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不惑就是又臭又硬
左边的自媒体告诉你,你一开始被各种人塑造人生观,然后经历风雨,见到了彩虹,最后四十不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五十知天命,后面等等等。
右边的自媒体告诉你,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人老了就会思维固化,不可救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我还记得罗振宇在他早期的节目中说过,大意是如果青年的观众们哪天看我的节目,感觉我说错了我糊涂了,那么一定是你们观众对了,肯定是我老糊涂了。所以,老糊涂确实不可救药,这就不用证明了,看看固执的父母,看看楼前楼后的固执的王大爷和赵大妈,还有固执的各级领导。如果说人因为权力而固执,还有权力背书,那么没有权力的人只能用年龄背书自己的固执。
左右两边的自媒体一化学反应,产生的不就是一堆四十岁之后人生不惑的又臭又硬的固执的老丫挺的么。
补充,我想问题出在——大多数人没有能力、能量在人生的重大时间点上做出准确的认识、判断和行动,结果是大多数人确实都会带着很多人生的遗憾,我观察这种大多数人的无力没有褒贬,而是很客观的观察和描述。而且,尤其是在过去40余年的巨变之中,当个中国人尤其的难,难度尤其的大,举一个最典型而最糟糕的例子——你能在准确的时间点买房子吗?比如20年前?你的一家人能抓住20世纪八十年代下海做点小生意?90年代不下岗?2000年后高考读书进外企?合适的时间买房子?合适的时间卖房子?合适的时间套现立场换个活法儿?别说每个结点都做出准确的动作了,你能在其中任何一个结点做出准确动作就很不错了。问题是沉默的大多数人啥都没做,甚至做错了。注意为啥你看到的都是成功者讲故事,因为话筒没必要给失败者瞎逼逼啊,失败者不谈过往,谈过往那就是笑话了。
最后,出现一堆又臭又硬的人是自己的问题还是环境的问题?我回顾自己,当然是自己的能力问题了,同时严峻的而变幻的生存环境对人的挑战太大了。
7月11日一稿
8月1日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