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法之:问卷一定要做信效度分析吗?
介绍完信度与效度之后,回答一下困惑很多人的一个问题:
问卷一定要做信度、效度分析吗?
通过前文对问卷、量表(戳题目就能看:问卷调查法之:问卷与量表)以及信度(戳题目就能看:问卷调查法之:信度)、效度(戳题目就能看:问卷调查法之:效度)的介绍,可以给出如下回答:
量表一定要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因为量表是用于测量某事物或某现象的属性或特质的工具,这个工具就有可靠与否、准确与否的问题。
问卷可以看情况来定是否需要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因为问卷主要用于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即便同一份问卷如课程满意度调查,对同一个群体如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假如情况发生变化如任课教师改变教学方法或更换任课教师等,调查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但这并不意味着问卷不可靠,即信度有问题;也不意味着问卷不准确,即效度有问题。
不过,也有人认为,问卷也需要进行信度、效度检验,至少要考察其内容效度,即问卷中的所有题目是不是“看起来”符合调查目的要求。
硕士论文如果用到问卷调查法,是否一定要进行信度、效度检验,我的看法是:
如果你的调查接近于测量,需要做;
如果仅了解某方面的情况,可以不做。
无论做不做信度、效度分析,都建议你从如下几个方面对问卷的内容效度予以说明,以论证你问卷设计的合理性。
第一, 说明问卷设计过程。包括相关概念界定(如你要调查中小学教师的非工作负担,就要解释清楚“非工作负担”是什么意思)、问卷结构(从哪几个方面来调查“非工作负担”)、不同方面的问题设计,是否对问卷进行了预调查,如是,根据预调查结果做了哪些修改,为什么这么修改等。
第二,说明问卷设计的参考依据。如参考了哪些理论、借鉴了哪些文献的问卷中的什么内容等。
第三,说明导师、专家对问卷的指导、认可情况。如问卷设计经过导师、相关专家指导、认可,与相关专业人士(对此有研究的其他老师)进行过沟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