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庵藏早期油印诗集目录(二)
赘述:大约在20年前,在旧书摊买到第一册油印诗集,十年前,开始在豆瓣给陆续收得的油印诗集记目录,至今大约收得各种油印诗集300种以上,但相较百年间所出之油印诗集不过沧海一粟,九牛一毛。当初开始买油印诗集,不过是增加了一种藏书的门类,后来陆续买到一些罕见且能填补历史空白的油印本,搜藏的兴趣也越发浓烈,一度记录的速度跟不上购买的速度。近十年来,油印本书价陡增,过去10-50元一册的油印本,动辄成百上千,往好里想,买的早了,那时候便宜,往坏里想,买的迟了,现在买不动了。加之十年中书房搬了两次,很多油印本打包封存,再整理起来又不便利了,书目也就更新得懒了。今年,机缘巧合,有了难得的一段闲暇时光,可以有机会再来整理一下旧藏,索性重新开一贴。是为记,时在旧历癸卯五月十九日。 旧文链接在:墨庵藏早期油印诗集目录(陆续更新上图) (douban.com)
1 、周祥希著,《东北吟》,1991年油印本

简介:周祥希,生平不详,印书时在芜湖。据书前房章汉《序》称其为工农干部,离休之后游历祖国河山,为晚晴诗社社员,曾集成七卷。 《东北吟》,1991年油印,周祥希著,书中收录1990年一年所作诗一百七十余首,然多为老干部体。书后有诗友张修钺等唱和诗若干。
2、谢健弘著,《乡情集》,1983年油印本

简介:谢健弘(1909~2001),广东梅县(今梅江区西郊街道办事处西郊村)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省立梅州中学毕业后留学日本。建国初接管广州各大学时任广东法商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广东文理学院临时院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任中山大学总务长。著有诗词集《涵庐诗抄》。 《乡情集》,1983年油印,谢健弘著,曾昭进助编,古桂高刻写。书前有1953年5月作者“编《乡情集》作(代序)”,正文收作者是诗词六十余首,所收诗文时间前起1938年,后至1938年,书口署“涵庐诗词”,后附曾昭进、古桂高、古锋贺诗各一首。此为作者书赠钦恒老学长。
3、安达县纺织厂工会,《诗集》第一期,约八十年代

简介:此为今黑龙江省安达市原安达纺织厂工会为庆祝七一而印,未署油印时间,全书收录厂内职工新旧体诗三十首,其中有孙中田先生现代诗一首代序,不知是否为黑龙江大庆人,笔名郑乙,曾任东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的孙中田先生。
4、陈中五等,《啁啾集》之八《百花咏》,1982年油印本

简介:编者不详,出版机构不详,大约为广州附近的诗社组织诗友唱和之合集,封面署为“啁啾集之八”。全书收录潘惇炤、张启正、李云谷、陈中五等诗歌近五百首,书中有李云谷为《啁啾集》百花诗咏征诗而作之《百花文献简介》一文。此书为陈中五书赠王钦官。
5、卓亦溪著,《也是居诗稿》,1982年油印本

简介:卓亦溪(1905-?),福建福鼎人,卓剑舟之子,中华诗词协会发起人之一,曾著有《太姥诗词》、《福鼎的古迹》、《北游集》等,福鼎市政协太姥诗社首任社长。 《也是居诗稿》,卓亦溪著,1982年油印本,书前有1939年秋浦城叶定贵《题也是居诗稿》二首,可知为旧作新集。正文之前有卓亦溪1982年序文。全书收卓亦溪旧时诗词五百余首,另有《上王道纯先生论修县志书》一文,后附德清俞寰澄等题写诗词五首并《红豆鸳鸯楼题咏集》二十首。书后有1980年苏渊雷先生《寄题卓亦溪所辑太姥山诗选》一首。此书为作者签赠醒吾老友者。
6、吴谷泉著,《钟庐游草》,1980年油印本

简介:吴谷泉,生平不详,只知其为沪上诗人,兼善书画,晚年曾入上海半江诗画社。 《钟庐游草》,吴谷泉著,1980年油印本。此为1980年秋,吴谷泉与钱君匋、张涵、王华、刘君玉等代表上海半江诗画社,应江南诗画社诗友之邀,赴庐山写生时所作诗稿。油印二百份,共收诗歌二十首,皆为旅游沿途所作。
7、马江吟社编,《侗社诗刊》,1986年油印本

简介:马江吟社的前身是成立于民国马尾船政局的马尾诗社“侗社”,侗社于1926年为纪念清代大臣沈葆桢将折枝诗的种子播散在马尾,开题征诗,共得三千联,集成《侗社诗刊》。1986年,马江吟社陈公远、张善贵等倡议重印该书,纪念马尾船政建立一百二十周年。
《侗社诗刊》,马江吟社依民国旧本重印,1986年油印本。书前有郑丽生《重刊马江诗刊叙》,陈公远《刊后语》,记录本书刊行始末。书中所收皆为折枝诗,共三千余联,可见当日马尾诗风之盛。
8、权启庆著,《敝帚斋诗存》,1983年油印本

简介:权启庆,号敝帚斋叟。1929年11月生。江苏省铜山县人。长期在地、县机关从事文秘工作,1983年退休。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楹联研究会会员、徐州市诗词协会副会长、《徐州诗词》报副主编。
《敝帚斋诗存》, 权启庆著,1983年油印本。本书封面由常州王冰石题签,卷首为作者《敝帚斋诗存自序》,正文收录作者自1960年至1983年退休期间的诗词两百余首。
9、福州鼓楼区文化馆等编,《开移诗刊》,1983年油印本

简介:1983年国庆福州市鼓楼区文化馆、民政退休人员福利委员会等机构,联合举办折枝诗会,以“开移”二字为第一唱,共征集折枝诗三千首,结集印行,即此《开移诗刊》。福建地区旧时折枝诗盛行,至此仍有遗风。
10、北京外文书店编,《百花集》第一辑,约1959年油印本

简介:约1959年前后,为庆祝国庆十周年,北京外文书店员工三百人,创作诗词一万两千首,经选择,印成此集。本集中新旧体诗皆有,文风颇有时代特色。
11、吴鹭山子女编订,《吴鹭山先生纪念集》,1987年油印本

简介:吴鹭山(1910——1986),名艮,又名匏,字天五,晚号鹭叟、匏老、喑翁、彀音老人,温州乐清虹桥南阳人,诗人、学者、教授。《吴鹭山先生纪念集》为吴先生逝世后,子女师友为之编订之纪念集,封面由永嘉曾耕西题签,书前有吴鹭山先生遗像及与夏承焘、苏渊雷诸先生之合影、手迹、出版著作、墓景等。苏渊雷先生撰《诗人吴鹭山先生墓表》,正文为苏渊雷、徐朔方、王敬身诸先生所作《哀挽录》挽联。
12、吴鹭山著,《光风楼诗词外编》,1985年油印本

简介:吴鹭山(1910——1986),名艮,又名匏,字天五,晚号鹭叟、匏老、喑翁、彀音老人,温州乐清虹桥南阳人,诗人、学者、教授。《光风楼诗外编》为吴鹭山晚年所编诗词集,书前有1985年吴鹭山《小引》。正文所收为吴鹭山自1941年至1985年所作部分诗词,并附1961年至1965年所作散曲九支。
13、夏承焘著,《瞿髯诗》,1978年油印本

