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生为什么去学钢管舞?
小时候学过一阵子中国舞,然后腿就骨折了。当然是因为贪玩的原因,不是因为跳舞。不过也没法跳舞了。腿上留了疤痕,幼儿园的朋友都觉得那像一个文身,很奇怪,我甚至自卑了很久。
那之后,我就一直对舞蹈——这个我本可以掌握的技能耿耿于怀。就像你对谈恋爱本来感觉一般,但是假如你父母极力反对,你就会更想要走到这种命运禁忌的反面。
去年我开始学习钢管舞。朋友问我为什么去学钢管舞,我说,那是一个能够安全性感的空间。
舞室全是女孩,而且为了保持和钢管的摩擦力,会穿很短很露的衣服。所以随你怎么穿。再后来,我掌控了这个最小安全空间,也学着身边的朋友,也开始敢把舞蹈视频发到网上,开始敢不在意别人的目光。
之前在豆瓣认识的群友说,以前男人刷视频,看到女性走光,会在评论里说“25秒,有亮点”,但是他们刷到我们的视频,卧槽,全都露在外面。
穿上保护脚踝的鞋,加上我本身182的身高,一下就接近两米了。但是呢,钢管舞室的间距通常是为平均身高165左右的学员准备的。
每次跳舞,有一些伸展肢体的动作,我总是很害怕踢到别人。有次竟然真的踢到老师额头了。从那以后就更怕了。但是假如缩着,动作就做不完全,总是跳得很不痛快。又过一段时间,我发现每个人都很伸展,她们并不担心踹到我,甚至真的会踹到我。
但我因为对身高腿长有概念,经常害怕创到别人。结果就是别人很舒展,而我缩着。
我沿着这件事追溯自己驼背的缘由。也就是在开始发育、长个之后,觉得自己好像太高了,因为所有人都会这么说。小学的时候,我还是个平均人。大家都还穿小背心的时候,班上有个女生已经开始穿带钢圈的内衣了。男生盯着她看,女生也开她的玩笑,所以尽管她不高,但也总是有点缩着,因为挺拔的胸部太与众不同、太让人不好意思了。
再继续上学,我发现课桌对我来说太矮了,洗手池也是,我必须得稍微弯曲一点上身。高考大省的高中生,每天要在课桌前坐将近13个小时,体育课当然也是趋近于零的。没有什么对身体有概念的机会,学的爱好也是琴棋书画一类,需要安安静静呆在一个圈儿里的。
接着更大了,大家开始问男朋友身高的事情;开始问为什么不去打篮球打排球当模特的事情。
男生有两种,一种会说,和你走在一起好有压力;一种会说,和你走在一起显得我很有钱。
大家一直对我说,你太高了。
我就一直会蜷缩自己去适应别人。
直到今年年初,发生了练舞室被创的事情,我才意识到:不是我太高了,是公共设施太矮了。
有个还蛮荒唐的事情,从高中毕业,身高大致定型之后,我的“官方”公开身高就一直是177。但其实每次入学、入职体检我都有在长高,稳定到了超过180的数字。直到今年,我的官方对外身高才变成了182。
不知道为啥,总是在为与众不同、太过出众而羞愧。
人都带点主动或被动的变色龙体质在身上。言行的不易察觉,但身体状态却尤甚。
我会感染我聊天对象的口音,从上海呆了一周回来之后,讲述上海的理发师给我讲的事儿,朋友说,你怎么变成上海口音啦。
我会采取对方能听得懂的语言,太抽象了就加故事,太具体了就加抽象。
所以很好理解,为了场面的平衡,我会削弱自己去适应别人。20岁之前,我会主动驼背,以使自己能够靠在比我更矮的男性的肩膀上。(所以看最近某热播剧的剪辑真的很破防)
这也不怎么新鲜了,我总是看到一个强势的女性渴望一个脆弱的男性来掌控她们。装傻、自我矮化,服弱役,因为似乎到处都是这么做的。
是的,美役往往是弱役,它的潜台词是,我弱小、我会取悦你,请你别杀我。
掌控一个更长(?)的身体,或是对你的身体更有掌控感,这其实需要更强的身体力量训练。但是这种训练却被国内的高压高中生活取消了。
随着年龄的增加,我开始更加喜欢对抗性运动或是有一定竞技性的运动。
原因不仅是它能更好地让我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和力量,还因为那些运动往往都有广阔的空间。
足球篮球网球场,很大;滑雪场,很大;攀岩馆,也很大;就算是舞台般的拳台,人均活动面积,也很大。
而且没有镜子。
镜子就只是自然环境、场界线、或是你面前的对手。
相比之下,人挤人的练舞室,难道不就像一个手掌、一个八音盒似的吗?
我在北京合租,养了两只双胞胎女孩小黑猫,从前我一直以为她们就是这样子懒懒散散不爱动的。
直到有个月我去朋友的家帮忙养猫,那是一个层高5.5米,面积大概100平+的studio。我发现我的两只猫去了大空间突然变野猫了!
真的是各种上蹿下跳,爬水管、爬暖气管子,爬到5米高的天花板隔音材料上面去散步,走来走去闲庭信步,用逗猫棒带着她们跑步,她们能连续来两个后空翻。以前没真的看过小猫后空翻。
对于朋友家的原住民男猫,我的小猫们也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动物见面都会有个相互威慑的过程,她们占了上风,我觉得好骄傲。
即使后来回到了我的小屋,她们也能平地发力起跳,直接蹦上两米高的衣柜。
那段时间正好也看到一个网友对空间感知的反思。大空间让你专注于去看,而不是被看。
于是我想,对于没有从小培养运动习惯的普通人来说,为什么下意识是舞蹈呢?
为什么我不是在滑雪场冲刺?
为什么我不是在岩壁上攀爬?
为什么我不是去跑、去抢、去冲撞?
在练舞室踮起脚尖原地旋转,就是女性居多的世界里最主要的运动吗?
最初选择钢管舞,是因为那里都是女生,它能给我一个安全性感的空间。
那时候在舞室看到下班匆匆赶来,穿着银行制服的女孩、生完孩子之后肚皮松弛但肌肉却很结实的二胎妈妈,都觉得挺有力量的。
大家在舞室里,普遍也都比换上衣服走回生活之后要自信。我的舞蹈老师跳舞的时候气场惊人,换上常服就是一个酷酷的普通女孩。
舞蹈像舞台一样,展示和被看成了自我赋权。
现在想来,那是一个有效又有限的自我释放。因为你呆在女生堆里依然很担心自己看起来好不好看,够不够性感。就算没有男人,男凝也是存在的,它也来自女性、来自我看向自己的目光。
社会污名化性感的时候你选择性感,又或者,在一个保守的社会选择性解放,你的人生问题还是不会被解决的。就好像《毕业生》的结尾,两个人跳上了逃离一切的出租车,但是下一秒就茫然对望,不知道要去哪里。
这是因为,规训的反集从来都不是自由啊。父权的反集当然也不是自由。自由是要靠你的勇气、理性去选择和争取的。
开剧本会的时候和朋友开玩笑说:青春期时没有叛逆过的人,余生都是叛逆期。不过叛逆是一个很不准确的说法,人只是在把自己的边界往外推而已,你能感知到多大的世界,就拥有了多大的空间。
属于我的那个广阔而舒适的空间,终于不是靠推翻旧世界浮现的,是靠自己苦手一点点探索着搭建出来的,它也还在慢慢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