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榆林窟7-5/7-6
静下心来,细细感受一下风景与历史。还未去敦煌前,我满心期待,想象在各种窟中细细观赏,甚至可以在佛前感受各种平静,但是实际情况是应急票只能走马观花,留下深深的遗憾。这种遗憾在榆林窟得到了些许补偿。不那么商业,没有太多人流的榆林窟。由于没有远观我们没有意识到莫高窟其实是位于鸣沙山边上的山崖下,头顶沙漠,如果沙尘暴到来,莫高窟感觉是会被沙尘覆盖,就像瀑布下的山崖,它能坚持一千多年实属不易。受够了莫高窟中急急忙忙的催促,在榆林窟中的体验才是我想象中的,但是讲解员对佛教的故事讲解甚至少,洞窟的美学价值反而更大,可能对普通人来说确实是只有浅显的讲解更符合大家的追求。榆林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直立的东西峭壁上,因河岸榆树成林而得名。榆林窟可能因为在河边更为潮湿,相比沙漠环境也更容易氧化脱落。目前只有43窟,我们参观了6个洞窟,5,11,13,17,9与19是每一个朝代洞窟,没有照片,脑子是万万不够用的,我已经完全失忆.
只记得我们看过了一个卧佛殿第5,相比于莫高窟158的卧佛只能用朴素来说了,卧佛长10.9m,除了卧佛,只有卧佛,没有一众王子来哀悼,没有一众菩萨来念经超度,也没有一众弟子在哭泣,窟檐是清代的时候民众众筹修建的。

第11 窟是清代时建的人字披顶洞窟,主供龙王,旁边有罗汉若干,其中有降龙,伏虎罗汉。



第19窟是五代时期的洞窟代表洞,主室甬道是曹元忠夫妇供养像,曹元忠据说是最帅供养人,对面是他老婆凉国夫人,画着梅花妆,此处讲解人着重讲解了女供养人的面部妆容,古时女性的化妆品中含有铅,所以卸妆就称为洗尽铅华。甬道还有一个六道轮回图由内到外有五重。佛教认为人死后会再投胎,或投胎于人,或投胎于动物,如果生前做了好事,积下功德,死后投胎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如果做了坏事,死后投胎就会得到不好的生活,甚至会投胎为牲畜。这样生死间不断地投胎,就称为轮回。只有不断修行,才可以摆脱轮回之苦。佛教又把世界分为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前三道是三善道,后三道为三恶道。越往下,所受的苦越重。六道轮回图就是图解佛教的六道原理,用大圆轮象征在六道轮回就如车轮一样转动。这幅六道轮回图是敦煌石窟中同类题材绘画中唯一的一幅。


第17窟是宋代的洞窟,只此青绿,宋代的洞窟用了很多的青色与绿色,满目清新。第13与9洞窟在我记忆中所剩无几,只记得讲解人说了信口雌黄的来历,怎么来的已经忘记了。从榆林窟出来我们继续往嘉裕关赶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