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知行合一致良知,德法兼修事上练
一
2023年6月21日,西南政法大学举行2023届毕业典礼,校长付子堂致辞。

付子堂致辞时飘着雨,为了让同学们少淋雨,他将3500字的讲稿内容浓缩为两句话:知行合一致良知。德法兼修事上练。
这两句话是付子堂在讲稿里强调的两个知识点。
致辞的主题是“务实”,付子堂依据形势让演讲尽可能简短,这是“事上练”,体现出的就是“知行合一”,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务实”。
讲稿全文虽然没有在毕业典礼上被宣读出来,但内容一经刊发,立即引发关注。
我看了讲稿全文,觉得论点鲜明,论据充足,行文流畅,是难得一见的好内容,没在毕业典礼上被宣读十分可惜。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被宣读比宣读了效果还要好、影响力还要大。
二
付子堂给同学们强调的第一个知识点是:知行合一致良知。
他希望大家把西南政法大学的校训“博学、笃行”的实践,与“致良知”的追求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
2023年5月20日,西南政法大学以首批“西政好校友”的荣誉称号,表达了对毕业生传承西南政法大学精神的最高礼赞。
获得荣誉称号的其中一位,是2020年的“全国先进工作者”、刑侦学院1996届本科毕业生旷陈,他只为“天下无毒”,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望而生畏。
还有一位是2022年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外语学院2014届毕业研究生张海,他是失去右臂的农家孩子,历经万难求学,毕业后扎根农村,为新时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伟大事业默默奉献。
这两位校友用“干一岗、爱一岗、专一岗、精一岗”的精神,诠释着普通人的不平凡,是“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最好例证。
可以说,“致良知”是一种人生追求的至高境界。
对于本科毕业生,付子堂期望大家能够做到的知行合一,是将本科四年积累的知识,融入到未来的求学和工作中,做好自己领域内的每件事。
同时,付子堂希望同学们保持求真求实的好奇心,用脚步丈量世界、用梦想点亮生活,逐步探寻并理解认知之外的事物,丰富阅历,拓展人生宽度。
对于硕士毕业生,付子堂期望大家能够做到的知行合一,是将三年研究生阶段培育的专业思维,和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紧密关联在一起。
同时,付子堂希望同学们不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或快餐化的知识,要将个人的洞察力、创造力和组织力,切实运用到新领域的开创、新方法的建构、新能力的塑造中去,志在巅峰,提升人生高度。
对于博士毕业生,付子堂期望大家能够做到的知行合一,是要充分领会到,学术不仅是职业和事业,更可成为志业和乐业。
同时,付子堂希望同学们充分运用读博时培育出的独立学术能力,不恃才傲物,不骄傲自矜,能脚踏实地立足本职,将善于总结发展规律、勇于创新研究范式、敢于破除思维定势的能力,与新知识、新理论、新机制的运用充分结合,学思践悟,追求人生深度。
对于所有毕业生,只要不断地以知促行并以行践知,保持认知的开放和包容,低调做人,谦逊做事,在知行合一中,开创人生境界、开发自身潜能、开拓未知领域,就能走在新时代新征程奋进之路的最前列。
三
付子堂给同学们强调的第二个知识点是:德法兼修事上练。
他希望大家把西南政法大学校训“厚德、重法”的境界,与“事上练”的担当有机结合,做到“德法兼修事上练”。
走出西南政法大学的35万毕业生,在干事创业中丰富并践行着西南政法大学精神,涌现出大批德法兼修的优秀之士。
其中一位是1992届本科毕业生、援藏干部的杰出代表、长期工作在西藏阿里地区的赵宇彦,当年响应祖国支援边疆建设的号召,一片丹心奔赴高原,30多年来扎根雪域,用坚定信仰和满腔热血点亮了“世界屋脊”的法治火种。
还有一位是03届硕士毕业生、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最美公务员”、长期在基层检察机关工作的梅玫,她数十年深耕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与同事一起创立“莎姐”青少年维权岗,成为服务广大未成年人的“心灵港湾”。
这两位校友毫无疑问都是德法兼修的典范,更是事上练的践行者。
付子堂希望毕业生走出校门后,永远秉持“德法兼修事上练”的行动哲学,传承师兄师姐们的优良品质,将习得的良好思维方式与日常事务结合起来,掌握命运之舵,驾驭时光之舟,绘就自己的未来画卷。
四
随后,付子堂解读了“事上练“。
我觉得他的诠释得非常到位,在此,我将这段内容作为一节单独列出。
第一、事上练,要练坚毅的品质。
坚毅品质,说到底就是要有愿做、敢做、善做的意识,其内在深层动机是对所做的事要有认同、向往以及永不退缩的韧劲。
作为新时代新青年,要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只有这样,才能在坚韧不拔中内外兼修,在攻坚克难中受到磨炼。
第二、事上练,要练选择的智慧。
身处生成式人工智能年代,获取海量信息不再是什么难事。
然而,通晓道理的本质、领悟其中的真谛,往往需要面对无数次痛苦的选择,经历无数次实践的洗礼。
大家既要对自身有充分的认知,也要对问题有充分的预判,还要有敢于试错的勇气,更要善于从失败中总结形成“作出正确选择的智慧”。
第三、事上练,要练大度的胸襟。
同学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做过的事、见过的人,都会成为构筑自己人生格局的关键要素。
实现能效最大化,不仅需要个人自身的笃行实践,更需要具有互助、合作的团队意识。
第四、事上练,要练过人的定力。
王阳明的《传习录》有句名言:“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每临难事、险事、要事,都要努力保持“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而不失故常”的定力,都要始终坚信:惟其磨砺,始得玉成。
我没什么好多说的,实在是太精彩了。
五
讲稿的结尾部分也是文采飞扬,如下内容我引自讲稿:
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
希望大家走上社会后,紧扣时代脉搏、树立全球视野,将个人小我的修炼融入到国家、民族和全人类的大我奋斗之中,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面对困难挫折要撑得住、关键时刻要挺得住、风险挑战要扛得住,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正能量!
毓秀湖边柳,依依到天涯。各位西政之士!每一次离别,都是为了下一次相聚;每一声珍重,都预示着下一场重逢。
前路山水万程,此去繁花似锦。各位西政之士!祝愿大家踔厉奋发攀高峰,勇毅前行向未来!
六
不过,讲稿的结尾部分再好,也比不上在典礼现场雨中的那两句话好——再见,同学们!珍重,同学们!
只见,付子堂的话音未落,会场已是一片欢腾。
——全文完——
郑重声明: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需转载,敬请私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