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果子沟·卷一
卷一 尼加提已经快七十岁了,他老来得子,过惯了山里的日子,这些天的小镇生活还是有些许的不适应,公鸡打鸣人早起,天微明。 尼加提披上大衣,走到庭院,薄霜覆盖下,冷风吹拂中,让人不禁一哆嗦。 “撒时候开始烧馕坑呢?”尼加提朝在厨房和面的老伴喊道。 “赶快弄!越起越晚了这老家伙。”老伴艾克德边应着边低声地跟女儿阿瓦古丽抱怨。 尼加提没吱声,无奈的摇摇头笑着向煤堆走去。 新疆人的一生是离不开煤的。每年五月到十月是拉煤的季节,越晚越贵,但买的早了煤又容易风化,所以往往是在最热的时节买最冷的时候所需的煤,即八月份。 煤堆上的一层又一层的塑料上又落上了层层的果树、葡萄叶子,十月份早已没了西瓜,天凉下来后也就仅剩下葡萄,苹果,梨子等少量的水果,菜地里的白菜也包了不少,是该储藏的季节了!老爷子心想。
尼加提拉开塑料布,捡了几块三公斤左右大小的煤,耐烧,后期不用再加太多次数的煤,又夹半桶小疙瘩煤,用于中加添加。
他提着煤桶,略带蹒跚地走向大门外的馕坑,山里的老牧民大多都有风湿类风湿的毛病,一刮风下雨就疼,长年累月的骑马综合下来导致下肢骨关节变形严重,上了岁数不得不拄着拐杖。尼加提身体还可以,不用拄拐,倒是他的邻居兼老友葛天罡已经开始拄拐杖了。
馕坑一般在大门的右边,也不知道有没有啥讲究,笔者也没去问过,就是观察到的现象,当然也有建在大门左边或者院子里的,因地制宜吧。
尼加提家的大门左边堆了一大堆榆树、杨树枝干,因为这两年人们受不了杨树的絮,变将村里的杨树都砍了,改种成当地特有的杏树,树下载上薰衣草。
杨树桩早已批好,尼加提先往馕坑里放两大块已经烧红的煤,然后再把大块煤散布周围,小块煤倒在上面,再把木桩堆在煤上,留下足够的空隙,再放上果木的细枝条,再塞一团报纸用车的内胎皮点燃,轰!着了!
西北的炊烟不是袅袅,是浓烟滚滚!烧馕坑的重烟方圆三四百米都可以看见,迎着六七点的太阳,十六大队,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