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哲学的本质》:陶瓷如何反映时代精神?
新书上市!转发此篇日记,5天后,抽一位豆友送出《宋明哲学的本质》1本~

形成唐代文化的主体是贵族阶级。他们继承了南朝的华丽文化,并将其很好地整顿和发展。在这个时代,不仅在政治外交、学术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统一管理,而且还很包容。这种华丽、包容是唐代精神的特色,这在唐三彩中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到了唐代,陶瓷的制作繁荣起来,各地都建起了窑,其中以北方邢州窑的白瓷和南方越州窑的青瓷最为著名。但是,要说最能反映唐代精神的,就必须首先列举唐三彩。据说这种陶瓷是在八世纪,即盛唐时期在长安、洛阳的郊外烧制的,是一种在白底上配以黄、褐、绿、红或蓝的具有华丽色彩的软陶。但这与邢州窑、越州窑等烧制的器物不同,并非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物,而是墓葬中的随葬品,即明器。在这个时代,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陶瓷还没有在精神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直到宋代以后,人们才意识到“洒扫应对便是形而上”(《和刻二程全书》卷一六),日常生活中存在着深刻的形而上的精神世界。

唐三彩是一种色彩鲜明华丽的陶瓷器,其中像三彩宝相花纹盘,是一种用精巧而有分量感的贴花文做成的豪华绚烂的陶瓷器;像蓝彩贴花共盖壶那样,具备典雅韵味的陶瓷器;像贴花鍑那样,给人以厚重、庄重感觉的东西;或是三彩花文盘那样的形状和花纹都很大,表现了豁达的精神。唐器中有例如受到波斯风格工艺影响的刑州窑白瓷凤首,模仿西方罗马玻璃系玻璃器的有龙耳的白瓷兽耳瓶(同上,图版八)、唐三彩贴花龙耳瓶。在唐三彩中,有许多奖章式花纹的器皿,并且像胡人、骆驼等立像一样,有许多异国情调的器皿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这种现象在重视传统,提倡复古主义、民族主义、国粹主义倾向强烈的宋代陶瓷中是看不到的,在这里也可以窥见唐代精神的包容性。

唐三彩的种类非常多,其中加入五谷陪葬、祈祷死者灵魂不灭的万年罐和女立俑也充分反映出时代精神。万年罐的色彩、花纹、设计都富于变化,但一般来说,它的躯干圆滚滚的, 非常丰满。这种躯干线的膨胀是唐器的一般特征,例如邢州窑白瓷水注(《东洋古陶瓷》,汉唐,图版二)等也能看到。一看那肥美躯干线的万年罐,就会觉得里面没有一点固执、拒绝的精神,洋溢着温暖地包容一切的丰满、宽容的精神。(《东洋美术》四,图版九、一一、十四)女立俑一般眉毛画得又红又小,面颊丰盈而富有女人味,肉体丰满美丽,洋溢着丰富的情感。(《东洋古陶瓷》,汉唐,图版十七。《中国的陶瓷》,图版一、八一至八四)与这种风姿接触,有种坐在荡漾的春风中的感觉。唐朝是三彩瓷器的黄金时代,它可以说是丰满华丽的、外观的、情绪的唐代精神的象征。

