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
今天晚上和Eki一起看了《长安三万里》,电影很长,三个小时,看完后电影中奇幻瑰丽的色彩一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尤其是将进酒那一段)。大概是因为上学时就很容易和课文中的诗词产生共鸣,这部电影整体也很吸引我,可以说是极少数甚至是唯一让我想二刷的国漫电影。
不过客观来说(也可能不太客观)能感觉到编剧的野心很大,要用三个小时囊括横跨近四十年的盛唐时间线,其中穿插高李二人在各个阶段的人生抉择和二人关系的逐渐升华。看完后我的感觉是,整个电影的主题是不明确的。一开始,以为要以高适的视角讲述二人的友谊;看到一半(尤其是李白的几次抉择)又好像是在表达唐代文人普遍跌宕起伏怀才不遇的人生际遇;到了后半段,仿佛又要将内涵升华到一种开朗和豁达(人生一逆旅,同悲万古尘);影片到最后落脚到了高李二人各自的结局和高的人生成就上,但对于二人之间友谊的描写却有种草草了事的感觉。编剧对盛唐的想象和描绘十分丰富,但对于安史之乱这个使唐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在三个小时的电影中只作为一个收尾,没有传达对于一个时代落幕的更深层的思考,因此它作为历史题材又不太能够得上(大概对目标受众的定位没达到那个年龄段),而作为人文题材又有种为了串联唐诗硬套情节的嫌疑,对于李白在不同阶段的选择和行为转变上,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因果关系,而除了高适李白和杜甫,其余文人几乎全部是一笔带过,有的甚至台词都没有,难免有种繁盛的空洞。
话说回来,如果不考虑整个剧本的逻辑,带着一点对人物的粗浅了解去看,我依然愿意为了情怀二刷,因为我永远会被“人生得意须尽欢,但愿长醉不复醒”的浪漫打动,霓为衣兮风为马。但愿在我喝到烂醉的时候,也有人同样为我侧耳倾听😴⭐️。

——彩蛋——
电影中多次出现鹏的意象:
台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Eki:“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一锅炖不下。一分为二,一锅白汤,一锅红油……”
我:?
——
202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