简介:夏承焘(1900—1986),字瞿禅,晚年改字瞿髯,别号谢邻、梦栩生,室名月轮楼、天风阁、玉邻堂、朝阳楼。浙江温州人,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和教学,是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瞿髯诗》,夏承焘著,1978年油印本 。本书为1977年冬夏承焘编选,长沙油印。分上下两卷,上卷收1949至1977年诗73首,下卷则收1923至1948年诗62首,后有补录两卷30首,附联语三联,最后有作者小跋。此为作者签赠方灏夫妇者。
14、李素伯遗著,《李素伯诗文选》,1985年油印本

简介:李素伯(1908.10.7—1937.03.02),出生于江苏通州海门中和镇,后迁居垦牧乡(今江苏南通启东海复镇)。原名李文达,笔名所北、绚,字素伯,号质庵、梦秋、梦秋子,笔名所北。现代诗人、作家、学者,散文理论家。
《李素伯诗文选》,李素伯遗著,1985年油印本。书前有李素伯遗像,正文部分以李素伯文章为主,亦收新旧体诗近五十首。书后有《编后记》一篇,记录李素伯生平及其创作。
15、邢行型著,《消声集》卷一,1982年油印本

简介:邢行型,生平不详,1981年冬退休,退休之后创作诗词,结集《消声集》。《消声集》卷一,邢行型著,1982年油印本,收录作者退休之后的诗作百余首,新旧体皆有,多为抒怀解闷之作。
16、绿杨诗社编,《绿杨吟集》,1984-1990年油印本



简介: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绿杨诗社成立于1982年12月(此为该社官方介绍,但看资料,该社的成立或早于1982年12月),原属于市诗词协会,2011年12月回归广陵区,并在广陵区民政局注册登记,成为独立的社团组织,代行区诗词协会的职能,负责全区诗词传承、创作、研究和诗教工作,现有会员一百余人。诗社成立以来,为广陵区创成“中华诗词之乡”发挥了主导作用。连续多年编印《绿杨吟草》诗词年刊。 《绿杨吟集》,绿杨诗社编,该集为绿杨诗社诗词年刊,已印行四十余年。此为1984年第3期,1985年第1、2期,1989年第1、2期,1990年第1期。1984年第3期收瓜洲古都集会、千里之游两集,1985年第1期收除夕辞旧、元宵个园诗社集会两集,1985年第2期收扬州杂咏、中秋组诗(1984)、乔迁诗组等,1987年第2期收纪念七七事变五十周年、奉和李圣和先生八十自寿诗等,1989年第1期收诗社29家诗友诗词,第2期收庆祝建国四十周年及杂咏两集。1990年第1期收诗社34家诗友诗词。 17、曹明贤著,《微芹集》,1993年油印本

简介:曹明贤,字晓陶,河北省,河间市故仙乡曹庄人。1913年生。1945年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文学系。有诗集《微芹集》、诗论集《汲古溉今》问世。曾任《天津教育月刊》总编,后为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微芹集》,曹明贤著,1993年油印本。书前有金紫衡序,卷末有高凖题诗与作者后记,正文收1986年至1993年曹明贤所作诗词《心集》若干首。并收1931年至1946年旧作《而立集》若干首,据言曾在1937年《河间三日刊》中发表过。 18、张石民遗著,《石民诗联合存》,1992年油印本

简介:张石民(1906-1991),谱名国席,晚署老石,1928年投身北伐,在冯玉祥部慈光典麾下,后长期在西北甘肃内蒙等地任职,解放后以诗联自遣。《石民诗联合存》,张石民遗著,1992年油印本。本书收录张石民诗147首,联37副,所写多为西北人事,书后有张德煦、顾一平《编后记》。 19、绿杨诗社编,《新宪法颂》,约1983年油印本

简介: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绿杨诗社成立于1982年12月(此为该社官方介绍,但看资料,该社的成立或早于1982年12月),原属于市诗词协会,2011年12月回归广陵区,并在广陵区民政局注册登记,成为独立的社团组织,代行区诗词协会的职能,负责全区诗词传承、创作、研究和诗教工作,现有会员一百余人。诗社成立以来,为广陵区创成“中华诗词之乡”发挥了主导作用。连续多年编印《绿杨吟草》诗词年刊。 《新宪法颂》,绿杨诗社编,约1983年油印本 。原书未记刊行时间,前言记为第四部宪法诞生所作,当在1982年12月4日之后,或为次年油印。书前有朱福烓 《前言》,正文收录郑铎、潘慕如等二十七家诗词四十四首。此时绿杨诗社一说刚刚成立,则此集当为该社早期油印本。 20、绿杨诗社编,《双庆颂歌》,1982年油印本

简介: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绿杨诗社成立于1982年12月(此为该社官方介绍,但看资料,该社的成立或早于1982年12月),原属于市诗词协会,2011年12月回归广陵区,并在广陵区民政局注册登记,成为独立的社团组织,代行区诗词协会的职能,负责全区诗词传承、创作、研究和诗教工作,现有会员一百余人。诗社成立以来,为广陵区创成“中华诗词之乡”发挥了主导作用。连续多年编印《绿杨吟草》诗词年刊。 《双庆颂歌》,绿杨诗社编,1982年油印本 。1982年国庆中秋双庆之喜,绿杨诗社颂诗结集。书前有夏友兰 《小序》,正文收录郑铎、成克坚、潘慕如等二十九家诗词。此时绿杨诗社一说尚未成立,则此集当为该社早期油印本。 21、福建三山诗社,《三山吟讯》第十八期,1991年油印本

简介:三山诗社为中华诗词学会发起单位之一,著名军事家郭化若将军,中国首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后裔凌青等著名诗人曾任名誉社长,拥有象潘主兰、赵玉林、谢义耕、林暖苏等数十位省文史馆馆员、名书画家社员,凝聚了福州地区和港台等地的诗界精英,侨居国外的诗人也常来唱和。
《三山吟讯》第十八期,1991年12月印行,收录庆祝91年元旦、劳动节、国庆42周年、辛亥革命八十周年等,并选刊部分社课及往来诗柬。
22、林祥珩编,《长远诗刊》,1979年油印本

简介:林祥珩,福建诗人,生平不详,曾编《长远诗刊》《生意诗刊》等。《长远诗刊》,林祥珩编,1979年油印本。1979年11月,福建诗人洪心衡等四十八人以“长远”为题,举行诗钟活动,共集诗288首。此为林祥珩书赠林忠友者。
23、林祥珩编,《生意诗刊》,1982年油印本

简介:林祥珩,福建诗人,生平不详,曾编《长远诗刊》《生意诗刊》等。《生意诗刊》,林祥珩编,1982年油印本。1982年12月,福建诗人萨伯森等69人以“生意”为题,举行诗钟活动,共集诗414首。此为林祥珩书赠林忠友者。
24、福州鼓东街道编,《法制宣传诗刊》,1980年油印本

简介:1980年1月,福州市鼓东街道为法制宣传征诗,共得105人参与,写成诗词123首,折枝诗571首,分诗词集合折枝词集分刊,结集为油印本一册。
25、刘梅先撰,《扬州杂咏》,约80年代油印本

简介:刘梅先(1886-1967),目录学家,擅长旧诗词,建国后在扬州图书馆古籍部工作。《扬州杂咏》,约80年代油印本,刘梅先遗著,扬州城市规划办公室编印,分一二两集,扬州乡邦文献,专咏扬州各地名胜、文物、风俗、乡贤。每首诗后皆有短注,颇有文史价值。
26、陈柏年著,《陈柏年诗选》,1989年油印本

简介:陈柏年,原名陈启发,1897年生,江都县人,早年参加革命工作,建国后任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政协委员、农科院顾问等职。《陈柏年诗选》,陈柏年著,1989年油印本,江都《龙吟丛刊》之一。书前有杜明甫前言,楚声《编者的话》,卷末有报刊短评等若干。书中收陈柏年诗作数百首,但多为老干部体。
27、西安外语学院44班,《浪花》第一集,1958年油印本