宋朝的文治政策招致北方塞外民族的强压和侵寇,使宋朝最终蒙受了灭亡的噩运;但另一方面,学术文艺大为振兴,普及到平民百姓,工业技术进步,商业贸易发达,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生活豪华奢侈。在这个时代,以自我验证为宗的禅普及并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倡导严肃道德哲学的新儒学兴起并普及开来,人们也因此而养成了很高的修养,人们的趣味、生活也变得深厚而细腻。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和工艺技术的进步,陶瓷也迅速发展起来,这一时期,从东南亚到欧洲的海外贸易变得繁荣起来,这又促进了宋窑的发展。宋瓷充分反映了这一时代的文化主角——官僚知识阶层的教养情趣,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其中存在着与唐代精神不同的东西。现在,我们通过宋瓷的色彩、纹样、形体、风格等来探究宋代精神的特色。
到了宋代,像唐三彩那样感性的、丰富多彩的陶瓷衰退了,大量制作非色彩的、白色或者蓝色、黑色、褐色的瓷器。这一时代也有被称为“宋三彩”的瓷器,以及使用赤绘等色彩的瓷器,这是以往没有的绘画技法。宋三彩和唐三彩不同,不是明器而是实用品,但没有唐三彩那么华丽,是生硬的。另外,据说 其装饰图案大部分不是像唐三彩那样使用贴付浮文和模子刻线图案的模子,而是自由使用线雕手法的。据此,我们可以窥见以意为主的宋代精神之一端。据说宋代的赤绘是由磁州系的窑制作的。这里所使用的上绘法是一种新技术,尽管如此,赤绘在宋代并没有发扬光大,其兴盛不得不等到明代。这是为什么呢?恐怕是因为赤绘不适合厌恶华丽外饰、追求高尚内在精神的宋代人的情趣。不过,宋代的赤绘和 浓穆的明代赤绘不同,给人一种朴素、清纯的感觉,这也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宋代人崇尚内观的精神,这个时代的瓷器多为纯白、漆黑、青色的事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上所述,唐代盛行的彩陶到 了宋代就衰退了,相反,白瓷和青瓷到了宋代迅速发展起来。那是因为这些是宋代人最喜欢的。宋朝的白瓷在北支的定窑、 磁州窑等地进行了烧制,前者是官窑,后者是民窑。南支的官 窑景德镇窑里烧制了青白瓷(影青),如果将其作为白瓷的话,烧白瓷的主窑就有三窑,有官民之分,南北之分,呈现出相应的特色。而北宋的代表性瓷器应该是定窑的白瓷和景德镇窑的青白瓷。
定窑的器物也有漆黑的,但以白瓷最为精美。说到定窑的代表性器物,当属白瓷,其器形美观大方,崇高端正,气质高雅;种类以盘、钵、碗之类的东西最多,质地坚硬,敲击时 会发出金属声。钵等瓶身的曲线,不像唐三彩万年罐那样丰满大方,遒劲近于直线,棱锐利如刃,触指可伤,整体给人一种理智冷峻的感觉。白瓷和青白瓷一样多为无文字的东西,这是当时漆器和金属工艺的普遍倾向,也是宋代人内观精神的反映。白瓷图案有线刻式的划花、片刻式的雕刻、模子浮文式的绣花三种图案,少见锈釉或金彩图案。在这里列举的三种样式中,前两者是手绘的,它们的花纹十分流畅犀利,可以说是没有装饰的装饰、无文之文,给人一种理智的感觉,反映了宋代人的知思精神。从磁州窑的瓷器上也能窥见宋代人雄健俊英的气象。定窑和磁州窑的瓷器一般简质遒劲,极具北支风气;景德镇窑的青白瓷则极具南支风气,质地纤薄透明,用精妙的技术刻出的图案流畅锐利,器形端正,加上淡淡的水色釉,真有一种清净之美。

青瓷是宋瓷的代表性器物之一,产自汝窑、钧窑、修内司窑、郊坛窑、龙泉窑等,其中后三者始设于南宋时期,三者中前两者为官窑。汝窑出产的瓷器据说是北宋中期的瓷器,颜色是沉稳雅致的橄榄色,或是近乎天蓝色的蓝色。纹样是片切彫,雄健严肃,充分反映了北宋深邃遒劲的精神。钧窑青瓷与其他窑青瓷不同,为半瓷质,厚厚地涂有失透性的沉淀的蓝色釉,常有辰砂发出的红、紫或铜色斑点图案,色泽比较丰富,作为宋瓷来说是稍显特色的东西。钧窑的青瓷制作从北宋持续到元代,北宋的青瓷色彩秀丽,器形格调高雅。
中国的青瓷发展到南宋达到顶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修内司窑、龙泉窑制作的粉青色青瓷,也就是日本所说的砧青瓷,以及涂有厚粉青色、具有装饰性双重贯人的郊坛青瓷。至此,青瓷也达到了优雅的极致。颜色具有由内在的光辉所散发出的美,有一种深邃的味道。郊坛窑的东西特别有厚重感。一般来说,南宋青瓷器形规整,格调温雅有品位,纹样优美;但从青白瓷可以看出,到南宋末年,它没有鼎盛时期那样格调高雅而显得纤弱,因此很难窥见北宋瓷器所体现出的简洁清纯、雄健峻严和智慧敏锐。另外,对于同一窑的烧造品,如果将北宋和南宋进行比较,其差异就会更加明显。例如,磁州窑和钧窑的产品,北宋精薄紧密,做工精细,而南宋则粗厚粗糙。即使是景德镇的青白瓷,北宋薄而硬,器形紧致,纹样强而尖锐,而南宋做工粗糙,纹样也没有北宋明洁,格调卑弱。这 大概反映了江南风气和国力薄弱。

