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肖邦
看来不写点什么是不太行了。第一,一个思无邪出来,很多人不理解。第二,此处法派钢琴家的粉丝众多,怕引起公愤:)
先说思无邪的问题。如上文所说,我的研究和直觉告诉我,正点的肖邦是思无邪的。这么说可能还不够明确,何谓“思无邪”?那么我再具体之。思无邪表现为乐而不淫,怨诽而不乱,哀而不伤。正是这三条,将肖邦与众多追随者分出了高下。比如,拉赫和斯科里亚宾都深受肖邦影响,音乐也很美,然而前者哀而伤(比如死岛),后者乐而淫(比如狂喜之诗),因此艺术成就一定落在肖邦之后。
接下来再谈谈钢琴家的派系问题。其实这是关于“真善美”的话题。
艺术,广义的艺术,就是追求真善美的过程。最高的境界,比如金刚经法华经之类,真,善,美三位一体,这自然已经趋近于完美了。次之,三个标准达到了一个或者两个,也值得我们留恋。比方说,《列子》美则美矣,却不真,系伪书;《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说堕胎的,善则善矣,也不真,系伪经。刚才两个福建的工人到我家来修烘干机,一进门先问我一个月收入多少,真则真矣,却谈不上美:)(等等,此例也算艺术?行为“艺术”嘛!以博一笑)
那么,真,善,美三者,排名有没有高下呢?有的。在老百姓的用语习惯中,我们可以试着分出高下。请比较下列三者:张真人,张善人,张美人。。。如何?高下立判吧。
回到钢琴家派系问题。先说一个例子。
有人问Brendel,请问您是属于哪一派的钢琴家,德奥派的吗?Brendel的回答,我乍一听是答非所问,但转念一想,真是一针见血。他是这么说的“我不知道我是否属于德奥派,我只知道我属于'作曲家告诉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派,而不属于’告诉作曲家应该怎么做‘派。”换言之,什么法派德派,都是以己之心度作曲家之意。
真人!
结论:钢琴家一论派系,必然失“真”。因为你要接近作曲家,就必须“无我”。我尚没有,何论派系?
那么,失“真”的钢琴家,就没有价值了吗?《列子》没有价值了?《禹贡》没有价值了?非也非也。因为还有“善”和“美”呢。
法派代表Francois,俄罗斯派代表--作为钢琴家的拉赫,外星派代表波格莱里奇,他们演奏的肖邦都很美,但不真。他们的肖邦有大批的粉丝,这我完全理解,因为我也是他们的粉丝。但是要明白,我们喜欢的只是这三位钢琴家,而不是肖邦,仅此而已。
三位美人!
(在这里想对这些法迷们交代一桩事情,我第一次来美国的时候,因为行李不能多带,不得不对我那2000多张唱片精挑细选。对于肖邦,我只带了两套人的录音,Cortot与Francois,连傅聪的几张碟都没带,至于鲁宾斯坦那套,我压根没有买。我在这里推崇备至的Lipatti的录音,至今还躺在中国。为什么不呢?谁不爱美人呢?)
极端一点,刻薄一点地说,最“真”的肖邦只存活在乐谱上的。一经过钢琴家这么一倒手,第一义就没有了,只剩下第二义了。求真之路是极为艰难的,任重而道远的,而且是。。。。。。没有终点的!