简介:《浪花》第一集,西安外语学院44班,1958年油印本。1958年,西安外语学院44班,油印《浪花》诗集,书中收录学生创作的诗歌近百首,分列为《歌颂祖国》《解放台湾》《以钢为纲》等七个专集。
28、盂城诗社编,《盂城诗词》第五集,1987年油印本

简介:高邮市诗词组织成立于1986年元月,原名为政协“盂城诗社”,后于2011年9月升格更名为“高邮市诗词学会”。《盂城诗词》第五集,盂城诗社编,1987年油印本。本书收录丁逸樵、王守公等诗社诗人诗作近两百首。
29、李涤尘辑,《郑板桥集外吟》,约八十年代油印本

简介:李涤尘(1908—1994),斋名“研古斋”。1926年师从扬州名画师金纯习书画,从张丹斧习诗文。1932年卒业于上海国学专科学校。曾在上海有正书局复制珂罗版画。解放后参加冶春后社诗社,以及美术协会、文联文艺工作、政协文史工作,是江苏省文史馆馆员,又是扬州诗协成员。《郑板桥集外吟》,油印时间不详,由扬州文联及扬州清代扬州画派研究会编印,李涤尘先生自博物馆等公藏机构及私人藏家所藏郑板桥书画中选取题画诗四十余首,结为一集。每一首诗均注明谁人所藏,颇有史料价值。
30、崝南吟社编,《崝南吟社集》,1926年至1930年日本油印本十七种

简介:崝南吟社,相关情况不详,应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汉诗诗社,大约每半月活动一次,主办人或为岩溪裳川。岩溪裳川(1855-1943),字士让,号裳川,别号半风瘦仙,兵库县福知山人。日本著名诗人、汉学家。《崝南吟社集》,崝南吟社编,1926年至1930年日本油印本。每期书前有“社告”一则,写明例会时间和活动主题,如有新人入会则也会一并注明身份。卷首注明崝南吟社集的期数,目前所见为大正十五年(1926)五月二日第八十六期至昭和五年(1930)十月五日第一百三十七期。书中所记均为该社日本诗人所作汉诗,每期十余首,每首之后有评语,或为岩溪裳川评点。虽然在押韵方面和中国人的诗歌用韵不同,但其中亦不乏佳者。油印本中有明信片一页,为某期勘误,收件人为美浓部俊吉,或为曾任日本朝鲜银行总裁者。
31、金国宝著,《侣琴诗钞》,约1946年油印本

简介:金国宝(1894~1963),江苏吴江人,字侣琴,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先后在暨南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法学院任教。曾赴欧美考察。著有《统计学大纲》《中国经济问题之研究》《凯恩斯之经济学说》《统计学》《中国棉业问题》等书。金国宝为统计学权威学者,为国际统计学会会员。新中国成立后,其先后担任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
《侣琴诗钞》, 金国宝著,印行时间不详,收录金国宝先生1938年至1946年诗作一百四十余首,大约印于1946年之后。
32、韩秋岩编,《文征明题画诗》,1982年油印本

简介:1982年,苏州市吴门画派研究会编印内部资料三辑,分别为《文征明题画诗》《唐伯虎题画诗》《沈周题画诗》三种。《文征明题画诗》,韩秋岩先生编,1982年油印本,正文分绝句五十一首,律诗六首,古风二十一首,多选自文征明《甫田集》及其他墨迹诗集中。
33、韩秋岩编,《沈周题画诗》,1982年油印本

简介:1982年,苏州市吴门画派研究会编印内部资料三辑,分别为《文征明题画诗》《唐伯虎题画诗》《沈周题画诗》三种。《沈周题画诗》,韩秋岩先生编,1982年油印本,收录沈周题画诗百余首。
34、苏自宽编,佚名,1995年油印本

简介:苏自宽,字省三,笔名耕夫,艾诗文,号眉山世家堂主人。1936年4月生,安徽巢湖人。安徽师范大学中文专业修业,原在巢湖市苏湾中学任教,从教30年,擅长七言律诗,有《南窗诗词》、《眉山堂诗稿》、《眉山堂联稿》等存世。
佚名诗联,1995年油印本,苏自宽先生全国征集诗联,得86人寄来作品百件,手刻钢板油印装订,内有贺诗若干。此为签赠张朝栋先生的。
35、半江老人诗画社,《半江诗词》第一辑,1982年油印

简述:半江老人诗画社,成立于1979年,发起人为柳北野、王退斋等,1987年时任社长为王退斋,副社长石坚,社员200多人,为国内较大规模之诗社。
《半江诗词》第1辑,16开本,48页,为半江老人诗画社1982年组稿,收录苏局仙、陈钟浩、王退斋等36人诗歌221首。此为陆穉游先生签赠野亭兄长者。
36、张联芳著,《风木图题咏集》,1988年油印

简述:张联芳(1903~2002)诗人,上海文史馆馆员。江苏省松江府(民国时废府,松江地区归江苏省管辖)青浦县(今为上海市青浦区)人。攻书法,善诗词。解放前在上海铁路局任职,以书法谋生,后入上海文史馆为馆员。
《风木图题咏集》,张联芳著,1988年油印 ,1974年,张联芳为纪念母亲作七绝十二首,得施南池先生绘《风木图》,又得师友题诗赠书,越十三年,结集成册,次年印成。此为张联芳先生签赠周退密先生者。
37、张联芳著,《戊辰尾声》,1988年油印

简述:张联芳(1903~2002)诗人,上海文史馆馆员。江苏省松江府(民国时废府,松江地区归江苏省管辖)青浦县(今为上海市青浦区)人。攻书法,善诗词。解放前在上海铁路局任职,以书法谋生,后入上海文史馆为馆员。
《戊辰尾声》,张联芳著,1988年油印 。1988年,张联芳先生集其近稿近30首,印成《戊辰尾声》一册。此为张联芳先生签赠周退密先生者。
38、张联芳著,《戊辰秋声》,1988年油印

简述:张联芳(1903~2002)诗人,上海文史馆馆员。江苏省松江府(民国时废府,松江地区归江苏省管辖)青浦县(今为上海市青浦区)人。攻书法,善诗词。解放前在上海铁路局任职,以书法谋生,后入上海文史馆为馆员。
《戊辰秋声》,张联芳著,1988年油印 。1988年,张联芳先生集其近稿26首,印成《戊辰秋声》一册。此为张联芳先生签赠周退密先生者。
39、吴胜波著,《柳如是组诗四十首》,1992年油印

简述:吴胜波(1940-2010),字柳村,温州乐清人,温州工业专科学校毕业,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一至四届理事,之江诗社、浙江省语言学会楹联研究会理事,柳川诗社社长,名誉社长等。
《柳如是组诗四十首》,吴胜波著,1992年油印,作者读《柳如是传》有感而发,作组诗四十首。
40、海潮诗社编,《海潮诗社创刊号》《海潮之音》、《海潮诗刊》、《戊辰重阳雅集吟咏录》等7种,1987年至1992年油印


简述:海潮诗社,相关情况不详,大约成立于1987年,参与者有蒋志高、吴光伯、王晓君、张洁人、丁逸樵等,早期有《海潮诗社创刊号》《戊辰重阳雅集吟咏录》,又曾编有《海潮之音》诗报一种,原地址今为上海市普陀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后又有《海潮诗刊》不定期编订。
《海潮诗社创刊号》,海潮诗社1987年编印,收录苏局仙、陈九思等诗作约500首。
《戊辰重阳雅集吟咏录》,海潮诗社1988年油印,收录陈玉清等诗作31首;
《海潮之音》,首刊于1990年11月,目前共见有三期四页,每期收录社中人士诗作数十首。
《海潮诗刊》,海潮诗社编,最早见于1992年初,前言称为《海潮》停刊之后因经费紧张,每季一期。目前见1992年1月及1992年年末两期,每期收录社员诗作数十首。
41、孙伯仙遗著,《冬雪集》,1993年油印本

