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兰五年了
五年前的今天早上六点多,我在阿姆斯特丹机场降落。当时,微弱的太阳,正如第一次坐长途机微弱的我,用手机拍下了照片,发了个朋友圈。
2016年2月,我结束在台湾当交换生的半年回到广州。那时,出国就在我心底埋下了种子。我不可能通过父母资助出国读书,他们没有任何意愿也没有财力供我这个女儿出国读书。那时,我正在国内一所双非的大学读研究生。若想出国,貌似拿到国外的奖学金读博士是周围大多数人所走的路径。可是,我考了四次托福,两次雅思,成绩一直没法达到入学的标准。
后来,我便以配偶的身份来到荷兰。多年来出国的梦想,我终于实现了,虽然是以配偶的身份出国,可终究还是出来了。一方面,我享受着梦想成真的喜悦中,另一方面,又对一切都充满着未知的担忧,我担忧自己在这个陌生的地方生存不下去。那时,我非常想要拿到荷兰的永居。当时,我觉得自己若是有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能解决身份的问题,那就心满意足了。
现在,我完成了五年前自己对自己生活的设想,甚至超额完成。在荷兰读了硕士,顺利毕业,拿到了学位。在荷兰找到了一份全职的工作,薪水属于荷兰平均工资水平,工作经验的积累也能让我在荷兰顺利地生活下去。去年,我在荷兰买了房子,我从来没想到自己能在在荷兰的三年多,那么早便能买上房子。平常的生活也如此前所期待的那样,工作日上班,下班后,绝对不碰工作,做饭吃饭,看看视频,洗漱睡觉。若是周末,每周总有一天会参加聚餐,若不是请朋友到家里来,便是被朋友邀请去他们家里。另外的一天,便在家里搞搞卫生,出去逛逛街,去逛一下家居店,书店,即便什么都不买,那相当于城市散步一样。生活是越来越稳定和平淡了。
我本以为这就是我所期待和想要的生活,可是,这样的日子有时候又让我觉得有点无趣,总希望生活中有更多新鲜刺激的事情发生。
过去几年,我知道自己需要读书,拿学位,然后找工作,拿永居,生活得非常有目标,但是生活也伴随着很多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便意味着生活中新鲜事情的发生。虽然时常疲惫和焦虑不安,可是日子也这样熬过去了。
貌似我留在荷兰,有一份工作,领着与大家差不多的工资,无论是教育医疗还是养老,那都有社会福利兜底,如此的生活,我是可以一辈子看到头的。
记得我出国前,见了我高中同学,她本科毕业后便回到老家县城的高中当老师。很快,她便结婚了,丈夫在医院工作,两人很快便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婆婆帮忙带小孩。在我们那里,她的人生是人人羡慕的。当时,我还是一名穷学生,要到国外去陪读,一切都充满了未知。那天,我在她家的阳台,看着外面下着雨,她说:“我这样的生活是可以一辈子看到头了,我倒是羡慕你呢!” 当时,我以为她羡慕我可以有机会出国,现在,我能理解她那对一辈子能看到头生活的感慨,或许,正如当下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