最后对我个人的求真之路做一番描述。
事实一:哥们我从小就在肖邦的手里吃尽苦头。记得10多岁的时候弹一个圆舞曲(F大调),第一次弹给姚世真老师听,她听完后说“你是不是很不喜欢肖邦这个作曲家?”。我马上反对说不,我很喜欢,很好听啊。她接口一句“如果肖邦听到你刚才弹的,怕会被你气得活过来吧。”囧~~~
当时我尚处于蒙昧状态,尚无所谓求真求美。
现在我每次去看姚老师都会提到这个段子,虽然她不承认自己说过这话,说是忘记了,但每次都会笑喷。
事实二:记得第一次给美国的老师弹肖邦,是第四叙事曲,也是让我很囧。当时我很完整地背谱演奏,自己觉得自己弹得像个上帝。自然,当时我深受所谓“法派钢琴家”的影响--因为这么多年来我听的就是他们的演奏。好吧。弹完之后,老师劈头一句“Yiming,你对肖邦有一个wrong conception。肖邦没有你想象得那么放荡,想想影响肖邦的人,胡梅尔,菲尔德,尽量往那里靠,而不要弹得像被肖邦影响的人,比如拉赫。” 对了,顺便说一句,老师乃Casadesus夫妇的弟子,不知道Casadesus算不算你们所谓的“法派钢琴家”。照国籍当然应该算,但是看风格,根本不能算。
接下来,我就开始了艰苦的重建工程。第四叙事曲,那是怎么样的可怕的作品啊。不过我终于开始意识到求真的重要性了,一叹。
事实三:近年来对肖邦小小地做了一番研究,完全是出自个人兴趣,并非为了写论文啥的。我发现肖邦与我之前想象得完全不同。瘦弱,多情,多病,感性,感伤,爱国,忧郁。。。。。。还有什么,你们自己添加罢。然而,上面的形象我估计是出自李斯特等人的回忆,之后经过了19世纪文人的艺术加工的。我估计事实可能不是这样,因为李斯特的观察未必严谨,19世纪的欧洲文人就更不严谨了。他们往往怎么吸引人怎么写,把肖邦写得好像一阵风就可以吹倒。当然,那些电影,比如《一曲难忘》之类的,就更不可信了。
你们去看看肖邦的信吧,极为冷静,理性,客观,从不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做任何评论,也几乎不对别人--特别是女人们--评头论足。整个一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楷模。再去看看莫扎特的信吧~~~鲜明的对比。不客气地说,肖邦的信基本上跟流水账没有什么区别,偶尔有寥寥几笔描绘他新写的作品,也只是很冷静,很节省的笔触。
以上是我对肖邦痛苦的回忆以及观念的转变。
那么,求真是为了什么?大言不惭的说法是,追求真理,向肖邦靠拢,为艺术女神贡献我的一切。功利主义的说法是,顺便建立一个免疫系统,以便更加“无害地”欣赏各种“成人录音”:)。
免疫系统的建立,是用自己的脑子去研究乐谱,信件等第一手资料,利用理论知识去分析作品,之后靠自己的内心听觉计划出想要的效果,用自己的耳朵去检验计划是否实现?然后调整身体去实现之。
当然,我自己是弹琴的,所以需要这么麻烦,各位如果纯是欣赏者,则可百无禁忌地欣赏各种“成人录音”了。以博一笑:)
先说思无邪的问题。如上文所说,我的研究和直觉告诉我,正点的肖邦是思无邪的。这么说可能还不够明确,何谓“思无邪”?那么我再具体之。思无邪表现为乐而不淫,怨诽而不乱,哀而不伤。正是这三条,将肖邦与众多追随者分出了高下。比如,拉赫和斯科里亚宾都深受肖邦影响,音乐也很美,然而前者哀而伤(比如死岛),后者乐而淫(比如狂喜之诗),因此艺术成就一定落在肖邦之后。
接下来再谈谈钢琴家的派系问题。其实这是关于“真善美”的话题。
艺术,广义的艺术,就是追求真善美的过程。最高的境界,比如金刚经法华经之类,真,善,美三位一体,这自然已经趋近于完美了。次之,三个标准达到了一个或者两个,也值得我们留恋。比方说,《列子》美则美矣,却不真,系伪书;《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说堕胎的,善则善矣,也不真,系伪经。刚才两个福建的工人到我家来修烘干机,一进门先问我一个月收入多少,真则真矣,却谈不上美:)(等等,此例也算艺术?行为“艺术”嘛!以博一笑)
那么,真,善,美三者,排名有没有高下呢?有的。在老百姓的用语习惯中,我们可以试着分出高下。请比较下列三者:张真人,张善人,张美人。。。如何?高下立判吧。
回到钢琴家派系问题。先说一个例子。
有人问Brendel,请问您是属于哪一派的钢琴家,德奥派的吗?Brendel的回答,我乍一听是答非所问,但转念一想,真是一针见血。他是这么说的“我不知道我是否属于德奥派,我只知道我属于'作曲家告诉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派,而不属于’告诉作曲家应该怎么做‘派。”换言之,什么法派德派,都是以己之心度作曲家之意。
真人!