简述: 孙伯仙(1913-1992),盐城响水人,毕业于四川大学,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辗转于四川省教育学院、扬州师范学院、扬州财校、泰州二中等处,业余攻诗词曲,生前自印春水、秋鸿二集,死后有遗集冬雪集一种。
《冬雪集》,孙伯仙遗著,1993年油印本,本集为孙伯仙生前所选编,逝世后由漆明馈、尤我明、单德成等整理油印,内收《春秋篇》《游观篇》《时令篇》《咏物篇》《酬唱篇》《祝颂篇》《闲适篇》《杂咏篇》等八篇数百首。
42、福建三山诗社,《三山吟讯》第三、六期,1985年油印本

简述:三山诗社为中华诗词学会发起单位之一,成立于约1985年,著名军事家郭化若将军,中国首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后裔凌青等著名诗人曾任名誉社长,拥有象潘主兰、赵玉林、谢义耕、林暖苏等数十位省文史馆馆员、名书画家社员,凝聚了福州地区和港台等地的诗界精英,侨居国外的诗人也常来唱和。
《三山吟讯》第3期和第6期,1985年油印本,收录1985年3月、1985年5至12月,三山诗社社内例集作品四百余首。
43、余士林编,《海南诗稿选》,1993年油印本

简述:余士林 ,字道昌,号砚圃,别号石见,1936年生,盐城建湖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屈原长风诗联研究社理事,《蒹葭诗声》主编,《建湖诗讯》编委。
《海南诗稿选》,余士林编,1993年油印本。海南先生,孙海南(1859-1928),名大鹏,原名汇潢,盐城建湖人。光绪丁酉举人,曾任湖州总补府,著有《三衢采访记》《草堂杂咏》《遁斋文存》。此为孙海南诗稿,原刊于孙氏宗谱艺文篇中,选录六十首。
44、菱川诗社,《菱川吟草》总第37、38、41、42、45、46、47、48、57、64、65、69、70、72、73期,15份,1993-2000年油印本


简述:菱川诗社,江苏高邮临泽镇诗社,大约创立于1990年,参与者多为当地诗友。《菱川吟草》,菱川诗社社刊,目前见总第37、38、41、42、45、46、47、48、57、64、65、69、70、72、73期,收录菱川诗社社员及各地诗友诗词若干。
45、上海普陀区老干部活动室诗词组,《晚晴》第七集,1995年油印本

简述:上海普陀区老干部活动室诗词组,主要由顾汉松、田子春、吴宏修、蒋志高等老同志参与。《晚晴》集,主要为顾汉松在普陀区老干部大学诗词专业教授期间,组织师生共同创作,结集油印,此为第七集,收1995年29位诗作者创作诗词84首。
46、温增祥著,《玉瓦庐诗稿》第五集、第六集,1994年油印本


简述:温增祥,广东清远英德人,早年曾在《汕头日报》等担任记者,后罹患眼疾,双目失明,坚持诗词创作。《玉瓦庐诗稿》第五集,温增祥著,1994年油印本,分甲乙两集,甲集收作者自作诗词四十余首,乙集收师友唱和十余首。《玉瓦庐诗稿》第六集,温增祥著,1994年油印本,收录1994年5月至10月诗稿数十首。
47、马维翰著,《胡园蔓草》,1993年油印本

简介:马维翰,字耽书,号砚樵,扬州邗江人,早年迁居瓜洲,长期在扬州等地任教,业余创作诗词。《胡园蔓草》,马维翰著,1993年油印本,为庆祝马维翰八十寿辰,诗友孙克勤、陈瑞寅等为之整理诗集,收录马维翰诗词四百余首。
48、韶阳诗社编,《韶阳唱和集》第48集至第65、67集共十九册,1992年至2000年

简介:韶阳诗社,广东韶关市地方诗社,具体情况不详,代表人物为韶关李竹园等。
《韶阳唱和集》第48期至第65期、67期,收广东韶阳诗社1992-2000年前后所征集的社内社外交流诗词各数百首,总数在近万首,蔚为壮观,参与唱和者遍及大江南北。该社唱和集,每期事先多有命题,后征求诗文,结集油印。
49、钱定一著,《浙东纪游诗》,1980年复写本

简介:钱定一 ,1915年2月生,江苏省常熟市人。擅长国画、装潢美术、诗词、美术史研究。1935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至国画系教授、苏州美协执行委员。1950年到上海从事美术装潢设计工作,曾任上海市食品工业公司产品包装装潢设计室负责人、上海工业展览会轻工业馆总设计。
《浙东纪游诗》,1980年复写本, 钱定一著。1980年,钱定一先生应朱子鹤先生之邀,游览浙东山水,沿途创作诗词四十二首。
50、周采泉著,《入蜀小稿》,油印时间不详

简介:周采泉(1911-1999),原名周湜,笔名是水、稀翁,室名学老斋,浙江省宁波市鄞县人。杭州大学教授,浙江省文史馆馆员。中国当代诗词、楹联大家,文史学家。
《入蜀小稿》,周采泉著,创作时间不详,收录作者由湖北进入四川游览的诗词十五首,第一首提及中国第二汽车厂新建事,约在1986年前后。此为作者签赠朱子鹤先生者。
51、洪泽春涛诗社编,《春涛吟》第一集,1984年油印本

简述:春涛吟社,淮安市洪泽县文化馆相关诗社,成立于1984年春。《春涛吟》第一集,1984年油印,洪泽春涛诗社组织社员开展诗词创作,第一集以讴歌当地风光为主,得诗词三百余首,油印成册,其中有《名人题咏》《洪泽湖杂咏》《洪泽湖记胜》《雪枫墓园十景》《抒怀杂咏》《田园风味》等。
52、罗善辅著,《生恩集》2集,《乾坤集》3集,《过客集》4集,共9册,1977年手写本



简述:罗善辅,祖籍绍兴钱清后坂村,后移居苏州,生平不详。《生恩集》2集,《乾坤集》3集,《过客集》4集,共9册,罗善辅于1977年前后整理,每集约收诗词十余首,共近200首,所写多为生平经历、旅游纪略、城市变化。
53、张联芳著,《戊辰蝉唱》,1988年油印

简述:张联芳(1903~2002)诗人,上海文史馆馆员。江苏省松江府(民国时废府,松江地区归江苏省管辖)青浦县(今为上海市青浦区)人。攻书法,善诗词。解放前在上海铁路局任职,以书法谋生,后入上海文史馆为馆员。
《戊辰蝉唱》,张联芳著,1988年油印 。1988年,张联芳先生集其近稿76首,印成《戊辰蝉唱》2册,稿纸书口印“东海遗鸿楼刊”。此为张联芳先生签赠朱子鹤先生者。
54、湖海诗画社编,《湖海新集》,1982年油印

简述:湖海诗画社,盐城当地诗画社,其前身是成立于1942年的湖海艺文社,后于1982年3月15日重建,社长宋金城,副社长周梦庄,秘书长严锋。《湖海新集》,1982年油印,湖海诗画社于1982年重建之时,各地贺诗及社员创作诗词集,全集分《祝贺篇》《烽火篇》《新貌篇》《感怀篇》《金石书画篇》等数百首。
55、镇江多景诗社编,《祝寿诗集》,1994年油印本

