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退休后加油站再就业,工作被打差评
妈妈在加油站工作。那天上的是二十四小时的班(9:00到第二天9:00),清晨五点左右,一辆小车过来不停按喇叭催促,妈妈出去时嘟囔了句“我在这里都看到了,不要再打喇叭了。”加完油后,小车司机停在加油站外,片刻后离开,我妈就有预感,他可能打了差评。
上午下班到家后,她就给我发了一张领导在不满的截图,截图中还有监控视频录像,向我倾诉早上被差评的情况。我对此习以为常。我妈没有固定工作,在搬到县城后一直以做各种临时工作为主,做过保险业务员、酒店清洁工、服装店导购和超市员工,最近一份工作是两年前的超市的蔬菜摆放和搬运工作,后来超市不断裁员,将两个人的活压缩给一个人做,我妈不能忍受这种不合理的安排,便跳槽到一家我表姐工作的加油站。这个表姐是姨妈的女儿,我还在上中学时她便已经在加油站工作,如今我已经工作快七八年了,她现在已是县城内一家加油站的站长。
对于这份加油站的工作,我是不同意我母亲做的。因为每隔三天就有一个通宵的夜班,在这个夜班中,只要有车过来打喇叭,便要起来加油。我妈安慰我说,晚上都没什么车的,能睡的时间挺多,不要紧的,比以前的工作好。然而,熬夜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我的工作中曾经有个“瞪眼”班的班次,大概每个月有两到三次,凌晨两点到凌晨六点看监控。同行出现身体问题的新闻数见不鲜,熬夜工作的难处我也感同身受,因此我很反对我母亲从事这个需要彻夜熬夜的工作。
我习惯性地安慰她,并劝她放弃这份工作,退休在家就好好休息。没想到她发了一段长语音过来,哭腔不断,并不断抱怨,怎么会有这种客人,她只是说了这么一句话,也没有恶意,本意是让司机清晨不要吵到周围的居民了。我很久没有看到和听到我母亲的哭了。印象中,上一次她的哭泣是在我小时候,在爷爷奶奶家聚餐时和父亲吵架,回家的路上无助地坐在地上,哭泣。那天晚上月色明亮,我能看到她脸上的泪痕,也看到她衣服沾染上路边的泥巴。
在我刚记事的时候,我妈是林场里幼儿园的老师。后来时代变迁,林场改革,人员流失,经济条件不行,她就去南下广东打工,我也成为了半个留守儿童。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她回来了,在家处理一些农活,并从爷爷奶奶手中继承了一个几乎算公益性质的小卖部。我升中学时,我弟弟也马上出生,为躲避计划生育的严查政策,全家搬到城里,我妈就开始了她的四处找工作的生活。
她连续发了十几段语音过来,抱怨。我告诉她,现在人都是这样,比较浮躁,各方面压力都大,不讲像以前那样讲人情,“消费者是上帝”的观念深入人心,他觉得他来加油,你就得像机器人一样做好规定的动作,不然他就会觉得奇怪,不符合预期,给个差评。况且这种需要评价的工作,很多都是年轻人在做,你这个年纪退休了还来做,本来就有天然劣势。
她说,我确实不怎么想做了,可是在家里天天呆着又没事做,心里过不去。然后又向我透露了工作中,她作为临时工是怎么被正式工欺负的。九点换班的点,我妈去接班通常八点半就会过去了。而当我妈需要下班等待接班的时候,她们就姗姗来迟。今年一月,我妈阳了,因为太难受,全身无力,她终于辞职了,在家休息。当时我窃喜很久。没想到过完年,她又央求我表姐,要求回去上班。我很震惊,从健康、时间各方面多次劝阻她也无效。
我能理解她的点,是老一辈对于好劳恶逸的坚守,更多的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拼命的工作能给她带来安全感。每次将单位作为福利发放的粮油干货寄回去,能感受到她的开心。希望她一切都好,幸福,快乐。
7.25更新近况: 可能是我表姐考虑到我妈的身体原因,暑期环境比较恶劣,加油站招了暑期工,暑假这两个月我妈就暂时不做了,但我妈又说等暑假工走了又有可能回去,因为“那时加油站会缺人,那就有需要她的地方。”不管怎样,对她来说,休息就是好事。 关于学习职业技能上的事,以前她说过想去学厨艺,推个小车出摊,卖点小吃,还给我展示过微信上一个厨艺学校的招生人员,说想去那学学。我看过我妈发的那人的宣传截图,学校地址在另一个城市,我担心她被骗,况且餐饮也很辛苦,也在劝退她,后来也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