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轻人选择“上岸”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开始用“上岸”来形容一些人生选择:考研、考公、考编成功,甚至还有买房、结婚。一种对固定的社会轨道的想象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最近,我们发表了一篇文章《考研时代的爱情: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我们在采访时发现,考研党们会频繁地强调,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上岸”。那么,我们为什么开始执着于上岸?以及为什么觉得自己在“海”里?我们到底在什么样的“海”里?
联想到上一次关于岸与海的比喻,有一个词叫“下海”,两位主播也回忆了当自己读大学时经历的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潮,在当时,指引我们的观念是对于更大世界的强烈兴趣,但在今天,我们对于“更大的世界”指的是什么,似乎已经产生很多分歧。
一个人在青春时体验到的东西,会极大地影响他之后对未来的想象。对上一辈人而言,他们年轻时候坚信的理念,指导了自己的人生和实践,并且获得了良好的结果,那他们就会相信,“我”的故事是有始有终的。但在今天,你会发现,世界变化非常之快,“下”,还是“上”,可能都不是故事的终点。
更多内容请点击文章内音频条收听:当年轻人选择“上岸”
主播
靳锦、楚楚、康堤,GQ报道编辑



听完关于年轻人的故事
你有什么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