简述:多景诗社,镇江政协相关诗社,一说成立于1962年,1962年即曾有《诗刊》印行。《祝寿诗集》,1994年油印本,镇江多景诗社编。1994年,多景诗社名誉社长李宗海九十寿辰,征集各地诗词63首。
56、周汝沆著,《亲草集》,1990年油印本

简述:周汝沆(1897-1995),浙江诸暨人,水稻育种学家、农业教育家。毕业于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农学科。曾在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任教。历任江苏稻作试验场场长 国立西北农学院农科主任兼农场主任 广西农事试验场技正兼国立广西大学农学院教授 广西省农业管理处技正 广西高级农业学校校长 国立英士大学农学院教授兼农艺系主任 国立湖南大学农学院教授 湖南农学院教授兼农学系主任、副院长 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亲草集》,周汝沆著,1990年油印本,时年94岁的周汝沆先生录取旧作,集之成册,诗词联共54首。此为作者签赠外孙的。
57、戴德元遗稿,《蜕翁吟草》,1995年印本

简述:戴德元,盐城射阳人,早年南下上海,长期担任教职,晚年参与诗社活动,其余生平不详。《蜕翁吟草》,1995年印本,戴德元遗稿,由其二女在戴德元先生逝世后整理而成,共分五卷,选诗三百余首。
58、郭墨林遗稿,《寒香书屋诗集》续编,1991年油印本

简述:郭墨林 (1906—1986)嘉兴人,曾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擅长文物鉴定。曾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顾问。《寒香书屋诗集》,郭墨林遗稿,1991年油印本。郭墨林先生逝世后,其子曾整理遗著及师友悼念诗文,编《寒香书屋诗集》一册,数年后再整理部分未收之师友悼念诗文,再编一册,即此《寒香书屋诗集》续编。此为签赠蒋志高先生者。
59、田贝编,《竹园老人纪念集》,1998年油印本

简述:李嵩(1915-1996),号竹园,其人为“韶阳旧族……好掖后学,博学多能,尤以诗书名世”,早年投笔从戎,晚年戏于格律,其诗一说有三千首之多,其71岁生日之时,曾有《竹园诗选》。田贝,竹园老人入室弟子。
《竹园老人纪念集》,1998年油印本,田贝编,收录各地师友纪念竹园老人的诗词近300首,此为编者赠予蒋志高先生者。
60、范征夫著,《晚霞吟草》,1992年油印本

简述:范征夫(1920-1996),又名光瑶、徐磊。江苏省扬州市人,原任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上海市政协秘书长,现任上海政务志编纂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委。《晚霞吟草》,1992年油印本,范征夫著,收录1984年至1991年间,范征夫先生在各地报刊上发表的诗词作品一百余首。此为作者签赠李云先生。
61、邵伯安、邵振铎编,《联芳友声》,1996年油印本

简述:邵伯安,江苏宝应人,邵振铎,原名英,自号友渔居士,晚号盂园主人。1928年元月生。江苏省宝应县人。《联芳友声》,1996年油印本,邵伯安、邵振铎编。1995年邵氏编订《联芳集》一种,分赠师友,各地诗友唱和诗词纷至沓来,遂编《联芳友声》一册,收各地诗词五十首。
62、褚惠良等编,《祝贺戴振国、褚晓琼新婚诗词联语》,1993年油印本

简述:褚晓琼,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女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嘉兴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嘉兴市女书法家协会主席。,戴振国,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 。《祝贺戴振国、褚晓琼新婚诗词联语》,1993年油印本,褚惠良等编,1993年戴褚二人喜结连理,诗社同仁惠赐诗词联语,褚晓琼之父褚惠良遂将之结为一集,共54人近百首。
63、新场镇志编委会,《新场轶闻旧诗录》,1983年油印本

简述:新场镇,在今上海浦东新区,1988年《新场镇志》第一版问世,在编辑过程中,编委会整理旧志,从史料中搜得新场轶闻旧诗三十余曲并遗闻十则,辑成《新场轶闻旧诗录》一册。
64、惠毓明编,《惠毓明画题咏录》,1951年初版,1985年油印本

简述:惠毓明,1909年生,一名惠泉。女,上海人,擅长国画,以画自娱。上海文史馆馆员,诗人廉建中之妻。
《惠毓明画题咏录》,1951年初版,1985年油印本,原书印于1951年,1958年再版,至1985年重印三版,收录惠毓明女士画作中之题画诗数百首。此为廉建中签赠济农吟长者。
65、袁援等编,《蒹葭诗鸿》总第4、5、6、8、9、10等六册,1992年油印本

简述:袁援,生平不详,大约为泰州人,曾主编《蒹葭诗鸿》一种,孙洁、袁牧襄助其事。《蒹葭诗鸿》,袁援等编,目前见总第4、5、6、8、9、10等六册,每期收录各地诗友诗词近200首。
66、固城县诗联协会濠城分会,《垓下风》,总第37、38、41、43期,1999年油印本

简述:固城县诗联协会濠城分会,在今蚌埠濠城镇,因“垓下之战”成名。《垓下风》,固城县诗联协会濠城分会主编,大约创刊于1996年,每期收录各地师友诗词近百首。
67、嘉兴鸳鸯湖诗社编,《鸳鸯湖诗社社刊》成立特辑、第三、五、六、七八(合刊)等期,五册,1986年至1988年油印本

简述:嘉兴鸳鸯湖诗社,创立于1986年,首任理事长张振维,社长庄一拂,1985年开始筹备,次年社员已达128人,该社有《鸳鸯湖诗社》社刊。《鸳鸯湖诗社社刊》创刊后,1986年有《鸳鸯湖诗社成立大会题辞贺诗、贺词特辑》、第三期;1987年有第五六两期,1988年第七八两期合刊,各收社员诗友诗词数百首。此为签赠朱子鹤先生者。
68、李宝森著,《海天楼词》,1981年油印

简述:李宝森(1910-1983),书画家,号海天楼。《海天楼词》,存残叶二页,内收《浣溪沙·步和高君湘师自英伦寄赠祝寿词原韵》等六首。卷首钤“宝森七十后作”,又署“海天楼”,卷末钤“宝森翰墨”印。此为李宝森先生签赠陈宏亮先生者。
69、邹仲民著,《自怡庐诗续近作》,1983年油印

简述:邹仲民(1913-?),字福彬,号自怡庐主,浙江湖州人。上海华兴诗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半江老人诗画社常务理事。上海诗词协会理事,春潮诗社会员。 早年从商,富收藏,爱好书画,喜吟咏。早岁和夏敬观,丁福保等人亦师亦友,唱和的诗词很多。与白蕉唐云等书画家互有合作,晚年则诗词之外喜作“百寿图”。 著有《江山万里纪游诗》、《自怡庐吟草》,《邹氏诗话》《邹仲民诗书画集》等。
《自怡庐诗续近作》,1983年油印, 邹仲民著,收录邹先生1983年所作诗词11首。此为邹仲民签赠王纪龙先生者。
70、柳北野著,《芥藏楼游南徐诗词》,1983年油印

简述:柳北野(1912-1986)名璋,字北野,号芥藏楼主、江南五铁等,出生于宁波一书香之家。早年肄业正风文学院,问业于朱大可、潘兰史、胡朴安、胡寄尘诸宿老。工作之余,仍不辍吟咏、临池、治印。并与施蜇存、周汝昌、苏步青、陈从周等时有唱和,刊有《芥藏楼诗抄》和《望海楼词抄》。晚年与苏局仙、田桓、唐炼百等人创办了“上海半江老人诗画社”,任社长,同时,还是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江南诗词学会副会长。
《芥藏楼游南徐诗词》,1983年油印,柳北野著,收录柳北野先生游览各地所作诗词及唱和共八首。
71、杜明甫著,《草堂半斋集》,1987年1992年、1993年油印

