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 | 总有人越过山海,奔我而来
01
17号早上,回了厦门。
是的,“回”厦门,在厦门两年,似乎我已经习惯了用“回”这个字,也渐渐的,在去一些地方时,可以不需要再打开地图了。
但这次除了我回厦门,还有我的两个好朋友也跟着我一起来玩了,在之前写过的文章里提到过的,三月份结婚的小邓同学和她的另一个伴娘小万同学。
不过现在,似乎称她们为小邓老师和小万老师更合适,她们已经在老师这条道路上走了许久了。
16号晚上是和小万一起住的青旅,小邓老公在深圳工作,她住在了他那边。

那天晚上,她老公还请我们吃了顿火锅,只是在吃,吃完没说什么话,接着他俩回去了,我和小万去逛了一会儿,也回去了。
第二天早上,就一起去坐了高铁,三个半小时。
小邓买了个相机,我们都不太懂怎么用,几乎一路上都在捣鼓相机了,捣鼓到最后,甩下一句,就这样吧,等到时候看风景和人,随便调调档位。

下午一点,我们就到厦门了,她俩去定好的民宿放行李,我回我租的房子里拿了些必需品。
弄清楚之后,就去小吃街吃东西了,在那边往前走,越走越觉得,怎么有一种我们县城的感觉呢,我说可能每个地方都有相似的街道吧。
去了嘉庚公园和十里长堤,可惜没有把握好涨潮时间,只看见了裸露在外面的潮湿的泥土。
十里长堤有不认识的人在唱歌,许多人用手机灯光作为荧光笔晃来晃去,他唱的歌还是我们十几年前听过的那些。
02
特地定了一个离海边特别特别近的民宿,可惜晚上就下雨了,早上也在下雨,看不成日出,点了外卖在民宿吃好,就去码头坐船去鼓浪屿了。

在厦门两年了,这还是我第一次去鼓浪屿,来厦门的第一天,我就说想去鼓浪屿看看了,最后为什么始终没去呢,我也不太清楚。
可能始终找不到人陪我去,但我一个人去过了那么多地方,这个理由应该不是最主要的,也可能觉得不去也不会损失什么,反正是看海,鼓浪屿看见的海跟这里看见的海也差不多。
现在终于要去了,也是昨天晚上临时说要去的,没做什么攻略,小万在船上买了张地图,就跟着地图随便走了。
坐船坐了20多分钟,刚开始还担心晕船呢,根本不会。
坐在船上的时候,我看着窗外无边际的海,忽然想到路飞他们行驶在大海上,是不是也跟我有类似的心情,我现在终于体会到了。

追《海贼王》十几年了耶,但是两年前才第一次看见大海,如今才第一次坐着船在大海上往前走,是会爱上这样的感觉的。
船抵达鼓浪屿这边,就出大太阳了,出门的时候还下着毛毛雨,我们便没带防晒衣,没想到天气转变得这么快。

我在心里默默吐槽这个天气,又想起之前厦门的夏天,天气似乎也是这样变化无常,我怎么到了一次新的夏天又忘记了。
对鼓浪屿倒是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就是走走走,上坡下坡,打卡了几道写着歌词的墙壁,早有耳闻的最美转角其实并不美,应该不会再来一次了。


下午两点多就回去了,在步行街吃了姜母鸭,喝了奶茶,想着坐下休息一会儿再去别的地方,刚坐下,又下起来很大的雨。

她们说逛得有些累了,等雨停了就打车回民宿吧,很快就走了,晚饭也是点的外卖,没再出来。
03
19号是我和她俩在厦门的最后一天,买了下午去东山岛的票。
也没去哪了,在沙坡尾逛了逛,又去华新路打卡了一下《一闪一闪亮星星》里林北星和张万森的家,就去车站了。
好像很喜欢打卡一些电视剧的拍摄地点,《开端》《一闪一闪亮星星》,还有我刚到时,经过一些地方脱口而出的“艾利斯顿商学院”“楚雨荨的家”。


是为了追寻一些什么记忆呢,《一闪一闪亮星星》是去年春天看的,《开端》是去年年初看的,而《一起来看流星雨》,是14年前看的。
我不想以现在的眼光去评判自己14年前喜欢过的东西,只是看到的时候,还是会叹一口气,叹过去了这么多年,叹物是人非。
我最开始对厦门有印象,其实也是因为这部剧,当时就产生过以后要去厦门看看的想法。

早上我们从民宿骑自行车去海边,这一刻,也还是会想到楚雨荨,会想到她考上大学之后高兴地骑着自行车出门,高兴到在自行车上打开双手。
看到这个情节的时候,我还在读小学呢,还没遇到小万和小邓,还觉得大学离我很遥远,还不知道以后的人生会沿着怎么样的轨迹向前。
只是白天上学时,会和当时的同学讨论昨晚的剧情,会争慕容云海叶烁端木磊上官瑞谦谁更帅,会一起向往大海。
初中之后,我们逐渐有了各自的新朋友,高中之后,我们逐渐断了联系。
再到后来,我真的来看海了,真的来厦门了,但陪在我身边的,也不是一开始说要和我一起来看海的人了。
04
我们在厦门的这两三天很快就结束了。
说实话,有一些我担心她们过得不愉快的地方。
比如定的民宿很差劲,和我们在APP上看到的完全不相符,而且打车也很难。
比如带她们去吃的沙茶面,说是厦门必吃的,但是很贵,而且味道也不行。

比如没预料到会一直下雨,定了海边的民宿却一次日出日落都没有看到。
比如嘉庚公园和十里长堤的海,都因为没有涨潮显得不那么漂亮,而且十里长堤的草早就被踩得光秃秃的了。
比如要去南普陀寺,明明我之前去过好几次,偏偏那天忘记提前预约,到了寺庙说预约满了,进不去了。
比如那天才下午四点多,她们就说累了,不想继续逛了。
是因为我刚好要回来厦门,她们才跟着我一起来的,也许这趟旅程本不在她们的计划范围内。
而且厦门是我熟悉的地方,于是她们很放心地说那就可以不用做攻略了,跟着我走就行了,所以我很怕,很怕自己会招待不周,很怕她们因为我对某地充满期待却失落而归。

当我产生这种“怕”的想法时,我心里的情绪反而先比她们低落了一些,我要再做些什么,才能让她们感到不虚此行呢,可我也想不出来。
我跟我另一个朋友说,我说我好怕她们不开心,明明是因为我才来这里的,我肯定有责任让她们玩得开心的。
朋友安慰我说,“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下雨呀,又不是你的错,不是说你故意不让她们看日出,故意带她们去看退潮后的海的。而且如果是我的话,只要和朋友待在一起就很开心了,也不会因为在酒店休息就觉得旅行不够好,有时候休息一下也许更好。”
我发了些厦门的照片,有朋友评论“我什么时候才能去厦门找你玩啊!”

我才意识到,我在厦门的这两年,虽然没能交到什么新的朋友,但又不少旧日朋友从天南海北来找我玩。
她们从天津来,从合肥来,从杭州来,从汕头来,从桂林来,从上海来......
我也去别的城市找过我的很多朋友,也有遇过下雨天,也有遗憾,却从未有过不开心,和许久才能见上一次面的朋友在一起,即使是躺在酒店的床上聊聊天,也是开心的。
也许来找我的朋友们,也是怀揣着和我同样的想法。
不是想要看多么美妙多么伟大多么独特的风景,只是为了和我见一面,只是为了和我散散步说说话,是为了这样,才会越过山海而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