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北,社交悍匪


这几天,我们东北人出息了,魏大勋火了。
经过是这样的:
正常的他——一位东北搞笑男。
最近剧里的他——一位反差很大的高冷总裁。
好消息是,大家入戏了,大家爱上他了。
坏消息是,大家入戏了,但他现实里的东北本性,太让人出戏了。
电视里,他不苟言笑。

现实里,他酷爱模仿宋小宝。

电视里,他克制隐忍。

现实里,他使劲叨叨叨。



电视里,他冷酷中带着些许变态。

现实里,他走红毯的时候,在憋笑。没把大牙呲出来已经算是端庄。
如今,几十万网友向他提出诉求:最近少说点话吧。
——你最近别用魏大勋的身份开口说话和做事。
——建议金丝眼镜半永久,封住东北二愣子的气息。


这,是让他拼尽全力,跟血脉里的东北天性对抗啊!
他确实也努力了,尽量不说话,然后两秒破功。

网友早就把他看穿看透:

我和魏大勋深深共情了,一个以叨逼叨为己任的东北人,要装高冷,是道德的泯灭,人性的沦丧。
同事困惑:你们东北人都这么性格外显么?
是的,不止他,整个东北都这样。
开朗,不胆怯,宜人。
以魏大勋代表的,是我们一生开朗的东北人。
我在东北,社交悍匪。
光靠一张嘴,驰骋全东北。

关于东北人的开朗,有一句亘古名言:
“我在东北二十几年,一直被说性格内向。
我到南方十几年,一直被说幽默开朗。”
MBTI 风靡之际,曾有网友提问,东北有 i(内向型)人么?
东北人纷纷举手:我感觉我挺 i 的。
一看回答,我想问你们到底 i 在哪里。
——我虽然内向,但我绝不会让话掉地上。@ 清醒梦
——我虽然不算外向,但是如果排队前面人的帽子是翻过来的,我会伸手给他揣回去。@ 0000-00-00
——我是 i 人,但是我会在大街上问:姨,你家小狗怎么赖地上不走啦。陌生大姨:看着路边烤肠不给买就不回家。@ 光怪陆离
——我在商场找不到电影院,我能一路上问七个人。@ 光怪陆离
评论区里,一位浙江友人被震撼了:超 e 的,我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 e 的人。
东北,有自己独特的内外向计量单位。
东北之 i,猛于 e.

另一句亘古名言:
“在东北见人不说话,会被判刑。”
意思就是,在东北大街走一遭,所有人都会互相搭话。
上海的 city walk:咖啡、骑车、压小马路。
东北的 city walk:talking,talking,talking.
路上吃早餐,没带纸,东北人会随手抓一个路边大哥,要点儿纸。
看到一帮人哗哗往一个方向走,东北人必定会问一句 “干啥去”,并得到回应。
在澡堂跟一个陌生人聊的挺高兴,会互相搓个背。
甚至东北人在异国他乡等红灯,大叹一声这灯儿真长,人群中都会幽幽传来一句,可不咋地。
有一位东北大哥,凭借打招呼上了新闻。
他骑个小摩托走哪聊到哪:
“呆着呢,爷们儿?看花呢,大娘?上班啊,叔?.......”
连路上的狗都没落下:“溜达呢啊?”
得到了东北大狗的亲切回应。


东北人心中,没有徘徊三秒钟以上的疑惑。
这秒在好奇,下秒就脱口而出了。所以经常出现这种场景:
一个大姨看你一会儿,由衷赞赏,你小包真好看,哪买的?
一个大哥敲你车窗,真心发问,你这车全下来多少钱?
@ 别怕我是草哥 初中期末考试,音乐老师监考一直盯着他看,看得他心里发毛。
考试结束后,老师把他叫跟前一把拽住袖子说:我看看这毛衣咋织的。
这里我画个重点。
在诸多问题中,除了穿,“好不好吃”是东北人最在意的。
@ Fyb 在长春小小地走了一会,两个大妈问她手里的面包好不好吃,一个阿姨问她瑞幸咖啡好不好喝,生椰拿铁和冰吸生椰什么区别。
要是东北人手里有吃的,你还无心多瞅了一眼,那完了!
——你光靠到处搭讪东北人就能吃饱。
据新闻报道,一小孩儿看了一眼吃豆腐卷的东北大娘,被无限投喂。

你问东北小朋友好吃不?他立刻摸个新的给你:尝尝?

网友@ 抠jio大蒙 的爸爸,每次出差坐火车,都要随机抓一个或几个幸运路人,一路聊天并分配水果饮料鸡爪子瓜子花生,库库炫,咔咔聊。
爸爸著名言论是:不然多无聊啊!
开往东北的火车里,全是热爱分享的社交悍匪。

东北人开朗的一生,从跟你的第一次见面开始。
他不认识你,但你感觉他爱你。
那英第一次踏进蘑菇屋,感慨哎呀我回家了。

王濛赛后合影,直接扎对手怀里。

徐梦桃上浪姐,谁也没见过,但是一来可高兴了!
跟张歆艺第一次见像老熟人:我一直看恋综!你也太瘦了!比之前还瘦!
跟张天爱第一次见,给俩选项:我叫姐还是叫妹妹?