简述:杜明甫,字文光,笔名晓光。1924年3月生。江苏省江都市人。早年参加新四军,1984年离休。晚年参加江都地方诗社。《草堂半斋集》,杜明甫著,1987年油印,第一编为《偷闲吟》,收录其1940-1984年所作诗词107首。
第二编油印于1991年前后。第三编,1992年油印,江都县诗词协会《龙吟丛刊》第十八种,收录作者1991年所作诗词近200首。第四编,1993年油印,江都县诗词协会《龙吟丛刊》第二十一种,收录作者1992年所作诗词198首。
72、杜明甫编,《友声集》,1990年

简述:杜明甫,字文光,笔名晓光。1924年3月生。江苏省江都市人。早年参加新四军,1984年离休。晚年参加江都地方诗社。《友声集》,杜明甫编,1990年油印,江都县诗词协会《龙吟丛刊》第三种,收录《草堂半斋集》印行后,各地诗友唱和之诗篇二百余首。
73、朱一凡著,《一凡吟草》,1991年油印

简述:朱一凡,涟水人,1916年生,1946年参加革命,晚年参加江都地方诗社。《一凡吟草》,朱一凡著,1991年油印,江都县诗词协会《龙吟丛刊》第八种,收录二十年来所作诗词121首。
74、张锡芳遗著,《抱拙轩诗存选集》,1993年油印

简述:张锡芳(1882-1946),字颂年,一字诵莲,别号抱拙轩翁,晚号桃溪渔隐,江都浦头乡名儒。《抱拙轩诗存选集》,张锡芳遗著,1993年油印,戈扬从其子处寻得张氏旧作,选二百篇,编为《抱拙轩诗存选集》,其中不乏佳作。
75、张牧生遗著,《牧生诗选》,1994年油印

简述:张牧生,1918-1994,字味秋,江都浦头人,早年在江都丹徒等地任教,后参加江都龙川诗社。《牧生诗选》,张牧生遗著,1994年油印,收录作者1980年至1992年所作130首诗词。
76、步友松,《友松吟》,1994年油印

简述:步友松,生平不详,亦为江都龙川诗社成员。《友松吟》,步友松著,1994年油印,收录作者及诗友唱和诗词近200首。
77、姜少黄著,《晚唱嘤鸣集》,2000年油印

简述:姜少黄,生于1917年,江苏江都人,一说为中医。《晚唱嘤鸣集》姜少黄编著,2000年油印,为作者八十三岁寿诞,作诗征和,各地诗友六十人奉和,结集成册。
78、佚名,《芒稻新风》,约1992年油印

简述:编印组织不详,或为龙川诗社成员,刘德禄等十余人参与其事。收录各人诗词46首。 79、上海乐天诗社,《乐天诗讯》等一组87册,1956年至2000年油印
简述:早期《乐天诗讯》:
1956年七月号、十月号;
1957年第二期、第三期、第六期、第九十合期、第十一期、第十二期,
1958年第一二合期、三四合期、五六合期、七八合期、第九期、第十期、第十一期、第十二期;
1960年第十一卷第二期;
1961年第十二卷第三期、第四期、第五期、第六期,
1963年第十四卷第六期、第十期;
中期《乐天诗讯》:
1990年 :60、
1994年第45卷:2、3、4、5、7、8、9、10、11、12;
1995年第46卷:1、2、3、4、5、6、7、8、9、10、11、12;
后期《乐天新型七绝专集》:
1994年 :4、
1996年第47卷:5、6、7、11、
1997年第48卷:2、3、4、5、6、8、9、11、12、
1998年第49卷:1、2、3、4、5、6、7、8、9、10、11
1999年第50卷:2、3、4、5、6、8、9、10、11、12;
2000年第51卷:3、4、5
乐天诗社相关:《西园雅集诗抄》(1962年),《纪年诗集》(1959年),《四海诗声》(1993年) 80、某纺校,《朝阳集》,1969年

某纺校,《朝阳集》,1969年 ,存目。分激流颂、乡村赋、远征诗行、鼓点赞、再见了战友、旗手颂等章节,献礼九大。现代诗。
81、佚名,《游踪鸿迹》1982年油印本

简述: 佚名《游踪鸿迹》1982年油印本 ,编订者不详,或名绳武,收入1979至1982年,与诗友公望、渭溪、悦礼、叶琛、式真、黄青、云帆、小苹、罕之、介中等同游茶山、瑶溪等地所做诗词及往来唱和诗词42首。 82、丁之、阮鸿藻等,《江南韵事续唱》,1984年油印

简述: 丁之、阮鸿藻等,《江南韵事续唱》,1984年油印 ,封面署“太白诗词学会筹委会”。1983年江南诗词学会成立,上海春申诗社李梦寒、陈玉清、顾潜光三位作纪胜诗求唱和,芜湖 丁之、阮鸿藻等做诗四十首,油印成册,参与者还有吴良善、房章汉、孙泽霖、刘彪、叶孟明等。 83、顾钰芳,《莫愁集(长短句)》,1992年油印本

简述:顾钰芳,生平不详,大约长期从事会计工作,有数种会计研究论著。 《莫愁集(长短句)》收录其1968年至1992年之间所作诗词40余首,多写景抒情之作。 84、嘉谦,《诗笺一束》,1977年油印

简述:嘉谦,姓不详,生平不详。 《诗笺一束》,1977年油印,收录 作者1973年至1977年之间所作诗词32首。 85、王玺,《余墨闲歌》,1995年油印

简述:王玺,生平不详,早年或有从军经历。《余墨闲歌》为作者晚年为“活跃思维”而作所谓诗词,收录1963年来诗作35首,结毛笔手写刻板油印。
86、三山诗社,《文墨诗刊》,1990年油印

简述:三山诗社为中华诗词学会发起单位之一,著名军事家郭化若将军,中国首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后裔凌青等著名诗人曾任名誉社长,拥有象潘主兰、赵玉林、谢义耕、林暖苏等数十位省文史馆馆员、名书画家社员,凝聚了福州地区和港台等地的诗界精英,侨居国外的诗人也常来唱和。
《文墨诗刊》,1990年前后旅台诗人陈子波先生数次回闽,赞助三山诗社联吟活动,捐款近万元。三山诗社遂举办征诗活动两次,参加者数以百计。《文墨诗刊》一种为第一次征诗活动的油印诗集。陈子波(1920.08~2020.12),字荆园,闽侯县南屿镇人。青年时东渡台湾,立足台南,主盟“凤岗诗社”,主编《凤岗诗刊》,出集《百梅图咏》。
87、梅声诗社,《李元泰副社长七秩双庆诗词集》,1989年油印

简述:闽清县政协梅声诗社,1983年前后成立,闽清地方诗社。李元泰,字健生,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参加诗社担任副社长。1988年为庆祝其70寿辰,梅声诗社组织诗词联吟活动,结集《李元泰副社长七秩双庆诗词集》,收录师友190余人唱和诗词,吴端升、姚鼎生、黄书祥等作序。
88、陈玉锵,《寒灯督课图咏》,1982年油印。

简述:陈玉锵,汕头人,其父陈雨亭,潮汕富商,有“潮汕第一富户”之称,曾发起成立花山头华英中学。陈玉锵,福建著名书画家,以花鸟见长。《寒灯督课图咏》,1953年,陈玉锵为纪念其父陈雨亭,请陈子奋先生作《寒灯督课图》,后遍征题咏,80年代再次征求,并于1982年油印成册,沈觐寿题签,卢少洲、陈海瀛、江古怀作序,收诗文百余首。
89、于弼庭,《南窗集》,约1984年手写复印

