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局部)考察日记046--我的一位哈佛朋友③
前情提要:
我的一位哈佛朋友①https://www.douban.com/note/851039767/?_i=1167901S9bYNVB
我的一位哈佛朋友②https://www.douban.com/note/851321570/?_i=1167828S9bYNVB
E与我的人生轨迹短暂交叉又彻底分开后,时间来到2017年。那是2011年到2018年之间,我唯一充满了希望的一年,我认为我终于有一个机会可以将人生逆转。
但我依然没有。
我准备了足足半年的考研以惨败收场(有人想看我会写这段血泪史),尤其是专业课1只拿了一半的分数,至今我都想不通,彷佛自己根本没复习就去参加了考试。我们那批考了同院校专业的同学,专业课1最高分是90。最终只有一个人勉强了B区分数线,剩下的人全部调剂无门。
拿到分数后,我第一个反应是二战,因为这个分数肯定不正常。为此,我和父亲爆发了至今最剧烈的一次争吵,因为他坚持让我在“家”复习,而我不愿意回到那个“家”里,就是那个45平方要塞下三个人,厨房小到转个身就要碰到厨具的地方。他们搬过去后,我完全没在那住过。
我父亲认为没结婚的孩子,尤其是女儿,搬出去让他没面子;我反驳,我不是让他讨论的物品;他嘲讽到,不然你以为你是什么;我不示弱,我说你觉得没面子不过是因为人到中年一事无成,只能拿我撒气,生在你家真是到了血霉;他说如果你现在死了,我马上再去生个儿子;我嘲笑他,你以为你还可以吗?
最终,这场争吵以我割腕而结束。后来,他妥协了,或许他认识到,我真的可以放弃这条烂命。这是我用生命换来的自由,在2018年。
但二战没有我想得顺利。老实说,我不是一个心理很强大的人。我很脆弱,是的。每每坐在书桌前,我都会想起自己上一次如何失败;以及,我确实是没有收入,每次拿生活费,都要经受一次当累赘的心理折磨,脱产二战过的读者朋友肯定深有感触;另外,我实在再无法接受背政治。好在那时候,我父亲的工作突然有了起色,经济基础增强后,我们的关系也缓和了很多。我和我父亲没有几件事能达成一致,除了读书。他总是支持我读书。复习大约3个月后,经过仔细商量,我开始准备第二条路,留学。
打开世界地图,我能去的国家寥寥无几。美国,它从来不在我的清单里;英国是大热,院校排名高而难度相对较低,但那里实在太贵;香港虽然可以负担,但要求太高;澳大利亚虽然一年的费用低,可大多数专业都要读两年。
最终,我选中了加拿大。
我常说,甚至有幸对黄子华本人说过,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是真的。因为最终我会来到加拿大,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曾在阿大读哲学。我也申请了这个学校,被拒;同时申请的另外几所学校都被拒。算是意料之中,毕竟按我的背景条件,不该申请文学,但我就非要这么做。心灰意冷之下,我先找了份工作,摆脱脱产状态。因为英语不错,而且彼时教培行业尚未寒冬,我进了一家留学机构教托雅。
上班没多久逢上寒假,一位去了澳门读书的同学回来,我们一起吃饭。那年高考后她选择了复读,所以迟一年毕业。席间,我们必然绕不过聊一些高中的话题。说着说着,她提起F。我当然知道F,那是年段最好的学生之一,也是我这位同学的密友。她说:“你知道吗,F跟我在同一个学校。”
我简直惊掉下巴。不是学校有什么问题,我惊讶在F怎么去了那里。F原本应该要冲清北,或者至少,也得是最好的985之一。同学说:“F说她的高考失利,又一次,她在大考中失利。中考时,她就没有发挥好,没能去全市最好的高中,没想到高考又是这样。她说谁谁谁去了比她更好的学校。她不能理解,怎么每次都偏偏是她那么不走运。”
这样的同学,我起码还知道三五个,不包括我。我说过,自己并不聪明,也不算刻苦,顶尖院校本来就与我无缘。我的心结是因病错过的时间,他们才是真正的不走运。
在写这个话题之前,我与他们进行了谈话。距离我们的高考,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我问起:“高考是你的遗憾吗?”时,他们通常会脱口而出:“是的。”每年高考,都会有无数人重历这场遗憾。
这些人里,有些已经走出来。例如一位朋友早就释怀,因为他保研到了想去的学校。我们打开心结,最终还是因为,我们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补偿。可我从不认为,所有人都能释怀。
反正我没有。所有院校都被拒后,我DIY,进行最后一击,想着它至少是个master,至少和工作对口。之后,一切异常顺利。一个月收到录取,两周下学签;赶在全球旅行限制之前,我来到了加拿大,彷佛一切都是注定好的。我或许是个宿命论者,即使不是,到这时也该是了。但是,激动很快退去,因为我并不非常认同这个专业;我也不喜欢这个专业,我的热爱不在此,我知道。
我的留学生活也远算不上美好。来时正值隆冬,到处冰天雪地;雪还没停,就因为疫情全面转为线上课;对老师、同学的印象仅限于线上会议的小方框;诺大的校园,毕业了都没学会怎么走。对此,我很遗憾,至少,我想看一次融雪之后,人来人往的校园。
参观麦吉尔大学那天,天气特别好。一进校园,正是一大片草地,三三两两地坐着或谈天或讨论作业的学生。我也坐下,假装自己是其中一员,假装这也是我的学期。到Queen’s时,正赶上女子橄榄球比赛,绿茵场奔跑的女孩,她们有令人羡慕的活力。我很希望这是我的大学生涯,没有为学费和生计发愁,除了全身心沉浸在象牙塔里,其他什么也不做。
留学期间,虽然我和E都在安省,但我们没有见面。约过,因为一些原因不了了之。我以为,从此我和她,会止于社交平台点赞的关系。
正是将将毕业而为前路迷茫之际,我刷到E被哈佛录取的动态。想必那时她很自豪的,我也非常为她感到高兴,因为她终于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做到了世界顶级水平!为她高兴之余,我也嫉妒她,因为我没有这种认可,一纸录取通知的认可。
但她本人并不觉得。她说自己并不将这些学历视为“认可”,而且她不需要。可无论她是否需要,她都得到了,而我没有。尽管学位证书上印着鎏金的“Master”,我还是无法真正热爱它。尽管学校QS排名进了top150,我还是无法认同。当然,学校用不着我认同,我不能认同的是自己。
有些人就是无法自我认同的,他们太自卑了,他们必须得到外界的肯定。对我来说,或许学位,就是那个肯定。它除了是我的虚荣,还是我的自尊,也是我的奖杯。
在东亚,在中国,让父母骄傲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考试成绩和文凭;“报答”父母最简单的方式,也是考试成绩和文凭。我需要它,我需要它向父母证明:你看,我做得多好!
