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公务员要用好应届生身份
在全职考公群体中,有一类常见、特殊群体,那就是应届毕业生,他们占有一定的报考优势。这是因为,公考特别是国考中,很多岗位(报考补录岗位)是专门为应届生准备的,以应届生身份报考,能少去一些竞争。比如,根据国考官方查询数据显示,2022国考招录中,超五成职位招考应届身份的考生。2023年国考,超六成职位招考应届生;补录职位时,近七成限应届生报考。从这个角度看,若合理用好了这一优势,那必定能带来较好的结果反馈。可是,应届毕业生身份怎么界定?是不是毕业当年之后就不再是应届毕业生?并不是的!根据《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中“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者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及近年来国考相关文件规定,可以得出结论:毕业两年内、没有签劳动合同、没有交社保的可以保留应届生身份。对于择业期的应届大学生,如果确定了考公的方向,也能得到家人的支持,保留应届生身份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当然,选择应届生身份后,意味着会错过那些需要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再辞职读书,然后再以应届生身份参考的考生没这方面担心)。至于选择应届生身份还是选择基层工作经历,关键还是要看你自己想怎么选、想去什么样的单位(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