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夏季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夏季是水产动物生长的主要季节,但高温、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较多,水环境较为复杂,水产动物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为确保各地水产养殖生产稳定和水产品市场供应有序,日前,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切实抓好夏季水产养殖生产的通知》,对夏季水产养殖提出了具体部署。中新云农深耕三农领域八年,今天也和大家分享一下夏季水产养殖注意事项,供各养殖户参考使用。
第一是要做好水质调控及检测。种地先养地,养鱼先养水。水对于水产养殖非常重要,就如空气质量对于人体健康一样,水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水产养殖的优劣。夏季持续高温,水体昼夜温差大,水产动物代谢旺盛,底层水易缺氧,底质环境恶化、水质变化快。要及时进行水质调控,确保养殖环境稳定。养殖人员要加强对池塘水环境的pH、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的检测,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换水、增氧等应对措施。传统的养殖场可以通过取水进行水质生物监测,现代化智慧养殖场地就可以通过物联网传感设施设备进行快速检测。前文我们讲了智慧水产养殖数字化应用场景,其中水质监测主要是通过传感器对水中的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PH、浊度等多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用于判断水体的质量及是否有水产疾病发生的可能,非常便捷和科学。

水质调控第二个关键是保持底部环境。高温期间经常改善池塘底部环境,可以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会加快水体中有害物质的分解,促进养殖水体中有机物的循环,保持水体状况良好。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监控养殖池水溶氧,勤开增氧机,谨防养殖鱼缺氧、浮头。不过养殖人员要注意增氧机的使用应当遵循“三开两不开”的原则,即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阴雨连绵半夜开,傍晚不开、阴天中午不开。
第二点是要科学投饲强管理。夏季是鱼类快速生长期,但是高温期很多鱼类食欲减退,生长发育缓慢,选用恰当适合的饲料、采取科学合理的投喂,是夏季健康养殖的重要环节。首先是要选择优质的饵料,夏季昼长夜短,饲料要保持新鲜、无杂质、不变质,蛋白质含量高的配合饲料。其次是要采用科学的投喂方式,尽量采用“少量多次”,按照“四定”原则,即定质、定量、定点、定时投喂。另外,投喂次数和投喂饲料量要根据天气、气温、养殖水体水质、养殖鱼体规格等不同因素,做出合适判断并及时调整。如晴天可多投喂饲料,阴天尽量少投喂饲料,雷雨天气时不投喂饲料;上午、中午可多投饲料,傍晚尽量少投喂饲料,晚上一般不投喂饲料;夏季投喂饲料量以达到养殖鱼类7-8成饱为宜,每次投喂掌握在1-2小时吃完为宜。
目前比较普及的智慧水产养殖管理系统能联动智能增氧机、智能投饵机等智能设备,实现增氧、投饵等工作的智能化,基于水质监测设备收集到的水质数据以及AI摄像头拍摄到的养殖生物进食数据,智能调整投喂策略,提升饲料的转化率。

鄱阳智慧渔业
第三是要加强设施防晒。除了及时增氧、加强水质检测外,还可以加强设施防晒工作。夏季持续高温,会出现表层水温度较高但下层水温较低的情况,易导致水产养殖动物出现应激反应。可以通过设置遮阳设施等防晒装置,加深池塘水位、使用低温水降温等措施减少水体温差,保持水体温度相对稳定,为易受热害的养殖品种进行防晒保护,避免水产养殖动物因高温出现应激反应。将当前不利天气对渔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保障辖区内渔业生产平稳度夏。

鄱阳稻虾共作基地
第四是要加强水产疾病的监测。夏季高温容易使各种细菌和寄生虫繁殖加快,是细菌性疾病发生的高峰季节,水产品疾病感染风险也会加大。水产疾病一般是源于寄生虫、水质问题、亚硝酸盐飙高、消化不好等问题。病情发生后,不能盲目用药,否则易引起更高死亡率。鉴于目前尚无有效控制养殖鱼类病毒病的药物,而限制病鱼的移动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疾病的传播。最好的处理方式是科学投喂,提高养殖鱼体抗病力。平时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将疾病控制在发病初期。如果发现有病鱼,应停止换水、停止用消毒和杀虫药、停止拉网操作,保持溶氧在较高水平,及时捞出池中病死鱼做无害化处理,保持水质稳定。少量使用大黄末、维生素待养殖鱼自身免疫力逐步恢复。养殖尾水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对疑似发病样品要送实验室进行诊断,确诊为阳性后,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要经常进行安全检查,主要是检查有没有塌方、渗漏、断裂和决口等,检查电力设施有没有破损、漏电等,检查机械设备是否完好,包括提水设备、搅水设备、增气设备和发电机组,一经发现及时维修和保养。

水产生产可视化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5G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水产养殖逐渐向智能化转型升级。中新云农作为国内领先的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与运营服务商,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渔业产业形成了一系列智慧解决方案与实施案例,聚焦自动化环境控制、精准饲喂管理、水产疾病监测预警、育种数字化管理等方面,通过智能科技保障养殖环境,进行品质管理,实现苗种质量全程可控、水产养殖智能化、经营信息化、管理数据化和服务在线化,打通水产养殖全产业链模式,并在南昌、九江市、上饶市鄱阳、余干等水产大市推广应用。
如今,中新云农着眼于乡村特色产业社会化服务,立足于科研成果转化,通过搭建数字化大平台,深化同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数字化研发合作,以产学研用的全面合作为养殖户提供从‘种’到‘收’的全程解决方案与综合服务平台,帮助养殖户增产增收,助力地方乡村振兴。
备注:部分知识来自渔业渔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