《东北插班生》的王虎,转学第一天遇见教导主任,直接认亲:
“我觉得您特别亲切!特别像我姥爷!”

王彦霖录个节目,给每个同事起难听外号:杰克琼斯,土豆丝,席梦思,cheers.
连东北熊猫都是表演型人格。
你来了就给你表演小节目,一套一套的。
怕你票白买,怕你逛园子逛乏了,担心你第一次见面没尽兴。

评论区里有人给熊猫配了一段台词:
“欢迎今天到场的各位来宾,咱们掌声不断节目不断,伸出你们的双手跟着音乐动起来好吗!音乐!长长滴站台~寂寞滴等待~长长滴列车~”

你应该也发现了,东北人的持续开朗,精髓就在于一来一回。
东北人只要跟你没仇,就不让你话掉地上。
东北著名社牛沈腾,亲口承认自己嘴碎:
主持人:我刚刚隔远一点看四位,我觉得太可怕了。
沈腾:三百来岁了是吗。
主持人:因为真的很难见到,而且以后未必能再见。
沈腾:你是看过他们仨谁的体检报告了还是怎么地?

东北著名内向人士毛不易,因为熟练掌握了这个技能,甚至显得伶牙俐齿:
粉丝递纸条,写着哥哥你可少吃点吧。
毛不易:谢谢,看看你自己吧。
粉丝高喊应援口号。
毛不易:不要喊这些没用的顺口溜。
而东北人最大的痛苦,就是你搭话,别人不勒你。

久而久之,开朗的东北人掌握了另一种才能:
破冰不靠话术,靠才艺。
所以你经常能看到东北人热情地载歌载舞。
比如演员王彦霖,参加真人秀时又蹦又跳,大展歌喉:

《东北插班生》的男主,自我介绍时因口音让台湾同学听不懂遭冷场,给大家唱了一曲:
“这是我们那片儿最火的一个歌儿。”

桦林钢厂三子,在失意时,决定尽情摇摆:

白展堂作为同福客栈里唯一的东北人,每天嗑瓜子儿、说书、没事就爱起头儿唱歌,总爱带领大家舞动。
相当于客栈里的文娱委员,带头主持了鸡王争霸赛、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实在没人应和时,还有最后一招:
自娱自乐,制造一些笑点,消解尴尬。
汪苏泷,打扮光鲜亮丽走红毯,签名时大手一挥:大帅哥。
下一次签名时,写了升级版:大帅哥2.0。
王彦霖还有一手社交绝活:表演铁门槛、舔鼻头。


看完我肃然起敬!
这样的才艺,这样的豁得出去,哪个场子的气氛能不热?!

东北人不都是社牛,但人人都有社交自觉。
说话、接话、搭话,早已成为他们的肌肉记忆。
毕竟东北人从小被教育:见到人得说话啊!
——我奶教育我,小姑娘小小子到哪儿都闯实点,大点声说话把声音放出来!@ 我是一个大苹果
——小时候大人说,见到人得笑着叫人。不知道辈分,就瞎喊叔叔阿姨,叫错了大人也就哈哈一笑,只管往好听了说就行。
三十以下叫姐姐,五十以下叫阿姨,喊的嘎嘎大声嘎嘎甜,谁听了不得说一声:
“人那孩子见人就带三分笑,小嘴嘎巴溜丢脆的。”@ 小妞儿

你看,这就是一生开朗的东北人。
去哪都像在自己家炕头,对人保持着最原始的热情和诚恳,对世界展示着最大程度的亲切和好奇。
你只要在他们身边走一遭,就再难忘怀他们密集的言语。
凭实力让场子热起来,是东北人的荣耀。
不让话掉在地上,是东北人的社交礼仪。
不管你是谁,东北人都想把自己的开朗传染给你。
毕竟东北人最大的心愿是——让你我所有的话,都不落地。
撰稿:珍珠翡翠白玉汤
实习生:火月
责编:皮卡

“有空上我们家来玩啊!”

-
花慕川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22 22:02:07
-
做一枚醉书痴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22 16:52:33
-
还凑活小姐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21 21:59:11
-
vera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21 11:38:10
-
Jessie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21 11:32:50
-
坐看云起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21 08:46:14
-
Apologize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20 18:21:59
-
鲈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20 15:56:36
-
little K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20 15:19:47
-
外向的孤独患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20 14:42:26
新世相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一个优秀的学生不想当医生了,原因不止在“4+4”学制 (11人喜欢)
- 我想拍下18位妈妈的手。她们的手里,握着所有的女性议题 (3人喜欢)
- 想离职但不敢怎么办?我去问了职业生涯咨询师的意见 (4人喜欢)
- 你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张照片,会是什么样? (7人喜欢)
- 坏事频发的三月,我们还能对明天抱有期待的理由: (1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