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笔记(九) 妄想续续篇
人类智慧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开智”、“启蒙”、”开悟“、”觉醒“等几个阶段,最终好像有的人什么都知道,被人们称是开了”天眼“。现在看,开了天眼的人估计就是灵魂记忆的觉醒,可以称为觉醒之人。人的觉醒很不容易,经过数以万年计的灵魂禁锢,作为星空人的记忆早就消失、或被封存在某个地方,重新唤醒需要灵魂修行、甚至转世几代的坚持,才能够有所成就。
看似有些人从出生下来就已经是觉醒者,其实他/她也许已经经历了几世的持续灵修才修得了正果,也有人天生慧根,灵修没多久就开始觉醒,也许有人不但自己觉醒,还会影响周边,起到引领者的作用。不过天网终归对灵魂起着压迫和禁锢的作用,地球就是一个灵修者的修罗场,灵修者需要在困境中不断奋争,所以觉醒来之不易。由此,很多觉醒者都已经离开地球这个修罗场,留下来的就是非常珍贵的引领者。
老子走了,但留下来《道德经》,这是一部启蒙册,对灵修者给出了几个初级提示:第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的意思是自然既宇宙才是法(约束)天地人(地球)这个模型的。第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是指人类语言不足以描述这个模型。第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地球之外早有存在。第四,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句话是说灵魂附着循环往复、不减不灭。
唐代高僧玄装也是一位觉醒者,他去西域取经回来,并开始大量地翻译经书,最终觉醒并灵魂升天。有人说唐僧是被皇帝软禁忧郁而病亡,这是误传。玄装是含笑坐化圆寂的,其灵魂记忆觉醒,并在《心经》中留下箴言,即“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其意思是灵魂并没有生死消亡,也没有增减,甚至在循环往复的转世中,也没有垢净的影响。
王阳明更是一位灵修引领者,他的《心学》是一部灵修指导书。王阳明说心即理,是指心的本体就是天理,也就是星空之处才是灵魂所在,心即理、道即天就是灵魂修行即是天道自然。知行合一更是在讲灵修的方法,知为行的先导、行为知的体现,也就是灵修需要知行结合、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王阳明去世时肉体散去(一说腐烂),但留下八个字让后人感叹: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看来,他的灵魂也追逐光明,去了星空。
此心光明,这四个字很重要,说明了人类灵魂是向往光明的。很多有濒死体验的人醒来后也多说,在“死去”的那段时间里,看到了光,于是就往光明处去,在那里看到了之前逝去的亲人等等。为什么这些人的说法如此一致?一个事实也许让你吃惊:天网就是由光织成的,这个光只有灵魂才能看见。肉体死去,灵魂跳出,首先是试图突破这道天网光幕,但是能突破的寥寥无几,大多数都会被捕获,返送去寻找新的附着体。光幕留下了灵魂虚影,濒死体验者看到的,是亲人们留下的影子。
光明其实是引导,也是诱惑,如果被天网之光捕获,就会重新轮回,如果突破天网,灵魂就会返回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