结论:钢琴家一论派系,必然失“真”。因为你要接近作曲家,就必须“无我”。我尚没有,何论派系?
那么,失“真”的钢琴家,就没有价值了吗?《列子》没有价值了?《禹贡》没有价值了?非也非也。因为还有“善”和“美”呢。
法派代表Francois,俄罗斯派代表--作为钢琴家的拉赫,外星派代表波格莱里奇,他们演奏的肖邦都很美,但不真。他们的肖邦有大批的粉丝,这我完全理解,因为我也是他们的粉丝。但是要明白,我们喜欢的只是这三位钢琴家,而不是肖邦,仅此而已。
三位美人!
(在这里想对这些法迷们交代一桩事情,我第一次来美国的时候,因为行李不能多带,不得不对我那2000多张唱片精挑细选。对于肖邦,我只带了两套人的录音,Cortot与Francois,连傅聪的几张碟都没带,至于鲁宾斯坦那套,我压根没有买。我在这里推崇备至的Lipatti的录音,至今还躺在中国。为什么不呢?谁不爱美人呢?)
极端一点,刻薄一点地说,最“真”的肖邦只存活在乐谱上的。一经过钢琴家这么一倒手,第一义就没有了,只剩下第二义了。求真之路是极为艰难的,任重而道远的,而且是。。。。。。没有终点的!
最后对我个人的求真之路做一番描述。
事实一:哥们我从小就在肖邦的手里吃尽苦头。记得10多岁的时候弹一个圆舞曲(F大调),第一次弹给姚世真老师听,她听完后说“你是不是很不喜欢肖邦这个作曲家?”。我马上反对说不,我很喜欢,很好听啊。她接口一句“如果肖邦听到你刚才弹的,怕会被你气得活过来吧。”囧~~~
当时我尚处于蒙昧状态,尚无所谓求真求美。
现在我每次去看姚老师都会提到这个段子,虽然她不承认自己说过这话,说是忘记了,但每次都会笑喷。
事实二:记得第一次给美国的老师弹肖邦,是第四叙事曲,也是让我很囧。当时我很完整地背谱演奏,自己觉得自己弹得像个上帝。自然,当时我深受所谓“法派钢琴家”的影响--因为这么多年来我听的就是他们的演奏。好吧。弹完之后,老师劈头一句“Yiming,你对肖邦有一个wrong conception。肖邦没有你想象得那么放荡,想想影响肖邦的人,胡梅尔,菲尔德,尽量往那里靠,而不要弹得像被肖邦影响的人,比如拉赫。” 对了,顺便说一句,老师乃Casadesus夫妇的弟子,不知道Casadesus算不算你们所谓的“法派钢琴家”。照国籍当然应该算,但是看风格,根本不能算。
接下来,我就开始了艰苦的重建工程。第四叙事曲,那是怎么样的可怕的作品啊。不过我终于开始意识到求真的重要性了,一叹。
事实三:近年来对肖邦小小地做了一番研究,完全是出自个人兴趣,并非为了写论文啥的。我发现肖邦与我之前想象得完全不同。瘦弱,多情,多病,感性,感伤,爱国,忧郁。。。。。。还有什么,你们自己添加罢。然而,上面的形象我估计是出自李斯特等人的回忆,之后经过了19世纪文人的艺术加工的。我估计事实可能不是这样,因为李斯特的观察未必严谨,19世纪的欧洲文人就更不严谨了。他们往往怎么吸引人怎么写,把肖邦写得好像一阵风就可以吹倒。当然,那些电影,比如《一曲难忘》之类的,就更不可信了。
你们去看看肖邦的信吧,极为冷静,理性,客观,从不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做任何评论,也几乎不对别人--特别是女人们--评头论足。整个一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楷模。再去看看莫扎特的信吧~~~鲜明的对比。不客气地说,肖邦的信基本上跟流水账没有什么区别,偶尔有寥寥几笔描绘他新写的作品,也只是很冷静,很节省的笔触。
以上是我对肖邦痛苦的回忆以及观念的转变。
那么,求真是为了什么?大言不惭的说法是,追求真理,向肖邦靠拢,为艺术女神贡献我的一切。功利主义的说法是,顺便建立一个免疫系统,以便更加“无害地”欣赏各种“成人录音”:)。
免疫系统的建立,是用自己的脑子去研究乐谱,信件等第一手资料,利用理论知识去分析作品,之后靠自己的内心听觉计划出想要的效果,用自己的耳朵去检验计划是否实现?然后调整身体去实现之。
当然,我自己是弹琴的,所以需要这么麻烦,各位如果纯是欣赏者,则可百无禁忌地欣赏各种“成人录音”了。以博一笑:)
-
Assisi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25 01:42:25
-
ABC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30 11:42:07
-
豆友203818189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19 17:44:1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08 22:10:49
-
豆友192731492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23 09:00:55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27 00:48:41
-
啊栋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5 02:13:21
-
70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19 03:36:21
-
Hemiol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23 17:20:25
-
Musicstore 赞了这篇日记 2014-12-06 22:13:16
-
Liv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0-14 11:40:49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8-27 01:30:51
-
迪迪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4-20 13:10:39
-
美酒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16 23:11:06
-
茱萸剑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1-28 17:14:28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2-10 18:09:26
-
艾斯美🌈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6 08:57:47
-
章之德麻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4 19:04:28
-
Saleh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3 21:06:15
-
拟石灰岩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3 20:11:45
-
三途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3 13:18:17
-
杨123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3 11:54:56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3 00:47:11
-
