷。
那夜空中渺小的一颗星,大海里的一叶孤舟,又是否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呢?
那我就说说四二孩子中的一叶扁舟吧!
她叫雨彤,四二孩子中坚持听讲座最久的娃。
从四年级到六年级再到初一,基本只要有讲座,她都会来听。她能坚持听讲座,有雨彤个人的意愿还有家长难得的长期支持!
不来的次数很少,有一次没来听还是因为她发烧了。

妈妈在外出工作前,就做好雨彤听讲座的准备,解决了雨彤没手机听讲座的问题。

03 雨彤的变化,点亮更多可能性
雨彤从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到自己敢去提出自己的需求。这样的一个转变着实让人欣慰。
我已经不记得是去年几月份,雨彤参加了一次线上面试,如果她面试成功,将有老师会给到她很好的机会。那一次,她失败了。后来她妈妈和我说,面试完她伤伤心心哭了一场,因为她想要得到这次机会,但是自己没准备好。
平时在讲座中,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需要她回答时,她的反应很多时候是沉默。后来我问过她为什么会沉默?她说她需要时间思考。
最近的几期讲座,有时候我不在,她能主动和陌生的讲座老师互动,虽然话依然不多。但她是可以说出自己能想到还是想不到。所以,以前的“沉默”问题,悄悄地失去了踪影。现在看到的雨彤是一个会沟通的孩子。
雨彤除了日常听讲座,今年年初我们筹建书屋时,她还开始参与到了书籍选择的工作成为四二最小公益志愿者,和我们的志愿者姐姐一起线上选书。




我还记得我之前提到去年面试失败吗?那一次,是朋友提出的方案,然后再去和雨彤以及她妈妈沟通,是否要参加这次面试。所以对于雨彤来说,还是略显被动,因为这像是大人安排,懵懂中觉得对自己有利,但并没有形成她内在动力去用尽全力做这件事。
再过了几个月,我看到了她内在的动力在驱使着她前进成长。
有一期讲座谈到了梦想,讲座老师和四二孩子一起设想今年的梦想,雨彤的梦想是“想要好成绩”“想要去很远的地方玩”。
没过多久,雨彤就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了行动!她不再是沉默雨彤,是一位敢于提出问题并尝试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勇敢雨彤!
2023年的3月2日22点13分,一张成绩单截图发了过来。

大晚上十点过发来这样的一句话,不得不为之动容。
接下来的后续就是,四二团队帮她找了两位数学不错的大朋友做她的陪伴老师,帮助她解决数学困惑!
有时候晚上9点半下了晚自习回家,向曹老师和朱老师请教问题.....


再到后面的半期考试,雨彤又给我发来消息,这一次她带来了好消息,因为她的数学进步,她想要感谢两位老师!
她的成绩进步的确让人高兴,我更开心地是雨彤学会着沟通!



以讲座分享形式拓展着视野再到建立陪伴学习小群陪伴成长,都是在给孩子们搭起更多沟通成长可能性地梯子,让他们自我成长过程中不断蜕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关注到孩子个体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力的传递,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真谛!
我坚信雨彤不是大海中的唯一一叶扁舟,也希望更多的孩子们主动起来,勇敢迈出一步,只要有需求我们会竭尽所能给到支持!这才是乡村教育共建的意义。
在此,再次感谢在四二关注“一叶扁舟”的大朋友们,谢谢大家给到的支持!
联系我们
外联负责人—大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