我必须如此,因为我是那个被寄予厚望的“唯一”的孩子;我是做不好就要听父母说“当初再生个儿子就好了”的唯一的女儿;我不能让他们失望,因为他们“为了把最好的只留给我才没生”,因为他们明明“可以再生一个”。
来到加拿大后,我真正感受到了不对子女诸多要求的父母,和不被学历裹挟的社会。当然并非所有外国父母都如此,我的意思是,至少我真地看到了。
高中老师曾评价我:“你的人生是拿到了少年犯的剧本,跟你一样出身的孩子,很多都走了歪路。但你没有,所以你很棒。”
是的,我真的很棒。直到今天,我自认从没做过一件错事,但为什么我不能是那个去了哈佛的朋友?为什么我从没得到想要的认同?
在夜里,我无数次对着天花板慨叹。
写这篇日记之前,我专门去问了E。我问她,从哈佛毕业,进入最顶尖的工作室,你开心吗?她说也还好,如果不是现在这样,或许留在中国也会开心。有些东西,你在没有得到之前,不知道自己不需要。
这就是她的评价:有些东西,你在没有得到之前,不知道自己不需要。
这个东西,对我来说,就是那个学历,那个title,那个名校的毕业证书。也许真像她说的,在得到之后,我才会发觉自己其实并不需要。
我想过的,是的,“如果我得到了想要的文学硕士头衔”会怎么样。其实也许不会怎么样,了结心愿之后,我还是要面临找工作这个实际问题。或许那个头衔,反而会成为我的长衫。不过这些都只是假设,我没有这个机会验证。老实说,我不认为自己可以和学历和解,除非哪一天我真的去了一个我认可的学校,读我想要的专业,但在可预见的未来里,它不会实现。我也不知道要拜访多少所大学,才能真的找到那份补偿,或许多少都不够,又或许已经够了,只是我还不自知。
这个话题,写到这里,我竟突然有种轻松的感觉。我回想起同学反问我:“那你现在怎么样呢?”我想了想,回答到:“在喜欢的环境里做尚可的事。”
“在喜欢的环境里做尚可的事。”
也许我已经得到了补偿,以另一种方式,以一种从没想过的方式。那张枫叶卡,不止宣誓了我的人生重新开始,也抚平了我一部分伤痛。回过头看,如果当时考研上了,顺理成章地读了研,又有幸考了博,我会不会比现在更开心?答案,尽管我不愿意承认,或许是“不会”。
我完成了被规划的道路,但这路听起来无比乏味。我喜欢安全感,喜欢稳定的生活,但更喜欢新鲜感,更喜欢自由。
也许接下去很多年,那个学历和title依然会在夜里使我心痒,对此我确实也没什么办法,不过至少我接受了,而且至少现在的我可以让另一个人不经历那些错过。
换了工作,收入增加之后,我决定资助一个女同学。我希望她可以不要因为“虚荣心”难过,希望她不要为了赚生活费而把大量课余时间拿去打工,希望她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高考万般不好,也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最可接近的改变命运的方式。
豆友xiguaofchina说:“穷人的小孩,在学习这件事上,也像npc一样,是富人小孩游戏体验的一部分。”是的, 我们都会是那最富有1%的注脚,但我希望至少可以有个人在这场“与我无关”的游戏体验里,少一点遗憾。
西五区闲人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加拿大(局部)考察日记062--我有自己的生活,在这里 (2人喜欢)
- 加拿大(局部)考察日记061-- 天使之城,造梦与下堕只一线之隔 (5人喜欢)
- 加拿大(局部)考察日记060--裁员的成本低到你想不到。 (2人喜欢)
- 加拿大(局部)考察日记059--囧事系列:暂时与西红柿分手(已和好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