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树生花》之:游雅赞高允
游雅赞高允
《宋纪十》
宋孝武帝刘骏大明二年(公元458年)
游雅①常曰:“前史称卓子康②、刘文饶③之为人,褊心④者或不之信。余与高子游处四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乃知古人为不诬耳。高子内文明而外柔顺,其言呐呐不能出口。昔崔司徒⑤尝谓余云:‘高生丰才博学,一代佳士,所乏者,矫矫风节耳。’余亦以为然。及司徒得罪,起于纤微,诏指临责,司徒声嘶股栗,殆不能言;宗钦⑥已下,伏地流汗,皆无人色。高子独敷陈事理,申释是非,辞义清辩,音韵高亮。人主为之动容,听者无不神耸⑦,此非所谓矫矫者乎!宗爱⑧方用事,威振四海。尝召百官于都坐⑨,王公已下皆趋庭望拜,高子独升阶长揖。由此观之,汲长孺可以卧见卫青⑩,何抗礼之有!此非所谓风节者乎!夫人固未易知;吾既失之于心,崔又漏之于外⑾,此乃管仲所以致恸于鲍叔也⑿。”
【注释】①游雅(403—461年),字伯度,小名黄头。广平任县(今河北)人,北魏时期闻名天下的“任县三游”(另两为游明根、游肇。三人中以雅文采最为出众,明根德高望重,肇为官清正、刚直不阿)。官至散骑常侍、秘书监。②《后汉书·卓茂传》: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今河南南阳宛城区)人也。父、祖皆至郡守。茂元帝时,学于长安,事博士江生。习《诗》、《礼》及历算,究极师法,称为通儒,性宽仁恭爱。初辟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称为长者。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更始立,以茂为侍中祭酒。光武即位,以茂为太傅,封襃德侯。东汉云台三十二功臣之一。③刘宽,字文饶。东汉时期名臣、宗室。视民如子,怒不形颜,口不疾言,行阴德拯寒困,万民悦而附之如父母焉。④指心胸狭窄。⑤崔浩,见“高允耿直忠厚”条注。⑥宗钦(?—450年),字景若,金城(今甘肃兰州)人。少好学,博综群书,声著河右。拓跋焘平凉州,赐爵卧树男,拜著作郎。崔浩因国书事被诛(见“高允耿直忠厚”故事背景),钦亦赐死。《魏书·高允传》:宗钦临刑,叹曰:“高允其殆圣乎!”⑦惊悚。⑧宗爱(401―452年),《魏书·宗爱传》:不知其所由来,以罪为阉人,历碎职至中常侍。爱遂谋逆。世祖(拓跋焘)暴崩,爱所为也。始爱与吴王余素协,乃密迎余。余以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秘书,封冯翊王。是历史上第一个封王宦官。群情咸以为爱必有赵高阎乐之祸。余疑之,遂谋夺其权。爱愤怒,使小黄门夜杀余。高宗(拓跋濬)立,诛爱,具五刑,夷三族。《汉书·刑法志》曰:“当夷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诅詈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⑨胡三省注:魏有都坐大官。魏之都坐,犹唐之朝堂也。⑩见“汲黯获礼敬”条注。⑾失之于心:看错了内在品德;漏之于外:看漏了外在气质。⑿胡三省注: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致恸,盖感其知己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