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缸里的老鼠
早上听书出现了这小故事,激起了我对目前环境的思考,我是米缸里的老鼠吗?该如何避免在陷阱中出不来,大多数人就是这里的活完的吗?
话说,有只小老鼠每天到处觅食,某天阴差阳错的掉在充满大米的大缸,连续几天无忧的在里面吃了睡,睡了吃,缸的体积比较大,米也足够的多,小老鼠也多次想着要出去,换个地方觅食,可终究没有勇气离开这现成的“实物储备地”,直到有一天米快吃尽了,小老鼠发现自己再也无能为力爬出来了。听到这里,我猛然想到了自己的生活。
硕士毕业又回到了本科入职的单位,随着GJ机构改革深入推进,单位毫无避免的成为其中一环,从BD改为事业单位,我们脱离严厉束缚的“禁锢”,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而生活也变得不确定。如今已经改革5年,丝毫未确定发展方向,始终在迷茫中前行,虽说待遇在当地来说可算不错,但真的想要有一番作为,已经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奉献在这里,但真的能在这里安稳的退休吗?这算是掉进米缸里的小老鼠,不安再不停地折磨我。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毕业后几乎未从事专业学过的专业技术,整天的边缘游离,虽说看着表面光鲜,但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真的好心虚,我才33岁,已经在改革的过程中把自己一生中最好的年华留在这里,而我的技能却毫无增长。岁月流失,个人的进取心、上进心、身体素质、个人精力不断下降,而惯性思维、个人懈怠、消极情绪正在抢占思想的制高点,我很害怕哪一天会变成“米缸里的小老鼠”,再也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发展现状,再也没有能力对周边的环境做出相应的改变,再也没有能力支配自己的身体。我知道这一天终究会到来,而我能做的就是延缓。
如何避免陷入这个困境,我想到了读博这条出路,在职读博对我来说还是很有挑战的,表面光环下始终承受者毕业的折磨,读博多数时候再单位上班,从事着与毕业论文毫不相关的事业(毕业后未干过本专业的事情),博导对于我的学术指导较少,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他的课题中,只告诉我一句话,要是在专业方向发论文我可以给你提供指导,但要是其它方向怕是你拿不到学位了。脱离了学术环境,我该如何从事学术研究,如何开展自己的研究方向,这应该是这阶段比较迷茫的事情。如同小老鼠抓到一根稻草,却不知道这根草能把你带到哪里。
如何在安逸的环境中,保持旺盛的斗志,始终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别像小老鼠一样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迷失了自己,走丢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