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
专辑名我非常喜欢—《山歌廖哉》,介绍中提到“这张专辑结合了聊斋文本与民间曲牌印象的主题概念,尝试构建流行音乐与民间传统文化共生共存的音乐生态。”这是令我非常惊喜的地方。用山歌唱《聊斋》,一次奇幻又大胆的音乐尝试。刀郎首先在唱腔上做了改变,之前听多了他低沉的声音,这次整体偏戏腔的唱法突出了刀郎的高音,显得很有磁性和故事。民乐应用的十分娴熟,唢呐、古琴、葫芦丝仿佛都被赋予了灵魂,说是神级编曲也不为过。每一首歌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珠儿》中敲击乐民间弦乐和rap的风格揉和的非常自然,《颠倒歌》中评弹的嬉笑怒骂越听越有味道,爆火的《罗刹海市》更是被网友奉为神作,被文学界音乐界的博主多重解读。当然,《罗刹海市》是有隐喻的。小说写有一个长相俊美的男子叫马骥,他外出做生意的时候,遇到了海难,被浪花卷着到了一个地方。当他睁开眼的时候,周围站满了奇丑无比的人,而这些奇丑无比的人都认为这个“帅哥”奇丑无比。但其实在罗刹国里,他们有一些不一样的评判标准,就是以丑为美,而这个国家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那就是他们当官不是根据才华决定的,是根据你长得好不好看决定的。而他们好看不好看的标准又是扭曲的,所以罗刹国里他们最大的官就长得两耳傍肩,还有三个鼻孔,可以说丑得无法直视,但在这个国家却是俊美不凡。之后,马骥通过扮丑赢得了罗刹国国王的赏识,得到了重用。马户是驴,又鸟是鸡。很明显,这首歌是对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的一些怪现象进行批判和讽刺。内涵现实中的一些人靠着自身的权势和话语权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美丑不分的社会现象,对社会的虚伪和人性的扭曲进行反思。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呢?刀郎在歌后面也给出了答案。维特根斯坦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如果对这个名字不熟悉的话,那以他为原型的小说应该都很熟悉,那就是毛姆的《刀锋》。小说中的主角拉里一生都在寻找生命的救赎,他投生于人海中,思想却独立于世界。之前写过《刀锋》的书评,大家可以参考阅读。维特根斯坦的人生比小说还要精彩很多,他出生于一个富可敌国的家庭,儿时设计过缝纫机,长大后做过风筝飞行试验,设计过飞机的螺旋桨,研究过数学的基础,在罗素门下研究过数理逻辑,曾是罗素的学生但很快就成了能够改变罗素思想的人,喜欢隐居和独处,具有极高的音乐和艺术修养,作为志愿军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且表现英勇(几乎是一种求死的渴望让他表现英勇),战争期间写下了著名的《逻辑哲学论》,散尽了父亲留给自己的巨额遗产,认为自己解决了一切哲学问题之后在奥地利的贫困山区当了六年的小学老师,想要进入修道院避世而无果,为自己的姐姐设计并建造了一幢房子,否定了自己的前期哲学而开创了一种新的哲学,成为了剑桥的哲学教授,二战中志愿当了医务人员,辞去教授职务潜心写成了后来脍炙人口的名著《哲学研究》(被当代众多哲学家评为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哲学著作),死后留下了两万多页的手稿、打字稿,很少读经典哲学著作但很喜欢读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书。这就是维特根斯坦,在他将死之时说,我度过了快乐的一生。他在青年时期就找到了自己的毕生所爱,把自己的一生全部投入到了精神生活当中,抛开世俗的评判和影响,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哲学创作。他的所有哲学理论都是唯心而又深邃的。他说,世界的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他说,凡是可以说的东西,都可以说清楚;凡是不可说的,我们就应该保持沉默。他还说,很多人一辈子只知道自己有什么,而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所以,再回到这首歌的主旨那就非常明确了。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是在这浮世之中,能够不失本心才是一种大境界。出于好奇,我又去读了原著《白话聊斋》这一部分的文本,我发现故事还有后半段。马骥由于扮丑被其他官员知道了他的假模样,所以被官员排挤,于是他向罗刹国国王请辞回乡。后误入东海龙宫,在龙的国度里,一切与之前的罗刹国相反。这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这里环境优美,光明澄沏;这里人物美,宫殿美,花美、树美、鸟美。这里重用的是贤士,看重的是文才,君仁臣忠,夫义妻贞。所以马骥被东海龙王招为驸马,并与龙女育有儿女。后来,马骥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三年后,抚养自己的一双儿女,却再也没有见过妻子龙女。
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小惭小好,大惭大好’。若公然带须眉以游都市,其不骇而走者盖几希矣!彼陵阳痴子,将抱连城玉向何处哭也?呜呼!显荣富贵,当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
大概意思就是说,这个世道很奇怪,需要假意逢迎,取悦别人,才能活下来。要想活得更好,光有才华是不行的,因为没人欣赏。就像是罗刹国一样,人家以丑为美,颠倒黑白,纵然马骥是真正的俊美,可为了做官,也不得不抹黑自己的脸,假扮张飞。所以,世间的男儿,为了活下去,为了实现志向,都只能假意堆着笑脸,四处奉承别人。要真是保持原来的面目,靠着才华能力去闯荡,估计那些人都会被吓跑了,能不被吓跑的人,大概都是极少的。从最后作者的感叹中可以看出,蒲松龄面对这些社会中存在这些黑暗的现象是无奈的,真正不奉迎别人的人,却毫无施展才华的机会,以至于他们怀才不遇,连哭诉的地方都没有。他们明明可以靠着能力才华,获取荣华富贵,现因为不肯曲意迎合别人就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所以,他们的梦想最终也只是海市蜃楼罢了。看到这里,我就看不懂了,明明是一个极具社会讽刺意味的故事,却在最后否定了无法适应大势的人。所以,蒲松龄的观点是入世的,毕竟,追名逐利是人的本性,“小惭小好,大惭大好”,你获得了一些东西,就得失去另外一些东西作为代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古往今来,从来如此。既然选择了去适应,还能够做到保持本心就显的更为珍贵。我在网易云听歌时,发现刀郎的这张专辑并没有收费,心中还疑问,歌这么火,为什么并没有VIP。后来我才知道,刀郎在发行专辑时就拒绝了收取版权费,免费给大众听。就在全网都在讨论刀郎这张专辑是为了映射谁、骂谁的时候,他已经悄悄开放了版权,让所有人都能免费听歌了。不得不说,这届网友怕是太小看了刀郎!刀郎真正做到了用行动来践行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毕竟在现在这个社会,能够做到知性合一是非常不容易的。而就只这一点,这张专辑便完胜所有资本。他在唱一种很新的歌,一种自内而外都能够让人肃然起敬的歌,一种可以充盈涤荡人们心灵的歌。最后我依然引用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哲学所能做的一切,就是破除偶像。这里并不是推崇大家去读哲学,而是在真正有价值的作品或人面前能够有自己思考和感悟,而不是人云亦云。我想,当我们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时,再看这个世界,不论它是扭曲的还是美好的,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也许会变的简单很多。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不会写姐妹(微信号:hlslal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