简述:于弼庭,字枇亭,江苏仪征人,1912年生,民国时长期在国民党中央银行工作,后参与解放接管工作,后长期在中国人民银行、冶金部门供职,曾撰文研究《红楼梦》。 《南窗集》,于弼庭著,收录作者1975年至1983年诗词357首。封面由镇江胡邦彦先生手写签条。
90、于弼庭,《普陀山纪游诗》,约1980年手写复印

简述:于弼庭,字枇亭,江苏仪征人,1912年生,民国时长期在国民党中央银行工作,后参与解放接管工作,后长期在中国人民银行、冶金部门供职,曾撰文研究《红楼梦》。《普陀山纪游诗》,于弼庭著,作者1979年前后赴普陀山游历凡四十日,作诗120首,手写复印成册,封面为作者毛笔手写题签,书中有校改及手写便条若干,卷首有同好签名十五人。
91、于弼庭,《七十述怀》,约1981年手写复印

简述:于弼庭,字枇亭,江苏仪征人,1912年生,民国时长期在国民党中央银行工作,后参与解放接管工作,后长期在中国人民银行、冶金部门供职,曾撰文研究《红楼梦》。
《七十述怀》,于弼庭著,收录作者自作诗六十七首,记述其一生经历,读来令人唏嘘。“乘除万事过七秩,往事追思自笑痴。写入诗歌年纪要,举觞薄醉复吟诗。”封面由作者毛笔手写签条,扉页有吕贞白等十八人提名钤印。 92、乐山,《乐山诗稿》,1988年油印

简述:《乐山诗稿》,作者不详,封面有签赠,落款乐山或为其名号,其孙姓黄,或为黄乐山所著。生平不详,大约生于1914年,广东人氏。《乐山诗稿》,卷首由作者之孙黄伟权(时年15岁)作序,序中称此油印本为作者之孙为之结集油印,颇为难得。书中三卷,《旅游诗》《田间诗》《闲居杂咏》各一卷,收录作者于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诗作近200首。
93《赤橙黄绿》,2册,1987年油印

简述:《赤橙黄绿》月刊,作者不详,参与者为文学爱好者赤风、橙雨、黄石、绿壁四人,1987年第一期收入绿壁、赤风诗歌六首,第二期收入四人诗歌七首,新体诗居多,因是油印本,聊以存目。
94、熊艾畦,《齵庵诗剩》,1992年油印

简述:熊艾畦,名冰,生于1893年,卒于1963年,江西南昌人,工诗文、善书法,曾任民国江西省政府秘书主任,后入江西省文史馆。《齵庵诗剩》,1992年油印,收录熊艾畦先生像赞、事略、友人题诗若干,正文收熊艾畦诗词文三十余首(篇),末尾收熊艾畦书法四幅,其子熊大桢作编后记。
95、熊艾畦,《齵庵诗剩补遗》,1994年油印

简述:熊艾畦,名冰,生于1893年,卒于1963年,江西南昌人,工诗文、善书法,曾任民国江西省政府秘书主任,后入江西省文史馆。《齵庵诗剩》,1992年油印,2年后,其家属再印《齵庵诗剩补遗》,增补友人和赠八首,作者遗作一首,勘误若干,遗墨二幅。 96、姚志健,《姚志健诗稿》(续编),1988年复印本

简述:姚志健,生平不详,看书中内容,生于1914年,早年参加革命,抗战中在芜湖繁昌地区坚持斗争,曾任当年敌后二区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区长。《姚志健诗稿》初编印于1984年,续编则收入作者1984-1988四年的诗作二百首,书中诗作前后多有注解,说明作诗的缘起和时间。
97、 刘传茀,《三吟草》,1991年线装排印本(存目)

简述:刘传茀(1919-1992),早年参加革命,后曾任成都市公安局副局长。离休后,他任四川省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是四川诗坛的拓荒人和组织者之一,为中华诗词事业的复兴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参与创办了在海内外有影响的诗刊《岷峨诗稿》,他本人有诗集《三吟草》、剧本《第一计》、《燧石的火花》等。《三吟草》,是作者《马上吟》《狱中吟》《平居吟》三集合编,收入诗词一百余首。
98、叶茗孙,《叶茗孙先生诗集》,1985年香港排印本(存目)

简述:叶茗孙,本籍福建,后祖辈经商来广州,曾营造藏书楼名风满楼。叶茗孙在袁世凯称帝时避乱香港,设叶馆以授徒,发起成立潜社,1943年逝世。《叶茗孙先生诗集》,由其子侄辈整理,收录叶先生诗百七十首。
99、朱延春,《涵春楼诗草》,1996年手写复印本

简述:朱延春 ,1951年4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曾在吴门画苑从事书画创作,从学于汤国梨、汪星伯、蒋吟秋先生,诗书画兼擅。《涵春楼诗草》,1996年手写复印本,收录朱先生诗作近百首,前有沙孟海、钱仲联、黄异庵等题词,封底为华人德后记。
100、宋金城,《三味诗稿》,1984年手写复印本

简述:宋金城(1912-1995),盐城人,早年参加革命,长期在盐城地区工作,解放后担任盐城县政协主席,曾发起成立湖海艺文社。《三味诗稿》,1984年手写复印本,收录作者诗作283篇,诗中谈及盐城旧事甚多。
101、苏局仙,《东湖山庄诗稿》,1989年排印本(存目)

简述:苏局仙(1882.1.1-1991.12.30)上海市南汇县周浦镇人,字裕国、室名东湖山庄(周浦世寓。有《东湖山庄百九诗稿》)、水石居(有《水石居诗钞》)、寥莪居(有《寥莪居诗存》)。清代末科(1906)秀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工诗及书法,与孙墨佛并称“南仙北佛”。《东湖山庄诗稿》,1989年排印本,上海文史馆于苏老107岁时为之选刊,收录苏老诗作四百余首。 102、梁景惠,《煦濡吟草》,1987年油印本

简述:梁景惠,松江人,早年从事刺绣设计,为恢复“顾绣”贡献良多,业余喜好作诗,是松江云间诗社的发起人之一。《煦濡吟草》,1987年油印本,收录作者诗作三十首。
103、云间诗社,《陆铸鼎先生遗稿》,1991年油印本

简述:松江云间诗社,松江政协下辖诗社,成立于八十年代,编有《云间诗社吟稿》一百余期。陆铸鼎(1916-1991),松江人,早年从事会计工作,后入云间诗社。《陆铸鼎先生遗稿》,1991年油印本,云间诗社为社员陆铸鼎编印遗集,收录诗作一百三十首。
104、云间诗社,《释常度遗诗集》,1991年油印本

简述:松江云间诗社,松江政协下辖诗社,成立于八十年代,编有《云间诗社吟稿》一百余期。常度上人(1907-1990),重庆人,早年入刘湘军中,后出家为僧,曾为松江赵王村净土庵住持,后入西林禅寺,亦是云间诗社成员。《释常度遗诗集》,1991年油印本,收录作者诗作三十六首,并社员挽诗八首。
105、云间诗社,《杨秉文先生诗词》,1992年油印本

简述:松江云间诗社,松江政协下辖诗社,成立于八十年代,编有《云间诗社吟稿》一百余期。杨秉文(1909-1992),松江人,早年热心地方公益,后任松江政协委员,发起成立云间诗社。《杨秉文先生诗词》,1992年油印本吗,收录作者诗作百数十首。
106、张钧,《戎马杂咏》,1988年油印本,1989年排印本

简述:张钧,扬中人,早年参加新四军,转战多地,后入航天部工作,业余爱好诗歌。《戎马杂咏》,1988年油印本,1989年排印本,收录作者军旅诗作三十七首。
107、李广,《劲草书屋诗词钞续集》,1987年油印本

