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然物外,逍遥自在

儒家文化主张积极进取、当仁不让,主张仁义礼智信,主张约之以礼,不停修正自己,让自己的思想和言行适宜适度,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如果只学儒家思维,面对快节奏的生活,繁重的工作和家中的琐事,人就容易疲惫,这时我们要懂得运用道家的思维,让自己飘然物外,逍遥自在。
修道的人有种什么感觉呢?穿越在人群之中,但人群与我无关,走在天地之间,与天地精神共往来,身处事物之中,但不受外界事物的影响,怎样达到这种境界呢?我们的智慧到了、觉悟到了、心性到了、修为到了,就能如此。
我们可以尝试一下这种感觉和心态,走在纷纷扰扰的人群中,大家很匆忙、很着急的样子,我们从容不迫的走在人群中,似乎身在世界之中,神又游离在世界之外,既在其内,又在其外,这种感觉会轻松,会让我们愉快。
工作中也一样,既在工作之中,又在事情之外,努力做好当下的每件事情,但对任何事情都不执着;与爱人相处时努力付出,用心经营这份情感,但不代表一定能经营好,聚散终有时,亦不执着;孩子学习不好,欣然接受现状,但不代表不去引导他变得更好。即便他没有变得更好,也可以去挖掘他别的优点。
找到飘然物外的感受,把这种体验用到生活中,就会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美妙、如此逍遥、如此自在。今天有人来,明天有人走;今天有人亲近,明天有人疏远;今天有所得,亦有所失;明天有所失,亦有所得。一切都像浮云聚散,缘来不拒,缘去不哀,随缘聚散,随遇而安。 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一切都很正常,一切都很简单。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