slim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23:43:19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23:03:59
-
小皮特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22:35:01
-
支婁迦谶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21:41:58
-
lotusblue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21:34:59
-
qingf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21:19:32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21:15:35
-
Adieudusk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20:41:12
-
泫凌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20:32:43
-
D大调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9:47:27
-
慢船去上海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9:46:17
-
piy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9:08:14
-
cc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8:32:03
-
queen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7:53:49
-
Sleeping Sun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7:27:41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7:27:01
-
林佳 树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6:44:36
-
米粒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6:38:37
-
gerald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5:18:54
-
君子兰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5:12:51
-
刘苏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3:34:54
-
Kikiko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3:22:50
-
PerfectCadence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3:09:13
-
佛系躺平马蹄鸭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3:05:28
-
有未始有始也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3:03:19
-
alma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2:33:37
-
Philharmania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2:28:04
-
moby295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2:17:59
-
江湖险恶@铁嘴为王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2:15:33
-
水的意象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1:48:26
-
matrix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0:23:44
-
lucas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0:16:03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0:12:49
-
zitsunari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0:10:08
-
Mnemosyne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10:07:10
-
albertxu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09:20:38
-
waterlily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09:16:24
-
哲学问题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09:02:59
-
海吨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08:58:59
-
韧勉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08:51:37
-
菠萝米多惊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07:45:01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07:39:04
-
猫子蔡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07:25:43
-
intermezzi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07:08:53
-
菅原舜水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06:50:52
-
噶密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06:46:57
-
本来老六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06:40:31
-
伯樵·阿苏勒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06:39:58
-
icarus 没有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2 06: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