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游伊斯坦布尔(自费版)
说是自费版,其实伊斯坦布尔市区游也很便宜。新机场距市区距离较远,约45分钟车程。现在虽说新机场已经通地铁了,但需要出站换乘一次,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可能会弄混,因此机场大巴仍然是高效的交通方式。
出关后一直往右走,走到土航柜台(柜台左边是行李寄存),柜台对面的电梯下-2层,搭乘Hvist大巴。这是土耳其官方运营的,任何一条去市区的线路都收费87里拉(约27人民币,2023年6月),回程同价。对游客比较适合的一是Hvist 16到Taksim塔克西姆广场,二是Hvist 12到Aksaray(离圣索菲亚最近的线路)。
我这次坐的是Hvist 12,到站之后先去找红色的交通卡自动贩卖机,机器有中文界面,花50里拉办一张(卡费是不能退的,但也不贵),之后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充值,市内电车、地铁、公交都是9.9里拉单程。因为每个站旁边都有充值机器,所以不需要一次性充太多。换乘路面有轨电车T1,在Sultanamet站下车即是圣索菲亚和苏丹艾哈麦德清真寺。

下车后的第一站自然是圣索菲亚(Hagia Sophia),原来叫圣索菲亚大教堂或博物馆,现在被埃尔多安改回清真寺。因为是清真寺,所以不收门票,但进门必须脱鞋,穿着也必须遵守伊斯兰教法。入口队伍排得很长,但等待时间没有看上去夸张,大约需要十五分钟。

索菲亚在拉丁语里是“智慧”之意,圣索菲亚即为“上帝圣智”。它由东罗马帝国皇帝兴建,后来被奥斯曼帝国改建,融合了拜占庭和伊斯兰的建筑风格。它的圆形穹顶、西洋壁画与阿拉伯语书法精美绝伦,也见证着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这座古都的兴衰。

因为所有人都不穿鞋,所以建筑里还是有点“味道”的,特别有洁癖的人就不建议来这参观了。

圣索菲亚对面的蓝色清真寺(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Sultanahmet)同样是王牌景点,它的建成年份比圣索菲亚晚了好几百年,是当时的奥斯曼苏丹为宣扬国威而建,完工于1617年。它的规模比圣索菲亚稍小,但也是一座宏伟的宗教建筑,蓝色的花窗玻璃十分精美。


游览完毕之后接着坐T1到Karakoy,地形崎岖的游客聚集区,这里离加拉达塔(Galata Tower)不远。我没有登塔,而是在旁边买了冰淇淋。

土耳其冰淇淋(dondurma)使用羊奶,加入兰花茎磨成的粉,使得它具有很强的韧性,吃起来有嚼劲,也能和DQ一样“倒杯不撒”。叫卖的大叔还会用各种浮夸的方式递冰淇淋,比如一下子舀起一个篮球那么大的冰淇淋,或是把冰淇淋递了又缩、与客人戏耍,是它固有的卖点。

这样一份混合口味冰淇淋价格为90里拉(约28人民币),据说物价比之前上涨了很多。

我当时还试着坐了一次tunel,就在Karakoy站旁边一个不起眼的巷子里,是一条怀旧的短程地铁,只有两个站,终点站比较靠近独立大街,可以刷公交卡。站台里挂着许多历史照片和介绍。


独立大街(Istiklal Avenue)是一条商业步行街,这里有顶上有电线的小型有轨电车,只有一节车厢。除了这种开得很慢的电车,大街上是没有机动车的,人流量也很大。长达三公里的大街喧嚣不已,各种类型的店铺都能找到,在这儿不买点什么,似乎都对不起钱包。


独立大街上可以看看圣安东尼教堂(Saint Anthony Catholic Church),土耳其宗教相对自由,但这也被埃尔多安逐渐转变。


网传土耳其必吃Hafiz Mustafa 1864,店里可以点甜品,也有现成的甜点伴手礼。最有名的就是星月盒子的巧克力豆,每颗都是不同的口味,一盒差不多60人民币。


在欧陆、尤其是德国风靡的土耳其烤肉(doner kebab),在土耳其本地也是常见的街头美食。旋转的烤肉方式据说是希腊首创的,后来在土耳其发扬光大,传到墨西哥,则变成了当地最火爆的平民食物菠萝猪肉塔可(taco al pastor)。这一家City Doner明显为游客而开,除了卷饼,还可以包汉堡和三明治面包。

卖栗子的小哥,这栗子不便宜,一斤大几十人民币,所以小哥也是一颗一颗挑选装进纸袋。相对国内的糖炒栗子,这里没加糖,吃的是栗子本味。话说在这条街上摆摊,收的管理费也不会少吧。

顺着独立大街一直往北走,就到达了塔克西姆广场(Taksim Square),伊斯坦布尔的交通中心,广场有独立纪念碑和清真寺。Taksim的意思是“分配”,这里曾经是伊斯坦布尔分配水源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蓄水池。池子现在变成了大片空地,适合举办大型活动。

前一天在伊斯坦布尔刚刚举行了欧冠总决赛,曼城击败国际米兰赢得冠军,许多人在大耳罐子奖杯前拍照。

此行最便宜的食物,类似贝果的芝麻圈(simit),2块人民币一个,甜咸可选,如果选甜的,就是在表面上涂了一层稀释的糖浆。因为很扎实,吃半个就饱了。

土耳其是我去过的第一个中东国家,但它又不那么“中东”。百年前奥斯曼帝国大厦将倾,凯末尔一举把“西亚病夫”转变为世俗化国家。而埃尔多安掌权以来,土耳其又渐渐向伊斯兰传统靠拢,立志做中东一哥,国民经济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内循环道路,任凭里拉贬值,土耳其国内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得益于欧亚大陆的交汇点位置,伊斯坦布尔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土航拥有所有航空公司中最多的航点。在这里,可以看到穿着清凉的欧美游客、罩着黑袍的西亚穆斯林、戴着夸张假发的黑人妇女,免税店血拼的中国面孔更是必不可少。至少到现在,伊斯坦布尔依然平等地尊重每一个人,是绝佳的旅行目的地。

很久以前,我对伊斯兰教也有一些偏见,后来看了伊朗电影《一次别离》,又接连前往马来西亚和摩洛哥旅游,想法完全变了。我有时会想,一本书、一部电影说不定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维,而亲身实地的体验更甚。

所以,吃了这份面包无限续、茄子酱很诡异、蛋糕甜到齁的飞机餐,下次再见吧。

-
福农小山山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0 22:55:02
Andre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胡志明市应不应该改名“西贡”?
- 土耳其改国名,“火鸡国”成为历史 (3人喜欢)
- 日本最便宜大城市 名古屋旅游攻略 (7人喜欢)
- 韩国饮食,全都一个味 (8人喜欢)
- 2024年推理阅读TOP10 (1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