简述:李广,生平不详,沪上诗人。《劲草书屋诗词钞》于1984年出版,三年后又有《劲草书屋诗词钞续集》问世,收录两三年间诗作一百七十六首。苏渊雷先生作序。
108、云间诗社,《云间诗社吟稿》,1988年-1992年油印本,第3期至第45期,第48、49期

简述:松江云间诗社,松江政协下辖诗社,成立于八十年代,编有《云间诗社吟稿》一百余期。《云间诗社吟稿》,1988年-1992年油印本,第3期至第45期,第48、49期,作者有梁景惠、朱颜、陈光岱、王荣、唐舜华、徐行、张养初、杨秉文、汪齐镇、汤武绳、施圣闻、杨孔辰、褚同庆、仇琦、沈元吉、朱学誉、徐树恩、封尊丑、郑云梯、王尚德、陆铸鼎等。
109、福建逸仙艺苑,《艺苑诗林》三种,1981-1984年油印本

简述:福建逸仙艺苑,福建地方文化团体,成立于1981年,早先为诗社,现今似主要以书画活动为主。八十年代曾印行《柏翠诗选》(第三集)《钱履周先生遗诗》(第四集)《蕙愔阁全集》(第五集)等。 《诗林》(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1981年12月油印,此似为逸仙艺苑最早刊行之油印诗集,收录1981年福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诗林活动的诗作186首。此为逸仙艺苑赠与诗作者陈景汉先生本。 《诗林》(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廿周年征诗选),1982年铅印本,此似为逸仙艺苑第二种诗集,收录诗作100余首。 《艺苑诗林》(第六集),1984年油印本,收录友诗18家31首,同人诗14家614首。其中,同人诗有陈明鉴《存可庐賸稿》(21)、郑化平《欣翁吟草一续》(60)、杨文继《七竹斋吟草》(23)、刘老苍《双池小草》(58)、刘斯湛《余馨室诗稿摘抄》(49)、谢义耕《二无斋诗钞》(55)、郑丽生《恬翁吟草(闽中文物题咏)》(59)、郭毓麟《蛰庐诗稿》、张鳦生《梅花吟舍诗草之一》、鲍乐民《味苦斋诗草》、金英生《橘园诗拾》(35)、赵玉林《玉林诗词弃稿摘抄》(67)、郭道鉴《湖山楼吟草》(9)、李可蕃《古驩室诗词漫录》(57)。其中多为民国记事旧诗,可补地方文史之缺。
110、汪恒斋,《恒斋诗歌(三集)》。1963年油印本

简述:汪恒斋,生平不详,约生于1883年,或为常州人,早年参加常州“苔岑吟社”,1948年后旅居沪上,有《恒斋诗歌》三集印行。 《恒斋诗歌(三集)》,1963年油印本,为汪恒斋之子汪康济协助其父编印,是《恒斋诗歌》第三集,收录1959至1963年间汪恒斋诗歌69首,其中一首为钢笔手写。
111、福州三山吟社,《长好诗刊》,1963年油印本。

简述:福州三山诗社是国内影响较大、延续时间较长的一家诗社组织,一说成立于1984年12月,但由此《长好诗刊》观之,早在60年代即有三山吟社之组织,84年只能算是恢复诗社。他日若要整理社史,不可忘却这些早期的资料。 《长好诗刊》,1963年油印本,卷首有杨湘衍《刊头语》,称在福州文联领导下成立“福州三山吟社”,于1963年春节举行“长好”第三唱大征诗,说明此前类似活动已进行了两场。此次“折子吟”征诗活动分是一门,由时任民革主委刘伯瀛等担任,共收各类诗词700余首,颇为大观。
112、福州三山诗社,《闽台文墨诗会特辑》,1990年油印本。

简述:此为《三山吟讯》第十八期的一个特辑单行本,与之前所见社讯单行本不同。《闽台文墨诗会特辑》,福州1990年油印本,收录与台湾诗友往来诗词对联唱和等百余首,多为闽台友好,两岸统一之意。
113、福州三山诗社,《三山吟讯》第十三期,1987年油印本。

简述:此为《三山吟讯》第十三期,1987年油印本,由郭毓麟主编,收录与台湾返乡诗人唱和诗、社员来稿、铁佛因缘活动概况等内容。
114、陈妫绍,《陈妫绍同志七秩寿诗集》,1991年油印本。

简述:陈妫绍,字阜东,福建连江人,生于1922年,长期从事教育工作,1946年参加革命。1991年,连江政协青芝诗社为其七十寿诞祝寿,集成此集,卷首第一首为陈妫绍《七十自寿述怀》,收诗两百余首。此为青芝诗社社长陈宜根藏本。
115、福州周末诗社,《友谊诗词三辑》,1984年油印本

简述:福州周末诗社,1981年秋创立,在杨桥路105号吟集,成员20多人,社长陈师尚,副社长吴世棠、唐慰平,顾问刘斯湛。每周六集会一次,后编印有《友谊诗词专集》。此为《友谊诗词三辑》,1984年油印本,吴世棠编,收录诗社往来唱和诗约300首。此为黄彭年赠陈宜根本。
116、凤山诗社,《凤山诗词集》,1986年油印本。

简述:罗源凤山诗社前身是1916年成立的凤山吟社,1956年,县委书记张懋廷邀集原凤山吟社诗人10余人举行吟诗会,以“欢乐”五唱作折枝诗,1957年停止活动。1983年10月1日,在县政协支持下恢复活动,曾有《罗源县凤山诗社志》刊行。《凤山诗词集》,1986年油印本,是凤山诗社恢复活动三周年诗词集,收录诗社三年来往来唱和诗词数百首。
117、融光诗社,《进思诗刊》,1986年油印本。

简述:福清融光诗社,福建福清政协下属诗社,1981年成立,曾于1984-1986年间印行《三周年社庆专辑》、《五周年社庆专辑》、《进思诗刊》等。《进思诗刊》,1986年油印本,主编为吴端升。吴端升,字边笳,1918年生,福建福清人。新闻学士,历任高中、大专教师。八闽融光诗社社长,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此为该社诗选之五,为创社五周年折枝诗选刊,由所收征诗三千余首中选择五百余首。刻印颇佳。
118、梅声诗社,《汪其浩先生七秩双庆征诗选集》,1986年油印本。

简述:梅声诗社,闽清县诗社,成立于1983年。汪其浩,福建名中医。《汪其浩先生七秩双庆征诗选集》,1986年油印本,为梅声诗社为名中医汪其浩先生祝寿征诗结集,收诗近二百余首。
119、鹤鸣诗社,《宁德诗集》,1990年油印本。

简述:鹤鸣诗社,福建宁德诗社。《宁德诗集》,1990年油印本,此为敬老节征诗选辑,附1990年诗选汇刊,收录诗词折枝四十三人四百余首。
120、高邮诗书画研究委员会,《文游台诗词》,1984年油印本。

简述:古文游台为高邮(秦邮)八景之一,宋时苏东坡曾过此,与郡人雅集。1984年,高邮诗书画研究委员会为庆祝此会900周年,收集历代吟咏文游台诗词结集成册,并收宋人应武《重修文游台记》等文。
收皮囊的恶魔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且说一段曲坛掌故 (11人喜欢)
- 民国上海怡社京昆剧词二种杂记 (2人喜欢)
- 从全福班名伶到平声社曲师——陈凤鸣生平杂记(未定稿) (9人喜欢)
- 周信芳访苏演出纪略(未定稿) (16人喜欢)
- 苏州曲友葛缉甫及其《可读庐曲谱》(2025.2.25增补一稿)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