要了解南宋陶瓷的精神,就不能忘记漆黑瓷。它盛产于建窑和吉州窑。建窑制作精良的天目茶碗,器形规整,内外均施有光泽的漆黑釉,釉色厚重,色泽充满苍古幽玄的情趣。其中也有被称为曜变、釉滴、禾目的自然形成的釉彩,为漆黑瓷增添了一种情趣。这种瓷器虽然没有北宋器物的清纯和高洁,但却有南宋器物的情趣。吉州窑的器物和建窑的器物不同,釉调富于变化,但多数是有着温暖触感的被称为玳玻天目的茶碗;纹样与建窑的不同,是技巧性的,放眼望去,全幅是梨地风格的黄褐色,上面用黑褐色画有梅花纹、飞凤纹、莲花纹等,在涩味中增添了华丽。纹样虽然不尖锐,但有技巧性苦心的痕迹,所谓木叶天目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色。吉州窑的器物体形不固定,但不像建窑的器物那样紧致。因此,我认为这种器物比建窑器物更能反映南宋的时代精神。
比较唐宋陶瓷所反映的时代精神,由唐至宋,华丽丰满、温和宽容成为简朴清瘦、险峻遒劲,豪华清新、优美温雅成为幽玄苍古、冷彻崇高。简而言之,感性的东西变成了理智的,外观的东西变成了内观的。另外,异国风情的东西消失变成国粹的,也是值得注意的现象。
-
骆驼萌哒哒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8-09 15:24:19
-
西葫芦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8-01 10:55:08
-
牛爷爷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31 18:32:19
-
玉小九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31 11:51:38
-
雨堂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30 16:24:27
-
超级管员理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30 13:48:50
-
一二三四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30 09:59:17
-
JA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9 18:18:22
-
淡定爆笑猫头鹰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9 13:22:40
-
上汤焗龙虾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9 00:30:53
-
口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8 23:53:20
-
西坡酥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8 22:29:19
-
房山季鸟猴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8 21:39:26
-
苏妄言之亲爸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8 21:12:07
-
江户川正步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8 18:41:34
-
麦片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8 13:06:55
-
别揪我的猫耳朵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8 11:49:55
-
G男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8 11:43:51
-
贾祥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7 22:21:04
-
一出生就是🐮🐴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7 21:49:12
-
大明赤绘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7 20:07:17
-
大土豆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7 20:00:25
-
悦读的静谧时光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7 19:57:31
-
末日派热舞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7 19:05:51
-
下水道儒儒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7 17:01:21
-
西坡酥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7 15:58:01
-
凡事皆有利于我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7 15:57:50
华章同人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新的一年,继续寻找热爱 | 华章同人2025年重点新书预告 (10人喜欢)
- 码住!这份书单帮你串起隋唐到明清的历史脉络 (1人喜欢)
- 2024北京图书市集即将开幕!50种华章好书等你来淘! (2人喜欢)
- 《公主之死》晒书活动限时开启!超大阅读礼包等你来拿! (2人喜欢)
- 【转发赠书】《问道:一部全新的中国思想史》 (7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