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见的新疆
来新疆之前虽不觉得自己见多识广,倒也不认为自己是一只井底之蛙,直到在飞行途中意外醒来看见下面绵延不绝的山脉和沙漠,以及矗立在天地之间的那一座座雪山,才在一次次惊讶声中证实了自己就是一只蛙。

不到新疆,不知道原来天地可以有这么大。
温宿大峡谷壮丽奇特,独特的盐碱地貌,让我有时候分不清楚哪些是雪哪些是盐。太阳把河床烤的炙热开裂,像极了本地人喜爱的食物馕的特征——干巴巴热乎乎却总让你忍不住想要靠近;帕米尔高原的喀拉库勒湖除了阳光撒在上面的星星点点,洁净得仿佛不染一点纤尘;金草滩与石头城,一个荒凉沧桑,一个草长莺飞,就如塔什库尔干县一天内经历的四季轮替;昆仑山脉高耸入云的雪山一路如影随形,像是猴子想捞的那轮明月,看得见摸不到;站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丘上,妄图用周围倔强的草堆来定义它的边界,却在一次次爬上更高的沙丘后失败放弃;网红的喀什老城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神秘旖旎,却也不至于网红得一文不值,至少那里的人热情淳朴,色彩五彩缤纷,门前种植的无花果时不时让你以为误入了森林。按照当地人吃无花果的习惯,我拍了拍三下,咬了一口,那种甜味直入心肺。







我突然有点懂喀什,有点懂新疆了。
这边的水果都偏甜,不管是西瓜、哈密瓜,还是葡萄、无花果,可当地人都特别喜欢吃。我曾以为是这里生活得太苦了,所以他们嗜甜从而让自己的生活多一丝快乐。现在才觉悟其实并不是这样。听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垦绿洲的人被称为刀郎,因为他们坚韧顽强。其实哪一个新疆人不是刀郎呢?当我们经过寸草不生的荒漠,被雪山的寒风吹得东倒西歪,小心翼翼的预防着高反和沿路的滑坡,祈祷着路途中不要有极端天气的时候,新疆人勇敢地坚守着自己岗位,或是在烈日里修桥补路,或是在沿途指挥交通,或是在边防站一丝不苟的守护着国家的安全,即使在喀什市里,也鲜少见到撑着伞走着的人。在这极端恶劣的天气与地理环境中,他们没有怨天尤人,相反,他们热爱这里,因为这里生长他们喜爱的一切。他们穿绚丽的衣服,吃甜蜜的瓜果,唱欢快的歌曲,跳摇曳多姿的舞蹈。在逐渐被同化的这个大世界,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与艺术,他们接待外来人,却从不妄自菲薄。

这里的人非常可爱。小孩聪明伶俐,会用我们打量外国人的眼光来打量我们,但却大方热情,用仅有的汉语给父母充当翻译;老人们相互见面时会先握手表达欢迎,看见路边走着的游客,会热情的邀请他们坐下;而成年人也不会把我们当成啥都好奇啥都要问的怪人,有问必答,耐心解释;就连驻守着边关要塞的战士们也特别可爱,会温柔的询问同行小朋友的年纪,告知前方的海拔,提醒大人预备好氧气。和我平时在大城市里看见的冷冰冰、只会例行公事的人大相径庭。忆起路上遇到的一对四川夫妻,他们一边啃着馕,一边向我们讲述前几天的经历。在阿图什天门回喀什的途中因为极端天气被困边防部,战士们收留了他们却苦恼这里不能留人的严格规定,向上级军官请示,没想到这位新疆军官直接将人接到了自己家中,好菜好肉招待,雪中送炭,这让他们感动不已。如果要颁一个“世界上最可爱的人”的奖项,我想将这个奖项送给他们。因为他们在严寒酷暑中守卫着祖国安全,却仍不忘给予他人微笑与温暖。
当然,新疆也有不那么讨喜的地方,比如:
新疆的太阳像一个顽皮不知归家的孩子,精力旺盛、不知疲倦。我们每天都在过度消耗精力,夜不归宿,晨不思起,生物钟变成了两个,属于原来的那个警告我们要早起,而现在的这个诱惑我们要晚睡。晚上十点的太阳跟盛放的太阳花一起向我们宣告白日漫长,及时行乐。我算来算去,发现这里的时间并不比我以前多多少,可就觉得长日漫漫,没有尽头。下班高峰不在六点而在八点,上班高峰不在八点而在十点。很多时候都不知是自己混乱了还是这个世界混乱了。我们在别扭地与这两个生物钟斗争了十日后一败涂地,因为无论如何结局都一样。原来的生物钟赢了,我们就多了玩的时间;现在的生物钟赢了,我们还是多了玩的时间。所以我们选择顺应天命,变成了与太阳一样贪玩的野孩子。

新疆的饮食,这也许是我不敢喜欢这里的第二个原因。酸奶、羊肉串、馕坑肉、馕,拉面条、抓饭,还包括各种瓜果,都是让我望而生畏的东西。我的胃在来这里四五天后向我抗议,过于丰盛的食物真的是无福消受。我算了一下,除去酒店的早餐,我们五人总共吃过两次烤羊肉、一次牦牛肉、一次鸽子汤、一次拌拉面、一个西瓜、小半个哈密瓜、一个无花果,一斤葡萄,一个馕。这样的份量对于肠胃好的人而言,其实不算什么。所以,喜爱肉食且肠胃健康的人,这里还是非常适合你的。说起来,新疆人对羊肉的喜爱真的超出我的想象。走之前的一天周末,我们去了一趟牛羊大巴扎,如果一定要用四字成语来形容,一定是尘土飞扬、牛(羊)声鼎沸、臭气熏天,看着他们一车车的拉着牛羊群回家,脑袋里已经联想出大草原放牧的情境。路上加油正好遇到拉着一车羊的当地人,队友上前攀谈,儿子替爸爸当了翻译。从而我们得知车上一共有40只羊,每只羊1700元,总共差不多7万元,这真正是新疆人财富的象征啊!当询问这车羊的用途,小男孩果断的回答了一个字:“吃”!我们站在尘土中,目送渐行渐远的塞得满满当当羊肉的小车,心中估计都在盘算这车羊大概够我们吃十年了。

除了羊肉,新疆人估计最爱的便是馕了。大街小巷热火朝天数不清的馕店,路上的行人拎着的尺寸和个数都惊人的馕,喝茶的老爷爷们嘴里磨着手里拿着的馕,其实我不太理解为什么在这么干燥炎热的地方馕比起水果更受当地人欢迎。除了白沙湖上施工的队伍,我并没有经常见到啃西瓜、哈密瓜的当地人。不过,也有可能,其他水果还不是季节,毕竟现在才七月。
所以,如果可以,我希望秋天再来一次这里,看看硕果累累的新疆;冬天再来一次,看看银装素裹的新疆;春天来一次,看看“杏花妍媚春酣酣”的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