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小说的主旨要如何设置
小说中的罪犯当然是一个脆弱的人、病态的人、甚至是邪恶的人。但这个恶人如果有可能的话,也是希望拥有岁月静好或者叱咤风云的人生,而不希望一切原地爆炸的。是什么把他们推过了道德的边界,把他们推出了人生的悬崖峭壁?
这个把他们推出去了的东西,应该是一个普罗大众也可以共情可以理解的东西。这样读者就会受到道德上的挑战,他们必须要接受自己灵魂的拷问:这个坏人可不可以被原谅?我要是出现在这样的情境下,会做出什么选择?
这个东西,这个lesson,有很多明显的例子
- 在《消失的女孩》中,是父权社会压在女性身上巨大的负担
- 在《白夜行》里,是两位主角悲惨的童年经历与病态但亲密的共生关系
- 在《圣女的救赎》中,是被害人(丈夫)极度物化女性的婚姻态度迫使凶手(妻子)做出了极端的选择
甚至在非典型悬疑小说中,这个机制也是成立的。比如《甄嬛传》,女主从最初年轻单纯(但并不天真)的女孩子,逐渐“黑化”为太后,越来越有心机手段,甚至在巨大的痛苦后,使用了一些边缘化的极端手段算计其他人:在胎儿不保后吃药堕胎嫁祸皇后,身为妃子与皇帝的弟弟私通,甚至杀死皇帝。这到底是不可饶恕的恶行还是在特殊环境里可以接受的“手段”?这个答案,作者没有告诉我们,但我们却是看到她付出了代价,失去了很多爱的人,也失去了内心的宁静。我们作为观众,没有被要求在道德上评判甄嬛,而是在共情甄嬛的同时,受到灵魂的拷问。
这就是这类故事与读者建立联系的底层逻辑。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Vermouth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妇女节讲一讲作为身体体验的孕产 (15人喜欢)
- Peter, Paul and Mary, Puff, the Magic Dragon, 以及Bruce (1人喜欢)
- 从subir le rhythme到create the beat (6人喜欢)
- 一大早起床,发现市政府烧了 (1人喜欢)
- 钩针入坑半年的心得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