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成长
那一年,我和太原谈恋爱。开始很甜蜜,我们手拉手,在太阳的曝晒下,周边有汾河,有干燥的风,夏日的暑,荡漾的笑容。一起骑车,逛商场,一起吃不太好吃的菜。那时候是悸动的,懵懂的,无所畏惧的。以为未来就是风平浪静,我也可以学着融入山西,也可以短暂得分离却焦躁不堪。总之,那些日子,我也疯狂地想爱,想快乐,想不考虑一切,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成为了别人不太喜欢的太原的恋人,开始为其写作,题词,辗转反侧,揉捏矫情的文字,总之矛盾快乐的。我总是可以看到那些不太好的东西的好的一处,有些情愫绵绵不绝,而我又敏锐地感受到,体会到,终于也黯然神伤,独自流泪。
但是好像也无所谓。
我也回家了,就好像我写了几百年的文字,说我是外地人,终究唱一首王力宏的落叶归根就思绪万千。那些虚幻的,令人无语的,自我认同又丢弃矫情的说法也就淡去。往事随风如烟,毕竟我曾经还有一天喜欢过数学与应用数学。
我回去看我曾经的说说,那些文字带着些娇嫩,有些自己认同的价值观,于是往往会把现实中的本我控制,以至于我认为我永远是对的。
不一定的,很多时候我都是错的,只是我太幼稚,没有经历过,何苦又来这些体会。人要成长,成长的动力往往不是思考,是实践。惰性思考只是愉悦自己形成概念的娱乐活动。思考后就要实验,检验自己是否错误。
所以今天,我也不会夸夸其谈在山西买房子,开车子,就业这些事情。因为我最终在那里没有归属,曾经有一些,但是我做了很多数学题,所以我不想呆了。
所以这两年,我也变得现实了些。我开始询问自己的过去是否值得,为了一些没有意义的价值,就一个人跑到了山西,最后又灰溜溜地回来,然后在这里生活得更像个人了些。毕竟我不用学怎么说四川话。
所以我现在可以清晰得背出成都的一二三环,坐七号线到九里堤,买什么东西,坐二号线到春熙路,陪朋友逛街,坐一号线到高新,提前看看打工楼,最后还要考虑是不是该买龙泉驿的房子。于是成都就融进了我的生活,就这样毫无道理得,没有我自我意志强迫式的,进了我的生活。
吃任何东西我都相当适应,对方给我说任何话我都听得懂,我也有住的地方,我也有更多的朋友,我差点以为我是成都人,因为我也开始吐槽大运会影响我安稳的生活了。我回个家都只用坐动车,我想回就回,回了见爸妈,见周泰山。
成都是如此的大,何苦呢。
这里该有的都有,有我的学校,有我的专业,有繁华,有寂静,最重要的是有担担面。
我如此的渺小,我的价值不值一提,但是我可以在这里实现我的价值,这就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还是要说一遍。如今我过的才是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我愿意去学习,我愿意去设计,我愿意去读专业论文,我也愿意交朋友,和同学们一起玩。我天天吃最爱的川菜,天天可以玩游戏,我甚至不用逼自己背诵这些地名,我直接就记住了。
感谢我的成长,我和太原的恋爱也该结束了。很久以前,就开始摇晃崩塌,我不得不承认,一开始就是不该开始的爱慕,就应该定格在那一刻了。
成都在下雨,雷声怂恿闪电,远处是城市天际线。我后天要回攀,却真实的感受到自己大概率留在四川不再出远门。
有些爱情大概也是如此,是所谓少不入川,老不出蜀。情不知所终,一往而殆。
-
Starlight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8-20 22:56:28