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些惊奇的际遇 比如说当我遇见你
午睡起来时发现微信里的“窑子”群在庆祝建群相遇一周年,一边爬楼一边在想,原来我们认识不知不觉已经一周年了。
“窑子”群是我去年在豆瓣加的理想国club大群分支出来的小群。
去年夏天,在豆瓣加入了理想国club的读者微信群,开始是新鲜的,仿佛回到了初高中时代在聊天室和各种陌生网友聊天的热情,从中认识了几个还算聊得来的群友,后来因为工作繁忙,消息又太多,常常一不留神就变成999+,我又是个有消息必要点开不留红点的强迫症,于是某天悄无声息的退群了。
直到2022年8月1日,有位群友跟我私聊,甩了一个小群的群聊链接,问我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一看群成员,百分之八十都是曾在理想国club眼熟的群友,便欣然应允,当时的我没想到,这个群居然聊够了整整365天,没有一天是空白的,群友虽然来来去去,但本质都是非常真诚、善良及美好的人,我虽然不常在群里发言,有时候一个月也不发一句话,但只要我出现,总有人在热烈欢迎我,其他不常发言的人亦是如此,让我切实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声声有回应”。我也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会同时和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山东、甘肃、海南、河南、云南等地的朋友成为摸鱼搭子。
这便是我和「窑子」的开始。

▲很有文化的窑主(误)写的群公告
窑子最开始还不叫窑子,记得我进群的群名叫「想象另一种可能」,这是理想国的slogan,也是当初我们会相遇的原因。但若是问我群名为什么会改成窑子,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但窑子里的人能相伴一年,每天都在聊一些感情、生活、读研、工作的细微琐事或者无意义的垃圾话,大家从陌生到有那么一点点熟悉,一起度过了一个完整的四季,有时候爬楼时会感到一些幸福感和满足感,虽然未曾见过但感觉已经是很好的朋友了。

▲窑主说要介绍自己,于是开始自我剖析
七月底的时候,窑子里的人商量着线下见面,虽然最后因为种种原因非常遗憾没有参与其中,但光看他们在群里分享的聚会日常和照片,都会感到无比温暖和窝心,恍然之间想到大学快要毕业的那年,和社团的朋友一起吃离别前的最后一顿宵夜,最后因为聊的太嗨直接错过宿舍的门禁时间,于是我们一行人在教学楼寻觅了一间空教室,开始打牌谈心聊社团往事,最后在天台看了一场最美的日出,那夜聊到最后很乏也很累,但却还是很快乐,因为相逢很难得,更难得是和与自己同频的朋友相聚在一起,正如歌中所唱“都知欢聚最难得/难耐别离多”。

▲没在场仿佛又在场了1.0

▲没在场仿佛又在场了2.0

▲没在场仿佛又在场了3.0
周年快乐,与你们常在,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