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是唐朝诗人爵位最高者吗?
高适是唐朝诗人爵位最高者吗?

《旧唐书》曰: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高适诗文享有盛誉,晚年又官居高位,封侯。有人据此认为,高适是唐朝诗人中爵位最高者,是吗?
首先看看唐朝的爵位等级,如下:
凡爵九等:
一曰王,食邑万户,正一品;
二曰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
三曰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
四曰开国郡公,食邑二千户,正二品;
五曰开国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从二品;
六曰开国县侯,食邑千户,从三品;
七曰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正四品上;
八曰开国县子,食邑五百户,正五品上;
九曰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
各封爵还授给世袭的永业田:
亲王10000亩,
郡王5000,
国公4000亩,
郡公3500亩,
县公2500亩,
侯爵1400亩,
伯爵1000亩,
子爵800亩,
男爵500亩。

再看看,唐朝诗人中有哪些人被封爵的?被封爵的唐代诗人主要有:
沈佺期(约656年-约715年),历任给事中、起居郎、修文馆学士、常侍宫中、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封吴兴县开国男。
张九龄(673年/678年~740年),历任中书舍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宰相)、中书令等职,开元二十七年(739)封始兴开国伯,食邑五百户。
郭子仪(697-781),高中武举头名(武状元),历任朔方节度右兵马使、朔方节度使、兵部尚书、关内、河东副元帅、中书令、太尉等职。757年,收复二京,加司徒,封代国公。762年,平定河中兵变,进封汾阳郡王。779年,赐号尚父,进太尉兼中书令。

高适(700-765),历任谏议大夫、淮南节度使,拜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西川节度使(763),摄东川节度使,刑部侍郎(764)、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
元载(?—777年),本姓景,历任黔中监选使判官、大理评事、东都留守司判官、大理司直、户部侍郎、度支使、诸道转运使、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加集贤殿大学士、银青光禄大夫,封爵许昌县子。
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历任御史中丞、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中书令、金紫光禄大夫、弘文馆大学士,因平定淮西之乱,赐勋上柱国,封爵晋国公,食邑三千户。
王伾(pī)(?-806年),历任左散骑常侍、银青光禄大夫、守散骑常侍、翰林学士,封上柱国、富阳县开国男。
李绅(772年—846年),历任江、滁、寿、汴等州刺史及宣武军节度使、宋亳汴颖观察使,入朝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宰相),擢尚书右仆射(宰相),改门下侍郎,封赵国公。
白居易(772年-846年),历任翰林学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秘书监、刑部侍郎等职,封冯翊县侯。

高骈(821-887.9.24),历任右神策军都虞候,秦州刺史,安南都护,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右金吾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侍中等职。其收复交趾(866),重创黄巢,屡败南诏,封燕国公(878)、渤海郡王(882)。
……
由上可见,高适既不是唐代唯一被封侯的诗人,也不是爵位最高的诗人。
郭子仪,乃是唐代诗人中军事能力最强、军功最显赫者,也是唯一封侯封王兼出将入相的诗人和状元。其收复两京、单骑退吐蕃,再造大唐之功,单论军功亦是历代名将中的佼佼者。
附:唐代爵位等级与品级(女性)

注:1、主要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
2、图片来自百度搜索。
本人其他文章:
宋朝官职品级、军衔一览表
清代官员九品制(与今公务员职级对比)
中国公务员级别和职级
科举制度与现代考试制度对比
越南公务员、公立学校教师工资标准(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