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云舒
小糖包出生的那天,是4月29。再过一天就是五一,家里人都说小糖包,命好。以后每年的生日,都能过的完整。
小糖包是女儿小名,源于母亲怀胎时发生妊娠期糖尿病,为了让我记住妈妈的艰难,也为了孩子以后能获得关于母亲怀胎记忆,我和糖包的母亲一致都认可这个名字。小糖包,也就很快成为了家里的最高频词语。
最重要,还有一点,妈妈最喜欢吃糖包。
小糖包的大名,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难题。从糖包孕检结果开始,全家人就进入了糖包取名的总动员。动员积极性最高的当属妈妈,但妈妈并不自己亲自动手动脑。
自然,孩子取名的工作就落到我的头上了。俗话说,男楚辞女诗经,首先就从楚辞和诗经下手,逐句逐字的反复看楚辞和诗经的文本,从文字本身感受每一句文本背后的内在世界、精神想象和知识图景,这是一项巨大又繁琐的工作。
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古往今来诸多青史留名的人物姓名,均来自于此,更觉楚辞、诗经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内在精神世界的巨大勾连。
当然,楚辞和诗经并没有让我们获得一个,达成一致共识的名字。转而又去向唐诗、宋词及一些承载我们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词语。最后,累积起来,男孩儿名字和女孩儿名字,差不多有30多个。
庆幸的是,在孩子出生前一个月,我们在两个名字上达成了高度一致——云起、云舒。如果是男孩儿,就叫云起。源于王维的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和糖包的妈妈都喜欢这两句古诗,豁达洒脱。
自然,云舒,就是我们为女儿准备的名字。云舒没有取自任何一句古语,纯粹来自于抬头看天空的灵感,我和妈妈都喜欢天空,喜欢研究云朵,喜欢看白云在天空舒展的姿态,每次身处自然之中,我们都能对着天空凝视,内心自由畅快。
云舒,就是像云朵一样舒展而高洁。我们希望女儿的一生,能活得像云朵一样舒展而高洁。
妈妈和我都十分满意这个名字,家里人也满意,唯一有意见的当属外婆,外婆希望云舒的云,不是云朵的云,而是芸芸众生的芸。理由也很简单,糖包是兔年出生,兔子的名字要有草。
这是一个包含着巨大理性又夹着巨大迷信的解释,来源于一种根深蒂固的古老乡土经验传统。作为一个社会学、人类学训练的人,自然首先对外婆提出的解释,认真思考,并做最大程度的沟通努力。
所幸的是,在我们的沟通解释和糖包妈妈的坚持之下,外婆不再异议。只是临走的时候,踏上进站口的那一刻,依然眉头紧锁的说,一定要给宝宝名字加个草字头,这能保佑孩子的一生。
自始至终,我都能共情并理解外婆对于糖包名字背后的坚持和关爱。这本质上来自于两套不同社会的知识经验传统。一套是乡土的自然经验体系,一套是来源于国家的知识理想体系。
我和糖包的母亲,都希望孩子能超越外婆的利己主义价值倾向,希望孩子未来能以自己的名字为榜样,以自己的名字活出自己干净、自然、充盈而高洁的一生。
外婆寄希望于名字的是护佑,而我们寄希望于名字的是教育。我问外婆,对孩子最大的爱是什么?外婆沉思片刻,没有说话。
我希望是教育,能让孩子长大以后获得幸福充盈人生的教育。外婆听完,若有所思。
庆幸的是,糖包的爷爷和奶奶,一直都喜欢云舒这个名字。
云舒出生的时候,就喜欢笑,每次奶饱之后,都会不自觉开心的笑。云舒笑起来的样子,像极了一朵舒展的云,自然、舒展、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