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啦吧啦800#003 反差
我有个朋友,看起来软萌可爱,为人做事却坚定开放。
反差很大。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她的认知浮于外貌音调得来的判断。
直到这两天,我突然意识到后者才是她的底色。
这让我想起很多类似的事情。
做项目是会接触很多人,他们有着不同的头衔、约定俗成的不对等的甲乙定位,甚至是非常不同的外观着装。
我通常会根据这些组合生成一个对对方的第一印象,并在随后的工作中无意识的区别对待。
但通常需要在往后的工作中不断修正对对方的认知,并调整我的态度。
因为反差经常是很大的。
反差是个问题,但不是真正的问题。
我为什么需要在第一次沟通时便需要假定对方是什么人?
因为功利性吧。
想要确定是否需要争取对方的支持,想知道如何行为表达才能赢得对方的认可。
我在猜心思,试图通过社交提高项目合作的成功率。
这样的方式或许可行。
但对我这样的低情商的人来说,很不适用:既不会分别出对方真正的性格;即使误打误撞识别准确,也组织不出来恰好的语言行为来升温感情。
最重要的是,我为什么没有首先关注事情本身应该怎么做,再在专业地解决问题之余,佐以良好的社交来调味。
这件事也暴露了自我认知的反差。
我曾经和别人一样以为自己是个很较真的人,较真地追求着公平和正义。
是的。当我没有一头牛的时候,我确实较真,在我现有理解范畴内的较真。(经常会想不起来去借助书籍、纪录片来真正事情的真相,仅凭个人感受去进行现在看来没有多少意义的争论。
当我真的有一头牛时,我经常会无意识地寻找最简单、最利己的方式解决问题。譬如寻找某个专业问题的答案时,我经常会是针对问题找权威答案,而非真的了解问题、阅读书籍,再寻找答案,分析答案,认可答案,分享答案。
这或许是工作教会我的东西,在我不知晓的时候。
却不是我真正认可并希望自己具备的特质。
我希望自己的这种反差,可以在往后的日子里逐渐消失。
对人事物的认识,也不要有反差的过程,不要社会、不要虚伪。认识他,就用他的表现来认识他,用本真的东西去认识他。
让社会简单一点、让生活简单一点,也让自己简单一点。
把时间和精力留给值得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