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新录——三重时间
昨晚与王同学共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老王的一点浅见很幸运地遭到了小王的表扬,这在父子共读史上还是第一次,擦擦眼泪,做此讲记。 诗曰:“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讲记: 一,背景:安史之乱,由波峰到谷底; 二,李龟年的符号意义:大唐首席歌唱家,往来穿梭于达官贵人宅第,代表着歌舞升平的岁月,以及朱门酒肉臭的生活方式; 三,三层意思:劫后重逢的欣喜,对浮华盛世的追忆,对世事无常的感喟; 四,三重时间: 自然时间:如四时晨昏; 心理时间或主观时间:此时好风景与旧日好时光交相映现; 历史时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五,延伸理解: 旧时王谢堂前燕; 落花流水春去也;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六,结论:公认是头等好诗,究竟好在哪里?好就好在朴素之极而又感人至深;而之所以感人的奥秘,正在于冶三重时间于一炉。时间性,可看作诗歌修辞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而敏感于时间,正是诗人之共性,或诗人之所以成为诗人之内在规定性。杜甫被尊为诗圣,与其超一流的时间性表达高相关,此诗之外,其他如《登高》、《秋兴八首》、《赠卫八处士》等篇什均可作为明证。 小王同学竟然听懂了,白发老父亲表示很欣慰。
备注:历来有人认为该诗非杜甫所作,理由是杜甫在其他诗篇中从未道及歧王与崔九,姑存疑。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